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司徒温羡之侄 东晋名将温峤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79
转发:0
评论:0
司徒温羡之侄东晋名将温峤简介,温峤(288~329年),字泰真,一作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晋名

  温峤(288~329年),字泰真,一作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晋名将,司徒温羡之侄。

image.png

  出身太原温氏,聪敏博学,为人孝悌。初授司隶校尉都官从事,进入并州刺史刘琨(姨夫)幕府,拜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南下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迁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与太子(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

  咸和四年(329年),病逝,时年四十二,追赠侍中、大将军、使持节,谥号忠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温峤为人聪敏,博学善文,尤擅清谈,而且凤仪俊美,颇有器量。他早年以孝悌著称,多次拒绝州郡征辟。

  初仕西晋

  永兴二年(305年),温峤被司隶校尉辟为都官从事,负责监察百官,时年仅十七岁。他弹劾名士庾敳搜刮民财,却反得庾敳赞赏,一时名声大噪。后来,温峤被举为秀才、灼然,又被辟为司徒府东阁祭酒,补任上党郡潞县县令。

  永嘉四年(310年),并州刺史刘琨升任平北大将军。温峤是刘琨内甥,素受刘琨礼遇,因此被辟为平北参军。

  建兴元年(313年),刘琨进拜大将军。温峤出任大将军府从事中郎,领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锋军事。当时,匈奴汉国肆虐中原,晋室皇族、世家纷纷渡江南下,到江东投靠琅琊王司马睿。西晋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并州孤悬于北方,境内盗贼蜂起,周边又有石勒、刘聪等强敌环绕。温峤在与石勒的战争中屡建战功,被刘琨倚为谋主。

  建兴三年(315年),刘琨进位司空,又以温峤为司空府右司马。

image.png

  建兴四年(316年),汉国灭亡西晋,随后又攻取并州。温峤随刘琨投奔幽州,依附于幽州刺史段匹磾。

  南下江东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治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但却只称晋王,并未称帝。刘琨遂以温峤为司空府左长史,让他南下江东劝进。是年六月,温峤抵达建康。他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辞,盛赞刘琨忠义,并力言江东承袭晋统乃是众望所归,因而深得司马睿赞赏。当时名士如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都非常欣赏温峤,争相与之交往。后来,温峤多次请求返回幽州向刘琨复命,但都未获允准。

  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并任命温峤为散骑常侍。温峤以母丧为由,不肯接受官职,再次请求北归。三司、八座共议,皆认为温峤不能因私情而废国事。当时,刘琨已在段氏内乱中被段匹磾冤杀。温峤只得接受任命,留在江东,并要求朝廷褒崇刘琨,以慰海内之望。但晋廷正倚重段匹磾抵抗石勒,并未对刘琨有所追赠。此后,温峤历任骠骑长史、太子中庶子。他极尽规谏之责,并献《侍臣箴》,深得太子司马绍器重,引为布衣之交。

  太兴三年(320年),司空府故属卢谌、崔悦由北方辗转表奏晋廷,替刘琨诉冤。温峤趁机再次上表,请求昭雪刘琨。晋元帝遂追赠刘琨为侍中、太尉,并赐谥号。

  平定王敦

  永昌元年(322年),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刘隗、刁协的名义起兵,进逼建康。温峤对王敦尚抱有同情之心,曾对仆射周顗道:“大将军这么做似乎有一定原因,应当不算过分吧?”王敦攻入建康后,欲以不孝之名废黜太子,以图取代晋室。温峤又挺身回护司马绍,挫败了王敦的阴谋。是年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太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以温峤为侍中。

  太宁元年(323年),温峤又改任中书令。他执掌诏命文翰,参预机密大谋,深得明帝倚重。当时,王敦已还镇江州,遥控朝政,对此极为忌惮,遂请求以温峤为幕府左司马。温峤假意勤勉恭敬,为王敦出谋划策,又刻意结交其心腹钱凤,逐渐取得王敦的信任。

image.png

  太宁二年(324年),丹阳尹出缺。温峤以丹阳尹守备京师为由,劝王敦越过朝廷亲自选择任职人选,并举荐钱凤。钱凤则推荐温峤。王敦遂以温峤为丹阳尹。温峤得以返回建康,将王敦的谋划与虚实尽数禀告给晋明帝,请朝廷作好应变准备。同月,王敦得知温峤背叛,大为恼怒,于是以诛杀温峤等奸臣的名义再次起兵,并扬言要亲自拔掉温峤的舌头。晋明帝遂封温峤为中垒将军、持节、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抵抗王敦。七月,王敦军队到达秦淮河南岸,温峤认为军力不足,援军未到,命令烧毁朱雀桥以阻敌军。两军隔河对峙,温峤亲自率军渡河奇袭,大败王含(王敦族兄),又命刘遐击败钱凤。不久,王敦病亡。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下诏将王敦的党羽革职除名,僚属予以禁锢。温峤认为,对陆玩、刘胤、郭璞这样被迫跟从王敦的人应该宽宥,司马绍采纳了温峤的意见。同年十月,温峤封建宁县公,赏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出镇江州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病逝。太子司马衍即位,史称晋成帝。温峤作为丹阳尹,与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一同受遗诏辅政。当时,成帝年幼,太后庾氏临朝称制。庾亮以中书令之职负责政事决策。

