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用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活该七次北伐一次没成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9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用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活该七次北伐一次没成功,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为何不敢用?活该七次北伐一次没成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

  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为何不敢用?活该七次北伐一次没成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219年,刘备夺取了汉中,从后人的上帝视角来看,这个时刻成为蜀汉最鼎盛的时刻,隆中对实行的战略条件已经完成了(跨有荆益二州)。同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返回成都时,在汉中太守的人选上,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魏延。

image.png

  汉中这个地方,是整个益州的北大门,是抗衡曹魏的最前线,也是未来北上以图中原的桥头堡。镇守此地的大将,肯定是未来北伐的先锋,刘备集团内部都认为此职务非张飞莫属,同样,魏延也没觉得自己难堪大任。相反,他豪气冲天地对刘备说:如果曹操派十万大军来,我将替大王消灭他,如果曹操率全国之军来犯,我将替大王挡住他。刘备对此赞不绝口。

  从刘备对马谡等人的评价来看,还是颇有帝王识人之力的,镇守荆州的关羽可谓是个全才,那么汉中的魏延,在刘备心中几乎可以和关羽同档。

  然而时不待蜀,关羽在荆州的覆灭彻底打乱了刘备集团的计划,夷陵之战的惨败不只彻底让隆中对的计划化为泡影,魏延也长期无仗可打,这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失意呢?

  然而失意没有停止,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上奏《出师表》决定北伐,魏延作为大将随军出征,我们可以想象,从219年出任汉中太守到227年随诸葛亮北伐,这整整八年的时间,魏延对于从汉发的北伐肯定有过无数次的构思,而且这种构思还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诸葛亮大军到达汉中时,魏延建议,自己单独率精兵一万,从子午谷向北,直达长安,然后诸葛亮大军出斜谷,两军在长安会师。

image.png

  这个计划堪称是三国时期长途奔袭计划之最,但是很可惜,长期远离政治的魏延并不是北伐的总负责人,同样也不是最高决策人,诸葛亮的性格和作风是不允许该计划的,陈寿评价诸葛亮治军为长,奇谋为短,这是很客观的。就连诸葛亮自己也说:先帝知臣谨慎。当年刘邦出斜谷降服三秦,在诸葛亮看来,只有平坦大道步步为营才是北伐的上策,魏延提倡的宜急不宜缓是不符合诸葛亮战略的。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魏延的这个计划会尘封在历史中,可是恰恰相反,诸葛亮北伐无果,魏延的计划就因此被后人反复提起,在历史不能假设的前提下依旧引得后人无数遐想,如果魏延成功了,蜀汉会不会真的兴复汉室,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出现一个后汉?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魏延卷入和杨仪的而被杀,在他死后29年,他一直忠心耿耿的蜀汉也亡国了。

image.png

  近日热播的《虎啸龙吟》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汉中北伐的大营中,众人都感觉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大有讥讽的语调,本以为魏延会就此退让,不料他却一脸豪气向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丞相,如果十日不到长安,请先斩我头。

  这个表情,像极了八年前,从刘备手里接过汉中太守时的那份意气风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那么诸葛亮为何不采纳子午谷奇谋?他北伐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提出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其实这仅仅是政治口号而已。自从丢掉荆州之后,三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非常明显,曹魏的人口总数在682.4万人左右,而且占据整个北方,蜀汉仅有人口100万左右,仅有占有益州。诸葛亮已经很明显的看清了这一点,他在《后出师表》中写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网络配图那么如何才能”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呢?此时曹魏虽然潜力巨大,但其的实力尚未完全恢复,经济依然凋敝,因此摆在诸葛亮面前...
·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那么诸葛亮为何不采纳子午谷奇谋?他北伐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网络配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提出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其实这仅仅是政治口号而已。自从丢掉荆州之后,三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非常明显,曹魏的人口总数在682.4万人左右,而且占据整个北方,蜀汉仅有人口100万左右,仅有占有益州。诸葛亮已经很明显的看清了这一点,他在《后出师表》中写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那么如何才能”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呢?此时曹魏虽然潜力巨大,但其的实力尚未完全恢复,经济依然凋敝,因此摆在诸葛亮面前...
·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那么诸葛亮为何不采纳子午谷奇谋?他北伐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提出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其实这仅仅是政治口号而已。自从丢掉荆州之后,三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非常明显,曹魏的人口总数在682.4万人左右,而且占据整个北方,蜀汉仅有人口100万左右,仅有占有益州。诸葛亮已经很明显的看清了这一点,他在《后出师表》中写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那么如何才能”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呢?此时曹魏虽然潜力巨大,但其的实力尚未完全恢复,经济依然凋敝,因此摆在诸葛亮面前的只有北...
·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谁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先取凉州,然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曹魏。子午谷,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子午谷悬崖绝壁,栈道无数,其险要的原因乃在于秦岭。秦岭又称为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子午谷围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途径之恶劣,则可想而知。《资治通鉴》记载:“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
· 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谋到底是什么?
公元225年,诸葛亮通过南征平定了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心,在这场战事中,诸葛亮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并通过征召蛮夷的可战之兵补充兵源,在此之后,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在此之后,诸葛亮发现曹魏与蜀汉接壤的关中、陇西等地则明显防备松懈,而曹叡打算安心发展,等到魏国国力强盛时,蜀汉自然会不战而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决定北伐,他在公元228年春向刘禅上书《出师表》,说明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待刘禅同意后,诸葛亮开始了自己此生的第一次北伐。在北伐前,当时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的蜀国大将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希望仿造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法,由他自己率领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这样可以花费不到十日的时间就能进军至长安,而诸葛亮则从斜谷出发,两人会师于长安,并就此逐步占据关陇区域。然而诸葛亮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