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穆姬为什么嫁给秦穆公?她是多大出嫁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8
转发:0
评论:0
穆姬为什么嫁给秦穆公?她是多大出嫁的,《史记·晋世家》记:“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海

  《史记·晋世家》记:“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海外流亡十九年后,晋文公终于得以回国为君。然而,岁月蹉跎,此时重耳已是花甲老人了。由此反推,在晋文公逃出晋国时,他已经四十三岁了。

  《史记》言之凿凿,可在其它史书中却别有歧见。

image.png

  《国语·晋语四》记:“晋公子(指重耳)生十七而亡,卿才三(疑为五之误)人从之,可谓贤矣。”《国语》中不是说晋文公十七岁就“死亡”了,而是指他十七岁时“逃亡”在外。《左传·昭公十三年》也有类似记载:“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晋献公)。好学而不贰,生十七年,而有士五人。……亡十九年,守志弥笃。”《国语》与《左传》互相印证,都说晋文公是在十七岁逃离晋国。

  三本史书所记载的晋文公年纪居然有二十六年差距,到底哪家才更为可信?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晋献公家世时说:“晋献公娶于贾(贾国),无子。烝(上淫曰烝,指与长辈偷情,因齐姜是晋武公之妾。)于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由这段记载可知,因为晋献公没有嫡子,所以长子申生得以成为太子。在《左传》的描述中,秦穆公夫人即穆姬在前、申生在后,所以穆姬应该是申生之姐。

  也就是说,申生年长于重耳,穆姬又年长于申生。

  重耳出逃晋国之年是公元前654年(鲁僖公五年);这年冬,晋国灭虞国,把虞公与大夫百里奚都作为穆姬的陪嫁送给了秦穆公。

  按《史记》之说,重耳出逃之时四十三岁,穆姬既然是长姐,岂不得有五十岁上下了?五十多岁的穆姬嫁入秦国,与秦穆公两情相悦,还能生下两男两女——是不是有些太不合常理了?

image.png

  因此,太史公记晋文公四十三岁逃亡之说,太不合常理。

  然而,如果按《国语》与《左传》十七岁逃亡之说,也存在一小小的瑕疵。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曰:“夏,使大子(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这次让群公子守边疆,是骊姬为离间晋献公父子所定下的计谋。如果重耳出逃时十七岁,那么这一年(公元前666年)他不过才六岁,夷吾则年龄更小。如此幼小的年纪,如何能担当得起守土护僵的重任?而按照《史记》说法,则重耳被发配守边疆之年为三十三岁,早已成年,当然合理得多。

  更何况,在《史记》中有关太子申生兄弟姐妹的关系还有另一说法。

  《史记·晋世家》记载:“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按“晋世家”所言,穆姬不是太子申生姐姐,而是他的妹妹。既然穆姬是申生之妹,那么她可能是重耳之姐,也可能是重耳之妹。重耳出逃之年她刚出嫁,说明她不可能是重耳之姐,而是重耳之妹。太子申生之母在生下申生后,隔二三十年之后又生下了穆姬,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之事。

  如此一来,《史记》有关晋文公年龄的说法就较为合理了。

  可惜,同样是在《史记》中,“秦本纪”中却出现了另一种说法。

image.png

  《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在此处,太史公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到底穆姬应该是申生之姐还是之妹?不但如此,“晋世家”中的另一记载,也让太史公陷入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

  在秦、晋韩原之战后,秦穆公大获全胜,俘获了晋惠公后班师回朝。此时,“晋君姊为穆公夫人,衰绖涕泣。”穆姬见丈夫即将俘获兄弟回城,穿着孝服哭泣。在这里,明确地指出穆姬时晋惠公的姐姐。因而,即便是穆姬比重耳小,但她却比夷吾大。按《史记》之说,重耳守蒲城之年为三十二岁,夷吾也同时被发配守屈,他年纪至少都应该在十七、八岁左右。十一年之后,夷吾年龄二十七八岁,而穆姬则已三十左右了——这么大年龄出嫁,虽然比五十岁已少了二十年,但在春秋时代依然是不可思议的。

  况且,重耳虽然比夷吾年长,但兄弟俩年龄差距正常应该在五岁以内;照此推断,穆姬出嫁时的年龄应该在四十岁以上了,甚为荒唐。

  因此,不管是穆姬是重耳姐姐还是妹妹,《史记》中有关重耳年龄的说法都矛盾重重,实在太不可信。

  既然《史记》之说不可信,那么《国语》之说就更接近于史实了。

image.png

  《国语》说重耳出逃之年十七岁,即便是穆姬长于重耳,也就二十来岁左右。《周礼·地官·媒氏》:“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穆姬二十岁左右出嫁,也符合当时的婚嫁礼仪。

