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汉章的生平如何?一生出书百万字,一次稿费高过朱老总几年津贴
俗话说得好,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著书立说的文人似乎和带兵打仗的将军没有多大关系,可在战争年代,有一个人就做到了两者的统一。一生出书百万字,一次稿费比朱老总几年津贴都要高。此人是谁呢?事情还得从一个地方说起。
在清末民初的江贤县,当地有一户人家很有声望。祖上一辈曾在外地做过知府,为官清廉,告老还乡后还在家乡办了一所学堂。其子学贯中西,和鲁迅还是同窗。后来病故后,家道中落,眼看着一代书香门第就此日趋黯淡,一位少年却做出了家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投笔从戎。
不考黄埔,不考保定,此人千里迢迢考取了西北军官学校。历史上该校是冯玉祥西北军的摇篮,培养了许多人才,抗日名将张自忠就曾是校长。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后,作为西北军官军校的一员,他被分配到了吉鸿昌手下做通讯员。后来几经磨难,回到江西参加了红军。在参军报名表上,他清秀俊逸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陶汉章。
因为家庭五代书香门第的关系,陶汉章文化水平很高,虽然几经辗转才参加了红军,可是早些年在军校的军事素养以及战场上的历练,在红军干部中尤显突出。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合适呢?任弼时左思右想,就让他负责宣传和教学工作,主要教授班、排、连战术和单兵技术。就是这样一个决定,使得陶汉章成为了一名儒雅将军。
从红军时期,一直到抗战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陶汉章除了担任过几次营长参谋长外,基本上的职务经历都是军校教员。虽然战场生涯较同期军事将领失色不少,可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陶汉章先后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在战场上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干过几件大事儿。
早在红军时期,陶汉章就写过一本军事著作,名为《军事问答100题》,小有名气。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名噪一时,三联书店硬是找上门来要出书宣传。于是乎,在陶汉章主笔下,三个月写成17万字的《游击战术纲要》。
战争年代打仗出彩的将领不少,可像陶汉章这样能出书的真就寥寥无几了,一时间陶汉章的名气无人不知,以至于他想上战场都不可得。
解放战争打响后,一次罗瑞卿找上了杨成武。干啥呢?要人。谁?陶汉章。干什么?办培训班培养部队参谋人才。
起初杨成武不愿放人,可又不好拒绝,就在罗瑞卿写下一张“借人”的借条后,陶汉章就又走马上任做起了军校教育的老本行。
那时候他正在参谋长的位置上,盼着像抗战之初那样在战场上大展拳脚呢,万万没想到,此去却发了一笔大财。
在教学期间,陶汉章边授课,边整理教材,六个月时间下来,硬是写出了一本30万字的军事著作《参谋工作守则》。此书一问世,火的不行。聂荣臻给陶汉章颁发了嘉奖令,还有奖金300元。
300块钱,现在看起来没多少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会儿一名士兵一个月津贴1元,干部5元。陶汉章每月的津贴只有4元。这笔钱超过了他6年的津贴,也赶得上朱老总几年津贴。一时间大家都打趣说:“陶汉章中了状元,我们要喝他的状元红。”
1955年的时候,陶汉章授衔少将,后来他写的《孙子兵法概论》更是把中国的军事圭臬推向了世界。加上先后所写军事著作,陶汉章一生执笔所书约有100余万字,这样的传奇开国将领,当真找不出第二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