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直言进谏真的好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7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直言进谏真的好吗?,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与魏征。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从谏如流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犯颜极谏的诤臣,圣君良臣珠联璧合,共同打造了名垂青史的“贞观盛世”。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喟然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殁,朕失一镜矣!”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的感慨更是让这段君臣佳话传为千古美谈。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新唐书》记载: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却意外变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砸毁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不排除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image.png

  《史记》云: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尽管魏征句句金玉良言,但他屡屡挑战九五至尊的天子威严,这大概是李世民积怨旷久导致魏征身后受辱的真正原因吧。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身居高位之人,即使请你批评指正,他所真正需要的还是赞美。”爱听赞美之词乃人之天性,更何况是一人独大的天子。虽说“忠言逆耳”,可是有几人能真正听进逆耳的话?“良药苦口”,又有几人愿意喝苦口的良药呢?果真如荀子所言,做到“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的圣人更是凤毛麟角。

  忠臣即便遇上明君,也并非意味着你就可以直言不讳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良药未必非要苦口,忠言未必非要逆耳。的确,如果给良药包上糖衣,给忠言加上装饰。就能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忠言既“顺于耳”又利于行。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备在四川当皇帝时,碰上久旱无雨,土地荒芜,粮食匮乏。于是下令不准私人家里酿酒,因为酿酒也会浪费米粮和水。命令下达,执法的官吏伺机矫枉过正,以权谋私,有的老百姓家中仅仅搜出酿酒的器具来,也要一并处罚,轻则罚金,重则坐牢。这样不仅可以邀功请赏,而且可以借机向老百姓敲诈、勒索。虽说这并不是刘备的本意,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一时民怨沸腾。

image.png

  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与刘备一同坐车出游,顺便视察民情。简雍看见一男一女走在前面,觉得劝谏的机会来了。他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准备奸淫,应该把他两捉起来,按奸淫罪法办。”刘备带着请教的口吻询问道:“你怎么知道她们两人欲行奸淫?无凭无据,怎可乱办?”简雍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奸淫的工具呀!这同有酿酒器具一个道理。”刘备听了仰天大笑,立即下令将没有酿酒而只是家中拥有酿酒器具的人释放。

  无独有偶。

  《资治通鉴》记载:臣子张思先夙兴夜寐辅佐朝政。宋太祖赵匡胤曾当面许诺:"因你为君为国鞠躬尽瘁,我决议让你官拜司徒。"之后宋太祖忙于公务,将自己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

  张思先左等右等总不见任命,可是又不好当面质讯。如果毋庸讳言不仅让皇帝有失颜面,还有可能官职一事就此夭折。左思右想,想出个妙计。

  一天,张思先故意骑一只奇瘦之马从赵匡胤面前经过,并惊慌下马向皇帝请安。

  赵匡胤奇怪地问:“这马为何如此之瘦?是否不好好喂它?” 张思先答:“不,一天三斗。” 赵匡胤:“吃得这么多,为何还如此之瘦?”张思先:“我答应给它一天三斗粮,可是我没给它吃那么多。” 赵匡胤先是思索,顷刻有所顿悟。二人开怀大笑。次日,便下旨任命张思先为司徒长史。

image.png

  不仅有偶还有三。

  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婴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不知是何缘故。齐景公得知后,既伤心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

  众臣们见君王暴怒,个个噤若寒蝉。听齐景公一声令下后,左右的侍卫便要进前去抓养马者。晏子见了,马上站了出来,示意侍卫暂且住手,自己挽袖挥臂,磨刀霍霍,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向齐景公问道:“君上,肢解人也须有个方法步骤,但不知古圣尧、舜、禹、汤、文王这些明王圣祖,在肢解杀人时,是先从哪儿下手的啊?”

  怒气冲冲的齐景公听罢,大吃一惊,想想历代明王圣祖,爱民如子,哪会残忍地肢解人?自己如今这样做,怕与圣贤背道而驰,反与桀纣为伍了,于是对晏子说道:“先生您就开释他吧,开释他吧!无论如何,也不能因此伤了我的仁德啊!”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简雍、张思先与晏婴的幽默机智、委婉善巧赢得君臣皆大欢喜。而魏征的悲哀就在于他“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样的镜子即使自己不破裂,早晚也会被唐太宗摔碎。

  江河九曲回肠,万折必东。通往广场的路远不止一条。说的是镜子,其实是人生;说的是魏征,也是滚滚红尘中的你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太宗为何怒砸魏征墓唐太宗'悔婚砸墓'导火索竟是他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网络配图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
· 唐太宗为何'悔婚砸墓'?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的原因是什么?
唐太宗为何'悔婚砸墓'?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网络配图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
· 魏征简介,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故事
魏征简介:(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后移居内黄。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少年孤贫,胸怀大志,不事产业,却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魏征历经坎坷,曾经五易其主。他先是从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李密爱其文才将之招至麾下。但魏征在李密手下并不受重用,李密覆败,魏征随李密投唐。魏征主动请缨,帮助李渊去平定山东,并用一纸书信招降了李绩。但不幸当时恰逢窦建德攻陷黎阳,魏征遭擒,又被窦建德收入帐下,作了夏王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魏征和裴矩一起入关二次投唐。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欣赏他的才能,引荐他为太子冼马。玄武门之变后,继任的太子李世民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先引为太詹事主簿,即位后又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直到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
· 唐太宗怒砸魏征的墓碑是想悔婚吗?为何要悔婚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下令以一品官的规格操办他的葬礼,还把魏征的画像放置到凌烟阁,经常前去凭吊赋诗。他还派人立起了魏征碑,亲自撰写碑文。然而仅仅半年之后,唐太宗就亲手制造了“砸碑悔婚”的风波。他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书玉的婚约,还砸毁了魏征的墓碑。这一举动不仅震惊朝野,还为后人留下了唏嘘的样本。唐太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记载,魏征生前支持太子李承乾,并大力举荐了原来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然而,魏征死后,李承乾竟冒险举事,想发动第二个玄武门之变,争夺皇位,无奈失败。杜正伦和侯君集均为,两人一个被贬,一个被杀。唐太宗想到两人都是魏征举荐,便怀疑魏征也参与了结党营私。这时,曾颇受魏征器重的褚遂良一看形势不对,便主动告发魏征生前曾把给皇帝的奏疏拿给自己看。太宗听后更加恼怒,终于亲手推倒了魏征碑。有些学者考证认为,唐太宗之所以如此迁怒于魏征,与当时的山东贵族以及关陇集团有关。当时,魏...
· 唐太宗亲手怒砸魏征的墓碑这其中有何隐情?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网络配图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