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为何选“纸上谈兵”的赵括当主将,难道赵国真的没人了吗?
说起战国时的长平之战,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吧。战国七雄最强的两雄—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爆发了激烈的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一开始的时候,45万赵军的主将是经久沙场的廉颇。廉颇领导的赵军在长平和秦军相持了3年。在这3年里,45万大军的供养几乎把赵国托垮,为了让长平之战尽快结束,赵孝成王就用年轻的赵括换下了久经沙场的廉颇。
赵括当上了赵军主将之后,就上演了“纸上谈兵”的一幕,45万赵军全军覆没。在这里,很多朋友会很好奇,难道赵国真的没人了吗?换谁不好,为何偏偏选赵括?其实,赵国不是没人了,而是有很多能人能顶替赵括,能力甚至比赵括强。
第一位:平原君—赵胜
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手下门客数千人,在这其中有很多像毛遂一样的奇人。在长平之战中,赵胜一直担任赵军的后勤工作,只要有他在,赵军的粮草从来不会出现问题。
第二位:望诸君—乐毅
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他辅佐燕昭王让燕国振兴。在公元前284年的时候,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攻打东方霸主齐国,连续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齐国差点亡国,乐毅也因此名震天下。在长平之战时,乐毅已经回到赵国,深受赵孝成王器重!
第三位:上卿—蔺相如
蔺相如在赵国为相期间,他身为不畏强秦,上演了“完璧归赵”和“ 渑池之会”的 故事,让秦国对他畏惧不已。而对内,蔺相如很好的处理了廉颇的关系,团结赵国朝野,把赵国带向了繁荣。蔺相如在赵国看的目光非常的远,在赵孝成王准备以赵括换掉廉颇时,他极其的反对,认为赵括夸夸其谈,不堪大任!
第四位:都平君—田单
田单是齐国宗室将领,战国一代风云人物。在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猛攻齐国的时候,在齐国危难之际,田单坚守即墨孤城。最后,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国,一鼓作气,收复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田单可谓是齐国的福将,但后然受到了齐王的猜忌而来到赵国。在长平之战时,田单在赵国为相,深受赵孝成王信任!
第五位:武安君—李牧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曾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的绊脚石,让嬴政夜不能寐。在长平之战时,李牧一直战战兢兢的镇守着赵国北方的边境,他手下的骑兵军团精锐无比,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以上五个人,他们的能力都非常的强。然而,赵孝成王并没用他们,而是起用了非常年轻的赵括。赵孝成王之所以起用赵括,也有他的考虑。
首先,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熟读兵书,而且赵奢每次出征打仗的时候,就把赵括带在身边,已经有了军事经验。
其次,乐毅的举荐。乐毅是名动天下的名将,赵孝成王自然相信他的眼光。
最后是秦国的反间计,他们在邯郸城散布着“秦国最怕赵括”的谣言,蛊惑了赵孝成王。
虽然赵国有很多人才,但赵孝成王最终还是选择了赵括替代廉颇,从而导致了45万赵军全军覆没。在这里,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赵孝成王用别人替换掉了廉颇,那么长平之战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