  咸和元年(326年),温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出镇武昌(治今湖北鄂州)。当时,征西将军陶侃驻节荆州,威震西陲。庾亮对陶侃非常忌惮,故命温峤坐镇江州,作为形援以防范陶侃。温峤在江州期间,拔擢人才,广施仁政。他还上疏朝廷,欲以持节都督之职专管军事,建议由都督、刺史分治江州,但并未得到朝廷批准。

  平定苏峻

  咸和二年(327年),庾亮欲削除历阳内史苏峻的兵权,不顾温峤多次致信劝阻,征召苏峻入朝为大司农。温峤担心苏峻谋反,遂请求率军入卫建康,以备不测之变,结果又被庾亮拒绝。不久,苏峻果然起兵叛乱,进攻建康。温峤由武昌进屯寻阳(治今江西九江),命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太守纪睦等人率水师援救建康。

  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率叛军攻陷建康,挟持晋成帝,控制朝政。庾亮在乱军中逃离建康,到寻阳投奔温峤。当时,庾亮还以太后的名义进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温峤以苏峻未平为由,拒绝接受任命。

  咸和三年(328年),苏峻军攻陷建康,庾亮出逃。温峤得知后,悲痛欲绝。不久,庾亮前来投奔,并宣布太后的懿旨,进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温峤认为,苏峻未平,不宜受封,拒不接受。四月,温峤与庾亮起兵讨伐苏峻,互推对方为盟主。温峤的弟弟温充建议推举位重兵强的陶侃,温峤派遣督护王愆期前往荆州游说陶侃共赴国难,陶侃非常犹豫。在参军毛宝劝说下,温峤再次修书,痛陈利弊,终于说服陶侃起兵。温峤于是传檄天下,宣告苏峻罪状。驻守广陵的郗鉴向温峤派出使者,提出设立堡垒、坚壁清野、断绝苏峻军粮食来源的策略,温峤深表同意。

image.png

  同年五月,陶侃率部到达建康。有传言说他要诛杀庾亮以谢天下,庾亮甚为害怕,依从温峤的建议主动拜访陶侃谢罪,两人冰释前嫌。此时,讨苏联军有六万大军,旌旗连结七百余里,声势大振,兵锋直指石头城。苏峻见联军势大,面有惧色,对手下道:“我早知道,温峤能得众心。”两军对峙以来,联军败多胜少,而温峤军粮食尽,不得不向陶侃借粮。陶侃十分恼火,责备温峤准备不足而仓促兴兵,声称要返回荆州以等待时机。温峤首先预言苏峻骄兵必败,再分析形势已经骑虎难下,陶侃如果退兵,有“沮众败事”的危险。陶侃无言以对。

  328年(咸和三年)九月,温峤修建行庙,大设坛场,祭告皇天后土祖宗之灵,亲自宣读祝文,语气激昂,泪流满面,三军将士都不敢抬头观看。同月,陶侃都督水军攻打石头城,庾亮、温峤等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出战。苏峻酒醉之下,竟然马失前蹄,被陶侃麾下将领斩杀。

  在平定苏峻之乱期间,陶侃虽然是盟主,但是实际谋划安排都依靠温峤。329年(咸和四年)三月,温峤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官散骑常侍,进爵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王导想奖赏决战前投奔朝廷的路永等人,在温峤的坚决反对下,王导只得做罢。

  壮年病逝

  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打算让温峤留在朝中辅政。温峤认为王导是先帝所任命的人选,于是要求返回江州。此时的京师方经战乱,残破不堪,物资缺乏,温峤留分物资后方才返回武昌。

