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会死?是因为孙权背信弃义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揭秘三国历史最大悬案:关羽之死真的是因为孙权背信弃义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下分合之势,周而复始,无往不复,或华夏一统,或乱世纷繁,或生灵涂炭,或灵光一现。噔,给您续上一杯茶,我慢慢的道,您细细的品,待小编揭开神秘面纱,为各位看官呈现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
在脍炙人口,英雄辈出的《三国演义》中,曾出现过白衣渡江的经典桥段,并传为佳话,而在历史之中,确有东吴名将吕蒙奇袭荆州,并最终让关羽败走麦城的真实情节,然而这其中的战略方针、集团利益、政治博弈却被我们的罗老先生轻轻掩盖,并在演义之中,将锅直接扣在了大将关羽的头上,可事实上这样的大规模战争,真的只是因为关羽的一次辱骂而引起的吗?而一代明主孙权会仅仅凭他方一词便破坏盟约吗?显然,并不是。
从吴蜀两国建交关系上看,由于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直接引发了吴蜀两国之间的反目成仇,若非魏国大举入侵,刘备害怕首尾不得兼顾,是不会出现吴蜀新定的湘水之盟的。 然而失信于人,何于取信于人?主战派的吕蒙也直接指出,蜀国君臣反复无常,虚伪至极,不可真心对待。对此看法,孙权也是大为首肯。可见,荆州一事,已直接破坏了两国之间的诚信与和睦。孙刘名为同盟,双方本是利益的结合,并没有诚信基础,关系十分微妙。因此,湘水之盟所能维持的盟约关系,也仅仅是维持在表面停战的层面,脆弱,且无力。
所谓的同盟,皆是以利益为主导地位,从而改变己方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扩大己方在世界事务中的权利,满足己方对势力、领土的要求所形成的利益联合体。
于表面而论,面对曹魏的吞并之势,孙刘双方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形成联盟乃是情理之中,可时过境迁,当蜀国夺得益州,东吴屯据荆州半壁,曹魏威胁此消彼长的前提下,吴蜀的视野就会有所开拓,政治的方针也就会所有改变。
第一,东吴与蜀汉是分荆州而治,边界相接,吕蒙深知关羽骁雄,有兼并东吴之心,况且蜀军居东吴的上游,对东吴极为不利,而关羽久负盛名,孙权又对其有所忌惮,所以分土而治的形势难以持久。
第二,鲁肃之所以主张外交方面,联蜀抗魏,是考虑到曹操的威胁还在,有蜀国的协助,才能保东吴平安无事,吕蒙则认为东吴兵强马壮,将士文武双全,只要通过合理精心的安排与部署,自己带兵攻破了荆州襄阳,从而作为防守根据地,根本就不畏惧曹魏的威胁,无需依赖蜀国的战斗力。
第三,正所谓“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就当时的地理格局而言,最优先考虑的目标便是荆州、徐州。不论是孔明的隆中对或是鲁肃的榻上对,都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吕蒙更是认为,一旦夺取了荆州,全据长江,形势便有质的升华。进可开拓国土,与曹魏一争雄雌,退可划江而治,稳保江东基业。而徐州并无天险,一马平川,是骁勇的骑兵长足驰骋之地,一旦攻占了,必会与曹魏相斗,到时候不免整天提心吊胆,患得患失。孙权对此大感赞同。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千古间,世人传颂、久负盛名的关羽却与“武圣”一词名与实爽。在天时、地利、人和这兵家决定性三要素的处理上极为欠妥。
天时:关羽自主发兵伐魏,恰是在刘备占据汉中不久,此时山郡初附,需带兵持守,不可抽调,因此,关羽在兵败受困之时,刘封、孟达无法援助。
地利:吴蜀关系就微妙,双方友好形同虚设,关羽自有意识,便留重兵把守后方,以防东吴偷袭。只可惜吕蒙以诈病之计诱骗,使关羽放松警惕,将重兵抽调至前线,将空虚的后方“光明正大”地呈现在东吴面前。
人和:关羽性颇自负,好凌人。作为高级将领,其对外:多次辱骂孙权,并破坏了诸葛亮推崇的“和吴抗魏”政策,被毛爷爷点评:“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其对内:先不说其羞于与黄忠老将为伍,及写信欲与马超比一高下的矬劣表现,就对待自己下属麋芳与傅士仁而言,也是“平素轻视,肆意侮辱”。并在两人存在过失之时,以“还当治之”作为威胁,迫使二将投降东吴。
三国演义当作乐,二十四史找真实。通过全文解剖,可以发现,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本就没有肤浅的缘由。荆州一战,表面是关羽的军事大意,背后则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政治博弈的对抗,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真实。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