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屺瞻最擅长画什么?他有着怎样的艺术手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7
转发:0
评论:0
朱屺瞻最擅长画什么?他有着怎样的艺术手法,笔贵有力笔贵有力,力贵有势。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于“

  笔贵有力

  笔贵有力,力贵有势。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于“剑拔弩张”,要在把住其气势。胸中一刹那的迟疑,不免便挫了吾笔之力,却能神定于朱屺瞻,不能挫为挫,则仍可全吾笔之势,此谓之转无力为有力。须知之刹那间的迟疑,毕竟是当时内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于势无碍。能率真便无碍,说到底,“真”字第一。

  怀素自论草书云:“东却西,南又北,倒还起,断复续。”他所谓触遇成形者,并非乱涂乱画,这里面有辨证的道理在:有来有去,相反相成,而驱笔之际,有朱屺瞻的一贯之“气”在。故变而不乱。是作书一法,何尝不是作画一法。

  运笔费力,未必得力,有使尽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轻轻一笔重于九鼎者。盖力不在于笔,在于腕,不在于腕,而在于丹田之间,作画时人要站起来,稳其脚跟,平其体势,以便气可以从腹底透出,达于胸,达于臂、于腕以至笔端。

  力者,气之运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势。笔出于腕,腕出于心,心要正以“诚”字,腕要贯以“力”字。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塞乎天地之间。”画家平日修养此心胸,旷阔与天地同其大,运起笔来,便自然无碍,写出景来,也就意趣盎然了。

image.png

  笔有起伏

  用笔有起伏,有轻重,有缓急,谓之“节奏”,用笔犹舞蹈,犹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转,百变不失其“平衡”。得其节奏,掌其平衡,这是大规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两点,也即是“法”,不必斤斤于仿古,而未尝不与古人通,所谓默契是也。

  作画须有笔墨。笔墨须取大方,有大家气,朱屺瞻的自绳之道是拙朴为佳,切戒浮滑。布局须深厚,有变化,立意须高,有意境。意境最难言,是个胸襟和眼界问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要开阔胸襟和眼界。孟子说得对,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出笔奇,非真能奇者,恶其着意也。不着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与平淡固自不二。“凉风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却也平淡。

  平淡未必无奇,作平淡而止于平淡,平淡之外无物也。平淡之外须有物,所谓弦外之音,则平淡自不平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是也。林畊青云诗如此,朱屺瞻说画也如此。

  得心应手

  常言道:得心应手。实际上,心得了,未必应于手;应于手了,亦未必成于笔。要成于笔,还必须知笔之性,纸之质,墨与色的具体性能,知晓各种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笔无碍。用笔之道,须知从有碍达无碍。前人论画云,“加一笔太多,缺一笔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厉害就在这点,笔笔派用场。他生活在山水之间,能静观静修,同时心怀悲愤,意入苍凉,这都锻炼了他这一去笔,犹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石涛、石溪、浙江都嫌笔墨繁,烦恼多。朱屺瞻偶然也学石涛,却学得不像,用笔流畅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愈老愈觉”简之不易,难在疏而不漏,恰到好处。陆放翁草书诗:“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提笔之前,胸有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动起笔来竟是笔动朱屺瞻不动。在创作得意时,物朱屺瞻浑忘,其乐融融如也。

image.png

  放笔的真意,言笔触之自由无碍,不是一味纵笔之谓。韩文公诗云“盘马弯弓惜不发”,引而不发之笔,正是“放”字中之一法。作画要善变,不要千篇一律。朱屺瞻内心总有此希求。章法有变,用色有变,然而观笔意,仍可于百变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笔意是主要特征。线条重要,运笔须用中锋,还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关键在有力有势。线条不仅仅勾出平面,最要表现出立体感。线要有“力”,点要出“神”。点可使线活起来。线立其体,点提其神。线难,点尤难。“点”不可多,要适得其所,恰到好处。

  朱屺瞻有时先涂大块色,再勾线条,有时先勾线条,后加色块,有时混合用之。各种技巧都可灵活运用,不必拘于一法。无论山水花卉,最难用“点”。点比线难,点要适得其所,恰到好处,点要有力。中国画中,惟点最难,“画龙点睛”,靠点传神也。点须恰到好处,在一幅画上,多点,少点,点在哪里,都有讲究,运用得当,可以把画的神韵揭出来,抖搂醒目。点不得当,可把一幅好画弄糟。

  笔整无画

  水清无鱼,笔整无画。落笔有时要邋遢三分,姿态转妙。落笔时最忌拘谨。一须不见有笔,二须浑忘有法。然后才能自在自如。笔为朱屺瞻用,法为朱屺瞻役。中国墨色,最耐玩赏。古人云“墨有五色”,说出此中风味。朱屺瞻近来颇喜作画,还在摸索试验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国画靠笔墨,古人有“墨为肉”之说。但墨亦有骨。墨泽可呈出铁光,为彩色所不可及。用墨经验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黄宾虹晚年有眼疾,虽加墨却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觉舒服。反之,初学者用墨虽淡而有黑气。所谓不黑而黑,难入眼了。墨色重变化,于变化中显动态。所谓墨韵色,须于动态之中。以法写雨景,最能发挥水墨淋漓变化的效果。一幅画只有线条而没有墨韵,便缺乏精神,容易变得“干巴巴”!

image.png

  中国画与毛笔是分不开的。围绕着各种笔墨的应用,产生了千百年来的实践与理论,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绘画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笔须籍墨(或色)以为用,不能离墨而言笔,古人笔墨合称,即此道理。笔是骨,墨是肉。从笔锋着纸年,称之曰骨,从墨汁落纸看,称之曰肉,两者乌可分?笔有笔法,墨有墨气。大体说来,笔法决定墨气。有焦墨的笔法,有浓墨的笔法等等。