  同年四月,温峤路过牛渚矶,听闻水下多怪物,便命人点燃犀角下水照看。当夜,温峤中风,回到武昌后没有几天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二岁。江州百姓听到温峤去世的消息,无不相对而泣。晋成帝下诏追赠温峤为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温羡
生平温羡少以朗寤见称,先被齐王司马攸辟命为掾,后迁尚书郎。惠帝继位后历任豫州刺史、散骑常侍和尚书。齐王司马冏于永宁元年(301年)击败称帝的赵王司马伦后掌政权,因温羡曾任父亲司马攸的属官而特别亲近,让他改任吏部尚书。永安元年(304年),温羡随同东海王司马越与晋惠帝讨伐邺城,在王凌和东瀛公司马腾击败司马颖军后,温羡因功获封大陵县公。后出任冀州刺史。永兴二年(305年),被河间王司马颙挟持到长安的晋惠帝诏命温羡为中书令,但温羡不应命。同时东海王司马越以迎接晋惠帝回洛阳为名起兵,但豫州刺史刘乔不接受司马越的指挥,更攻打范阳王司马虓的根据地许昌,司马虓唯有北渡黄河求援;司马虓司马刘琨此时劝说温羡让冀州给司马虓,温羡最终答应。及后司马虓自领冀州,并得到王凌的军力协助,得以击败刘乔,让司马越成功迎回晋惠帝。晋惠帝被迎回洛阳后以温羡为中书监,但未上任晋惠帝就中毒逝世。光熙元年(306年),晋怀帝即位,...
· 西晋官员温羡
温羡,字长卿,太原祁县人,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三国时期魏国扬州刺史温恢之孙,济南太守温恭之子,西晋官员。温羡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被称为“六龙”。温羡少以朗寤见称,先被齐王司马攸辟命为掾,后迁尚书郎。惠帝继位后历任豫州刺史、散骑常侍和尚书。齐王司马子谟滥元年(301年)击败称帝的赵王司马伦后掌政权,因温羡曾任父亲司马攸的属官而特别亲近,让他改任吏部尚书。本名温羡字号长卿出生地太原祁县父亲温恭人物生平]编辑温羡是东汉护羌校尉温序的后代,他的祖父温恢为三国时期魏国扬州刺史,父亲温恭为济南太守。温羡兄弟六人都闻名于世,号称“六龙”。[1]温羡年少时以聪明闻名,最初被齐王司马攸征用为属官,后升任尚书郎。晋惠帝继位,任命温羡为豫州刺史,后入朝担任散骑常侍,多次升任至尚书。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司马谆靼艹频鄣恼酝跛韭砺缀笳迫ǎ因温羡曾任父亲司马攸的属官而特别亲近他,改任他为吏部尚书。[2]原先张华...
· 西晋官员温羡
温羡,字长卿,太原祁县人,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三国时期魏国扬州刺史温恢之孙,济南太守温恭之子,西晋官员。温羡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被称为“六龙”。温羡少以朗寤见称,先被齐王司马攸辟命为掾,后迁尚书郎。惠帝继位后历任豫州刺史、散骑常侍和尚书。齐王司马子谟滥元年(301年)击败称帝的赵王司马伦后掌政权,因温羡曾任父亲司马攸的属官而特别亲近,让他改任吏部尚书。人物生平温羡是东汉护羌校尉温序的后代,他的祖父温恢为三国时期魏国扬州刺史,父亲温恭为济南太守。温羡兄弟六人都闻名于世,号称“六龙”。温羡年少时以聪明闻名,最初被齐王司马攸征用为属官,后升任尚书郎。晋惠帝继位,任命温羡为豫州刺史,后入朝担任散骑常侍,多次升任至尚书。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司马谆靼艹频鄣恼酝跛韭砺缀笳迫ǎ因温羡曾任父亲司马攸的属官而特别亲近他,改任他为吏部尚书。原先张华被杀,司马捉ㄒ榛指此的官爵。有人提出异议,温羡反驳道:“...
· 张温是谁三国张温简介
张温是谁三国张温简介说到张温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知道这个人,毕竟叫这个名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今天小编要说的是是三国历史上一位叫张温的人,这个人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人是一定知道这个人的,话说他真的挺厉害的,是吴国的官员,被忽略的吴国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张温在史书上是专门列了传的,而且很多细节的地方说得非常清楚,比如他的出生时间是193年,死亡时间是230年,是当时的吴郡吴县人,也就是吴国的实力范围了,而且是中心位置,所以这样的人一生都应该为吴国做事吧,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事等下在说,张温这个人从小开始就非常的节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他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的容貌也是非常的奇伟,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一表人才了。但是其实张温的仕途也还是比较坎坷的,话说当时东吴和蜀汉要和解联手,这个时候没有好的人选去,孙权就想到了张温,但是又十分的担心张温...
· 明朝名将毛伯温
毛伯温(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明朝大臣,将领。[1]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嘉靖初年,升为大理寺丞,误判李福达重罪被革职。嘉靖十五年(1536年),因明世宗欲图征讨安南,毛伯温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靖十九年(1540年),毛伯温不费一刀一剑讨平安南归朝,封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毛伯温上书巩固边防,明世宗同意。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秋,毛伯温被人诬陷发放边疆,途中被赦免还乡,还乡后不久病发去世。[2]隆庆元年(1566年),明穆宗给毛伯温恢复了官职,并赐予恤典,天启初年,明熹宗追谥他为“襄懋”。[3]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下诏夸奖毛伯温功绩。[4]毛伯温工诗,有《毛襄懋集》十八卷、《平南录》,《东塘诗集》十卷及《毛襄懋奏议》二十卷。早年经历明朝弘治初年(1488年),毛伯温游历至广东省惠州府博罗县主簿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