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被臣子喷一脸口水,为什么一点都不生气?
这皇上被臣子喷一脸唾沫,边用袖子擦脸边点头称是,死后万民。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为人仁孝,宽待群臣,严于律己。对外主张和平,对内休养生息,致力于精兵简政,防止铺张浪费。在位期间,“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时期称之为“仁宗盛治”。
宋仁宗能够听进谏言,自古帝王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是真正做到能听进批评的皇帝却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毕竟人的本性都有一种我慢心,总以为自己正确而好为人师,对别人指指点点都会,往往看不到或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仁宗的宠妃张氏,就是后来的温成皇后,向仁宗给自己的伯父张尧佐求官,在这个侄女的帮助下,张尧佐可谓官运亨通,先后升任三司户部判官和副使、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历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加官为龙图阁直学士,升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后来仁宗要任命他做三司史(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时,有几位大臣不愿意了。包拯首先站了出来,向仁宗陈述外戚升迁太快,且无功委以重任以及掌握国家命脉的利害关系。包拯说到激动处,唾沫喷了仁宗一脸,仁宗一边用袖子擦脸,一边点头称是。
退而求其次,后来赵祯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在宋朝,自从“杯酒释兵权”之后,节度使便成为徒坐空城的虚衔。但是包拯还是激烈地反对,又喷了赵祯一脸唾沫,包拯还召集七名言官一起与赵祯争论。考虑到洗脸比洗衣服省事,赵祯这次脸也不擦了,生气地说:“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太祖和太宗皇帝都曾经做过节度使,恐怕不是粗官!”
唐朝的节度使和宋朝的节度使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唐介这样说是强词夺理,但是赵祯最终还是采纳了言官们的建议。憋了一肚子气的他回到后宫后,没有好脸色的对张氏说:“你只知道给你伯父要宣徽使,也不想想包拯这个御史肯同意吗?”然后赶紧洗脸去了,估计得用整整一块杀菌香皂。
赵祯在位期间深得民心,他驾崩时,国内全民自发,“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消息传到洛阳,百姓们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讣告送至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嚎啕痛哭:“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再看看赵祯死后的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名字越长越有气质是吧?如果说谥号太过于马屁,那么赵祯庙号仁宗,这个“仁”字应该是最符合他生平的盖棺定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