  至于说到重耳、夷吾年幼守边疆,反正他们各自有一帮大臣扶持,年龄再小也有谋臣担当。重耳身边的舅舅狐偃等人,夷吾身边的舅舅虢射等人,都是治国之才,日常执政都不会出现大的失误。虽然年幼的儿子去守边疆太不寻常,可晋献公在骊姬蛊惑之下,早已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倒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之后,足见《史记》中有关晋文公年龄的记载确实不太可靠。所以,在此不得不斗胆向司马迁老前辈问上一句:太史公啊,如果重耳四十三岁逃亡,那么他姐姐穆姬岂不是得五十岁才嫁秦穆公?这样的低级错误,到底是如何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时期之绝恋:秦穆公与穆姬的爱情故事
“焚身以火,让火烧融我。”听到这首歌,我想你一定会想起古今大战秦俑情里的蒙天放和韩冬儿的爱情故事。是啊,提起秦国,人们除了能想起苍凉的渭水,雄风赫赫的铁骑,遵守法纪的百姓之外,就是那一声声秦腔里吼出的爱情。春秋时期的霸主秦穆公和他的夫人就十分恩爱,这是因为他的夫人穆姬非常明事理守大义。当年,献公冤杀了穆姬的哥哥申生,将剩下的儿子全部放逐出国。穆姬夫人听说了这件事,心里非常着急,连忙将弟弟夷吾接了回来,支持他做了晋国国君。然而,夷吾继位后却变得像另外一个人,对兄弟重耳十分排斥。穆姬听说了这件事,为晋国的国运担忧不已,连忙派人劝说夷吾,“我们宗室的稳定是国家的根本,也是你这个国君的根本,你和重耳是兄弟,不能不接纳他。”结果,夷吾担心重耳会跟他抢王位,没有听从姐姐的劝说。后来晋国遇到了大旱,夷吾为了缓解饥荒,只好向姐夫穆公借粮,穆公很快就给了。到了秦国也闹旱灾,穆公管他借粮的时候,他竟然不给了。...
· 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秦穆公的形象特点如何?
秦穆公的一生经历了几度大起大落,举国上下经过漫长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就是称霸一方。网络配图秦穆公的称霸是狭义上的,限于地域,而不像是秦始皇一样称霸整个天下,穆公时代的称霸只是完成了收复西戎,消灭晋国,成为一方的霸主而已,虽然看似简单,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心力和物力才达成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他整个称霸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西戎小国,第二个则是几经努力终于消灭了晋国,这两件事的合一完成才达到了最终的称霸一方。我们首先来谈谈穆公如何收复西戎的。其实当时穆公本身并不是一心去攻打西戎的,他自始自终都只有一个目的,消灭晋国,只是奈何双方实力悬殊巨大,秦国当时历史之低,连当时的周国都瞧不起,所以穆公有心但无力,至此之后,秦国将枪口掉转了方向,转攻西方,收复了20来个小国,史称西戎。那么穆公为何坚持一定要消灭晋国呢?是因为他的野心,穆公并不满足于西戎的收复,还是更加想...
· 秦穆公
生平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他任用百里奚、蹇叔和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在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转而向西方发展,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姐姐穆姬为妻。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秦穆公虽是明主,但殉葬之举却导致秦国人才大量凋零,《...
· 秦穆公:穆氏始祖
· 秦穆公亡马的故事:秦穆公亡马的启示是什么?
春秋时期,秦国一夜之间丢掉了十多匹良马。这些御马膘肥体壮,即将装备给部队的军马,有些马甚至是秦国用重金从西域一些国家买来的,如今突然一夜丢掉,这是关系国家征战拓疆的军国大案。不日,将军孟明视率着一队骑士在雍城东南20多里的卧龙沟里找到了六十几个盗马的“盗贼”连夜押解回城。经过审问,经过审问,十余匹良马已经被宰杀分给当地无食裹腹的乡亲吃掉了。穆公看“盗贼”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一个个蓬头乱发、面黄肌瘦,还有一些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年过花甲的白叟。不由得眉头紧皱,面色沉重地说:“民之为盗,皆因饥寒所迫,吾之过,吾之过错也!”特赦了这些盗贼,另赏他们十坛美酒,以防夏天吃马肉毒气伤身。至秦穆公十五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秦军中了晋军的埋伏,秦穆公也负伤,已兵败如山倒,遽然看见晋军后方大乱,一队脸涂黑炭,头包青巾,身着杂色衣服,手执大刀耕具的人驱赶着尾巴上点着火把的牛、马、驴、骡,在晋国军阵中横冲直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