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康雍乾三朝老臣张廷玉是什么下场?为何不得善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9
转发:0
评论:0
康雍乾三朝老臣张廷玉是什么下场?为何不得善终?,配享太庙的张廷玉为何不得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廷玉

  配享太庙的张廷玉为何不得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一生兢兢业业、尽瘁鞠躬。历任任刑部侍郎、“三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之职、雍正的顾命大臣,可谓位极人臣。但在乾隆朝因为种种原因被剥夺了伯爵,取消了配享太庙的资格,也就是所谓的不得善终。

image.png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有乾隆帝的问题,也有张廷玉的原因。

  大家知道,乾隆是极为清高自负,有极强能力素质的帝王。他为自己总结“十全武功”,自诩“十全老人”,自高自大自傲到了极点。乾隆这种心高气傲、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的心气,自然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为展示自己的才能,他总是要找一个参照系来抬高自己,而这个对象必须是有极高威望、影响也要足够大的人才行。这样三朝老臣、位极人臣、先帝遗命、配享太庙、又有顾命大臣之誉的张廷玉就进入了他的法眼。

  这里面也有抑汉扬满思想的影响,康熙、雍正虽然也有这种思想,但还是重才能的。而乾隆非康熙、雍正抑汉扬满思想十分严重,认为康熙、雍正过于重用偏信以张廷玉为代表的汉臣,致使满人臣工不满。这也是张廷玉在乾隆朝屡遭打击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样,文武百官从乾隆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了一些端倪,在私下议论张廷玉,认为配享太庙之事有可能会泡汤。这时,一向以老成持重、谨慎小心、缄默少语著称的张廷玉,也有此乱了方寸,因为这是他最为在乎的事。

image.png

  众所周知,生前位列内阁大学士,死后配享太庙,是清朝官员两个最高的人生追求。对于张廷玉来讲,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目标雍正临终留下遗旨。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廷玉越来越在乎此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配享太庙毕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是已年逾古稀的张廷玉确实有些糊涂了,写奏表要求乾隆遵守先帝遗旨。乾隆尽管十分生气,但碍于先帝遗旨,还是书面说明自己并没忘他配享太庙之事。可是,张廷玉居然不信书面承诺,非要乾隆写一份保证,乾隆忍着怒火写了。但谢恩时不知何故他自己竟然没去,而是让儿子代劳。

  这让乾隆大发雷霆,立命军机大臣下旨让张廷玉明天来解释为何今天不能亲自来谢恩。当日,军机处值班的是张廷玉的学生,就把此情况派人告诉了张廷玉。

image.png

  然而,此时三朝老臣张廷玉真的乱了阵角,他一大早就进了宫向乾隆请罪。百密一疏,因为正常圣旨得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送到,他这么早来,说明走漏了消息,说明乾隆的身边有张廷玉的人。

  乾隆果然大怒,剥夺了张廷玉的伯爵,取消了配享太庙的资格。此时,效忠三朝78岁的张廷玉,老泪纵横,无言以对,从此抑郁寡欢,在乾隆二十年,带着遗憾老去。后来乾隆还是“遵先帝遗照,赐张廷玉配享太庙。”

  最悲催的是张廷玉生前并不知道自己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经康雍乾三朝,张廷玉为何屹立不倒?
名门之后以“忠”事君张廷玉乃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张英曾做过康熙太子的师傅,也是康熙朝宰相,为官清正廉洁,从不仗势欺人。张英致仕(退休)前一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并被选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储备干部),从此踏上了长达五十年的仕途。如果将张廷玉五十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了。雍正是一位立志改革的君主,能在雍正手下任职并不容易,稍有纰漏便有生命之虞,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年羹尧、隆科多居功自傲,最后被赐死,就是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是如何获得雍正信任的呢?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张廷玉在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的斗争中并未倒向任何一方,这是雍正对张廷玉没有成见的条件,也是雍正保留这一前朝大臣的主要出发点。再有就是张廷玉才思敏捷,能揣摩、把握雍正的心思。这...
· 深得康雍乾三朝皇帝重用的牛人:三朝元老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折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
· 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深得康雍乾三朝皇帝重用的牛人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折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
· 历史上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是怎么倒台的?
张廷玉是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在雍正元年加官为太子太保,命为诸皇子师傅,所以他也就是乾隆帝的老师。作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做官做到如此也算是实现“兼济天下”的梦想。最可贵的一点是,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黄庭坚的名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也是他为官50年,历三朝而不倒,最后成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的原因。然而,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做到如此的张廷玉,最后竟然也难逃被皇帝治罪抄家的命运,而治罪的原因不仅仅是对皇帝不敬,更重要的是犯了中国古代庙堂之大忌——朋党。张廷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张家在明朝时就世代为官。从张廷玉父亲张英开始,家族更是人才辈出,家族六代共出进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张英本身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张廷玉本人也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作为汉人的张廷玉奉旨习满文,御试满文一等第一,自称“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到了雍正元年...
· 李卫身经康雍乾三朝为何独得雍正垂青?
前些年有徐峥主演的热播剧《李卫当官》,剧中李卫形象诙谐幽默还略带了些市井小民的气息。历史上的李卫身经康雍乾三朝,他于康熙年间以捐资人仕,雍正即位后因其勇于任事、操守廉洁而深受赏识,由一介微员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可李卫粗率狂纵、负气好胜,与同僚关系不甚融洽,时人对他也颇有争议,而雍正对他,却一直宠信有加,委以重任。应该怎样来看待李卫的升迁,这是否与雍正用人风格有内在的联系?网络配图一、盛世危机脱颖而出康熙晚年因太子废立和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结党营私,使他心力焦瘁、身体虚惫,面对党羽林立、吏治腐败、官员贪盆的局面已无力整伤。这不仅导致政府的机能减弱,国家收人的锐减,也使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影响了国家政权的稳定。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皇权,雍正即位后首先以全国钱粮清查为线索,开始了对吏治的整治和朋党的打击。当时官场腐败贪盆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风尚,成为积重难返之势。以至在雍正开展大规模的钱粮清查时,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