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玄武门之变时,陪在身边的有3人,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51
转发:0
评论:0
唐朝玄武门之变时,陪在身边的有3人,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历史就像是一个很宽阔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上去的,而有资格上

  历史就像是一个很宽阔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上去的,而有资格上去表演的人,也需要上面的人下来。在唐朝李渊时期,舞台上分别有着三位重臣,这三个人也是李渊最信任的大臣。

  而他们三人也将是要下去的三人,毕竟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成为了太上皇,虽然名头更好听,其实没什么权力。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陪在李渊身边的也恰好就是这三个人,那么这三个人的最终结局如何?毕竟皇帝换成了李世民,而不再是李渊。

blob.png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前一天,李世民给自己的父亲李渊打小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不老实,经常鬼鬼祟祟的出入后宫,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即可。

  李渊当即就很生气,一面派人通知李建成和李元吉,明天早上过来一趟;一面派人统治自己最信任的三位大臣,他要和这三个人一起好好审审李建成和李元吉。

  第二天早上,三位大臣如期而至,陪在李渊的身边,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则没有到,李渊和三位大臣等到的是尉迟敬德。

  当时陪在李渊身边的这三位大臣分别是裴寂、萧瑀、陈叔达。也正是在玄武门之变这一天,三个人的命运随同着李渊一起发生了转变,只不过他们最终的结局却非常的有意思。

blob.png

  如果在李渊时期,要说哪位朝臣是最厉害的,那么首推裴寂,就连萧瑀和陈叔达都得靠边站。裴寂和李渊的关系那是用铁打的,十分硬。

  在太原的时候,裴寂就和李渊来往很多,两个人经常喝喝小酒,吹吹大牛,甚至于最后裴寂还找来杨广的宫女陪伴李渊,反正在那段岁月中,裴寂和李渊两个人好事坏事没少干,这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唐朝建立之后,裴寂直接功成名就,成为了宰相,而相比于当时和李渊一起混的刘文静,则要惨很多,这也导致了刘文静非常的不满,进而和裴寂出现了纠纷,虽然刘文静是李世民的人,但是裴寂是皇帝李渊的人。

  这时候的李世民还仅仅只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还没法和这些老狐狸争斗。最终刘文静以失败告终,加上裴寂在李渊身边的煽风点火,刘文静被处死,一代开国功臣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以谋反罪被处死了。

blob.png

  刘文静虽然死了,可是他还活在李世民的心中,李世民无时无刻不想着给刘文静报仇,而在李世民的心中,仇人有两个,一个是李渊,一个是裴寂,由于李渊是他的亲生父亲,所以最后就剩下了一个裴寂。

  如果按照正常的规则发展下去的话,裴寂能够安享晚年,可李世民不是一个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他敢于打破现有的规则。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并没有立即对裴寂出手,而是等了足足三年的时间(给太上皇面子)。

  这三年的时间里面,李世民懒得搭理裴寂,而裴寂则过的担惊受怕,毕竟裴寂心中也清楚刘文静就是他害死的。到了贞观三年,有一个和尚不满李世民的规定,经常发牢骚,最终这个和尚以“妖言惑众”的罪名被斩首,而裴寂被免职,责令离开长安。

  这个和尚犯错和裴寂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李世民说有,说裴寂听过和尚的话,却没有举报。

blob.png

  原本裴寂都带着东西回到了老家,可还没有坐稳呢?李世民的诏令又来了,别在老家养老了,去广西吧。那年头,从北方走到广西是真的折磨人,可是裴寂只能去广西。

  到了广西的裴寂还干了一件大事,带领着人了当地的叛乱,可见裴寂还是有点能力的,李世民后来听说这件事情后,内心深处也觉得把裴寂折腾够了,那就最后折腾他一次吧,让他回长安任职,结果裴寂听完这个消息就去世了。

  说完了裴寂,我们再看一下另外的两个人,陈叔达和萧瑀。这两个人都是出身皇家,当年南北朝的时候,萧瑀是南梁皇族的后人,后来南梁被南陈取代,陈叔达就是南陈皇族的后人,这两个人站到一起,就是死对头,毕竟一家的王朝被另一家取代了。

  而且这个萧瑀还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弟弟,陈叔达则是隋朝里面的大员,两个人的恩恩怨怨也是从那时候就有了。

blob.png

  陈叔达和萧瑀两人之所以会成为李渊身边的重臣,不是因为他们原本的身份,毕竟他们原本的身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在当时什么最不值钱?过去的皇族。

  陈叔达和萧瑀两个人都是凭借自己的眼光和本事混出头的,在李渊起兵的时候,萧瑀和陈叔达就觉得李渊是个潜力股,当即就投奔了李渊,帮助着李渊打天下,所以说这两个皇族后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陈叔达和萧瑀要功劳有功劳,要苦劳有苦劳,要本事有本事,要资历有资历,可是这个资历在李世民这里并不太好使,毕竟李世民身边围着一大群人,像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秦琼、李靖、李勣等等,这些人虽然年轻,相对而言没有什么资历,可这些人是李世民的原班人马。

  所以没有过多久,新人和旧人之间就爆发了矛盾。

blob.png

  萧瑀更是一个急性子,直接给李世民写了封密奏,信中说的话很难听,李世民很不高兴。

  这仅仅只是个导火索,我们说过萧瑀和陈叔达两个人是老冤家,在李渊身边的时候,还能够按住自己的脾气,可是在李世民这个小辈这里,他们只知道李世民是小辈,却忽略了他的身份。