  画花卉最可练笔。朱屺瞻爱作兰竹,觉得提起笔能使出“力”。画藤本,殊有趣,悬着臂,落中锋,挥出曲曲的连环,似与长蛇搏斗。画花戟也最能考验笔力,枝枝叶叶都显在眼前,笔弱隐瞒不得。

  朱屺瞻最爱画兰竹,因其最泼得出,最可练笔力、笔法。兰竹之题材,古人多为之。元明两代,画兰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属少数。盖画兰竹,用笔近书法,须有书法的基础。吴镇与文徵明的书法好,兰竹亦画得好。青藤与八大善用简笔,更是难能。石涛笔墨十分熟练,做到随心所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潘天寿有着怎样的艺术特点?他作画的手法是什么样的
笔墨技巧西欧与东方的地域不同,人种肤色不同,生活方式、性情脾气、风俗习惯都不同,西洋人说自然界没有墨色,但中国画却利用墨色来表现对象,中国古代的彩陶就是用墨色来表现的;吴昌硕常常用墨色和红色画牡丹,充分发挥墨色的效能,使其色彩的变化非常复杂,对比强烈,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不求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墨为五色之主,然须以白配之,则明。老子曰:"知白守黑。"画事以笔取气,以墨取韵,以焦、积、破取厚重。此意,北宋米襄阳已知之矣。用墨难于枯、焦、润、湿之变,须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即得用墨之要诀。墨非水不醒,笔非运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二者不能偏废。色易艳丽,不易古雅,墨易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足以济用色之难。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而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也,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淡色惟求清逸,...
· 朱屺瞻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作品特点朱屺瞻精通中西艺术,其画贯通古今,融合中西。朱屺瞻与齐白石关系密切,齐白石前后为他刻印70多方,作画题跋、赠扇面数十幅。从5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过十多次个人画展。1962年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画展。1983年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画巨幅《葡萄》,1986年应邀赴美讲学。他是为数不多的百岁画家,并在百岁纪念日,在上海举办了“百岁书画展”。画作《可人图》赏析此图是朱屺瞻的代表作品之一,画中题:“嘉瓠吾所爱,孤高更可人。辛酉夏日于北京钓鱼台所见,归后写之,屺瞻。”山石焦墨勾凃,淡墨皴擦,干湿并用,浓淡相宜。葫芦藤叶以粗、涩的焦墨和浓淡不同的湿墨勾出,粗头乱服而有韵致。深重的山石衬出绿色的葫芦,葫芦造型稚拙天真,用笔生涩有力,响亮的绿色中渗透出赭石的光辉,泼辣而稳重。朱屺瞻的绘画受西方现代绘画影响,色彩鲜明响亮,节奏感、力量感和层次感极强。他的这幅作品用笔概...
· 来楚生有着怎样的篆刻艺术?他的篆刻手法是怎样的
“初升”是他晚年常用不着字,尤其喜欢将“升”字写成“门”字上边加二短横。“初升”他曾多次刻印,朱白大小兼备,各有千秋。此印最在的特点是用刀流走自然,似乎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初”字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升”字借边两扇门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初”字两根斜笔与“升”字两直笔在对比中得到统一。全印下部留红较多,但为了不使平淡、板滞,下部边缘用刀直切印边造成一种弯势,于大块红地上略施击技出现零星白底,形成一种苍茫的残破美。“吴郡岂斋张永恺印”印文分为左右两行,字体大小不拘任意安插,十分自然。这方印,与另一方式样差不多的长方形白文自用印“楚生一字初生又字初升”,有异曲同工之妙,取古玺左右逼边的意趣,中间留红显得十分自然生动。这方自用印在刻制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据他的学生张用博回忆,此印刻成后,他嫌中间留红太多便随机应变,在中间补加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实在大有道理,如仔细研究,可发现可发。现直线上端
· 吴大澂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他最擅长什么
吴大澂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澂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的篆书很有特色,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功力甚深,即平时书翰也常用工整精绝的篆字为之,规矩整齐,别有情致。早年从陈硕父学篆书,中年以后又参以古籀文,书法益进。他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并用这种方法书写《论语》、《孝经》以及信札。他的篆书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在当时是一种创造。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拓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的视野,使他的篆书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吴大澂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吴大澂又以诗词及散文著称。著有《愙斋诗文集》、《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古考》、《权衡度量试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吉林勘界记》、《十六金符斋印存》等十余种。吴大澂,做《古考》,对古玉的颇为有识。也喜欢...
· 吴茀之有着怎样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有什么特色
吴茀之擅长意笔花鸟画,间作山水、人物,其绘画特别讲气势,重境界,求变化。艺术特点有灵、变、奇、活、重、辣、新、逸之妙。形成自己灵动飘逸、丰润郁勃、婀娜多姿、极富情趣的独特风格。刘海粟曾叹其为“高超妙逸”。绘画题材广泛,突破传统,超出时人,尤以画兰,“当代罕见”、“超绝无伦”。其书法遒劲飘逸,跌宕多姿,与画相得益彰。早期与潘天寿等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吴茀之幼承家学。稍长,临学蒋南沙(延锡)、恽南田(寿平)工整一路。后受吴昌硕、王一亭(震)大写意画法的启发,转爱白阳(陈淳)、青藤(徐渭)、八大(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等奔放一路,而出入诸家,不为古人成法所囿,融会贯通,超脱灵变,形成自己丰润郁勃、婀娜多姿的独特风格。作画重天机逸趣而重视写生,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别有心会,别开。其作品造型概括夸张,灵活生动;构图有繁有简,平中求奇;取材广泛,除擅长梅兰菊竹、荷花、松鹰等传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