  当李世民正因为新臣和老臣不和而不开心的时候,萧瑀和陈叔达两个人又在朝堂上当着李世民的面争吵了起来,甚至于不阻止就要打起来。

  这一下李世民彻底的火了,说道:别吵了,回家吵去吧。萧瑀和陈叔达双双被李世民免职回家了。这两个人走后,李世民的心中舒坦了,世界终于清静了。

  不过李世民也是个念旧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凌烟阁,在萧瑀和陈叔达被免官后不久,李世民又让陈叔达当了闲职,而萧瑀开启了过山车般的职业生涯,时而宰相,时而罢免,前前后后一共六次。

  不过相比于裴寂而言,陈叔达和萧瑀也算是好的了,毕竟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和裴寂、萧瑀、陈叔达四人还在想着怎么审理李建成和李元吉呢。结果世事无常,变化的太快,以至于最后的四位老人走向了不同的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玄武门之变:揭唐朝四次玄武门之变真相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后逼迫父皇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第一次玄武门之变,表面上看是四个参与者,高祖、太子、秦王和齐王,但实际上背后的矛盾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争。而作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后都持消极态度,齐王李元吉则站在太子一边。由于矛盾只有一条线,所以当李世民闪电般的同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这个矛盾就解开了,李唐王朝未来的继承者注定是李世民。除非想要推翻李唐建立新的政权,否则继续与李世民为敌已经毫无利益可言了,不仅是原先的太子成员,就是一心忠于李渊的人,也没必要得罪未来的主子。网络配图第二次政变发生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月,其时武则天称帝已经十四年,年老病重,一些久已对她的...
· 为什么李渊会在玄武门之变时控制不住局势的发展?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玄武门之变时,唐高祖李渊为何控制不住局势的发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玄武门之变时,唐高祖李渊为何控制不住他的儿子李世民,李世民又为何能夺嫡成功?其实这与中国古代一项古老的政治制度有关。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秉持“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嫡长子一般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可是呢,太子往往不一定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因为太子被中国古代的一项古老的政治制度给束缚了,《左传》里有“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的说法,“太子者,国之根本”,太子是不能率兵出征的,太子不仅不能率兵出征,在皇帝率兵出征的时候,太子还要留守京师。这项相沿已久的政治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太子,但是呢,却给太子的东宫集团带来了一个重大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太子不能率兵出征,让其他的皇子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晋王杨广、秦王李世民都是借率兵出征的机会,建功立业并掌握部分兵权的,以至于形成了比...
· 唐朝甘露之变最后有何结局?唐朝甘露之变简介
癸亥(二十三日),百官开始上朝。直到太阳已经出来时,大明宫右侧的建福门才刚刚打开。宫中传话说,百官每人只准带一名随从进门。里面禁军手持刀枪,夹道防卫。到宣政门时,大门尚未打开。这时,由于没有宰相和御史大夫率领,百官队伍混乱,不成班列。唐文宗亲临紫宸殿,问:“宰相怎么没有来?”仇士良回答:“王涯等人谋反,已经被逮捕入狱。”接着,把王涯的供词递呈文宗,唐文宗召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郑覃上前,让他们观看王涯的供词。唐文宗既悲伤又气愤,几乎难以自持,问令狐楚和郑覃:“是不是王涯的笔迹?”二人回答说:“是!”唐文宗说:“如果真的这样,那就罪不容诛!”于是,命令二人留在政事堂,参予决策朝廷大政方针。同时,又命令狐楚起草制书,将平定李训、王涯等人叛乱宣告朝廷内外。令狐楚在制书中叙述王涯、贾餗谋反的事实时,浮泛而不切要害,仇士良等人对此很不满,由此令狐楚未能被擢拔为宰相。这时,京城街坊和集市中的剽掠仍未停止...
· 秦琼作为唐朝名将为何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
作为功绩足以与秦始皇赵匡胤齐名的君主,李世民这一辈子唯一的遗憾估计就是发动了那场玄武门兵变。从哪个角度看,这场起事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对李世民来讲。自己当皇帝总比当个闲散王爷天天冒着被哥哥杀掉的危险提心吊胆的好。网络配图对后世来讲,一个开明的君主势必比即将即位的废柴好得多,至少保证了之后贞观之治的盛世。但这件事的确是有污点的。因为这个废柴不仅是个废柴,他还是那个开明君主的哥哥。虽然不是同母的哥哥,可也是留着相同的血的。那么玄武门之变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篡位仪式,而是杀兄弑父的血的祭奠。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为何会单单少了秦琼?为何不愿参加这场战争?且李世民在这场起事中除了一箭杀死自己的亲哥哥之后,并没有什么更加出色的举动。也不排除他因为愧疚而减弱的战斗力,所以与曾经征战四方的自个儿有点不同。别谈什么战功,他这一战可还真是表现平平,一点也不英明神武。后来更是从马上摔落,差点被自己的弟弟勒死。网络配图...
· 唐朝史上四次玄武门之变
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唐纪》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玄武门。1、李世民夺取帝位第一次政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的总爆发。世民和建成、元吉同为高祖原配窦皇后所生,建成为长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为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后,便立建成为皇太子。而由于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世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