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甘宁的身世是什么?关羽听到他名字,吓得不敢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67
转发:0
评论:0
甘宁的身世是什么?关羽听到他名字,吓得不敢动?,你们知道此人胆略直逼周瑜,身世却扑朔迷离?关羽听到他名字,吓得不敢动,接下来

  你们知道此人胆略直逼周瑜,身世却扑朔迷离?关羽听到他名字,吓得不敢动,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甘宁之勇在东吴诸将中可谓属一属二,其在东吴与曹仁、关羽的作战中,都有不俗表现(《水经注》记载了一个故事,“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夜闻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可见关羽对其忌惮),更在濡须口之战、合肥之战等战役中展示了自己过人的胆气和勇力。《三国演义》中甘宁著名的“百骑劫曹营”桥段,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实有历史原典。此外,受漫画、游戏传播的影响,许多三国爱好者对甘宁佩戴铃铛的锦帆游侠形象印象深刻,而甘宁如此的形象亦是有历史记载的。可以说,甘宁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除了勇武过人和异于常人的装扮,甘宁身上还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

image.png

  一、甘宁的家世之谜

  甘宁原本是荆州南阳人,由于其先祖客居益州巴郡,故甘宁早年在益州的活动十分频繁。但是甘宁年轻时颇有些痞气,不仅打扮奇异(前文所述身带铃铛、以锦绣装饰),同时也时常凭个人喜好行事、恣意滋扰地方官员,甚至还参与过益州的叛乱活动。这些“前科”都会直观地让人感觉甘宁出身江贼,因此甘宁才会放荡不羁、肆意妄为、巧取豪夺。但甘宁的家世出身,似乎并不同于众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另有其他的历史记载和传说。

  历史记载的甘宁先祖为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但是这则记载见于《晋书 甘卓传》,列举了晋朝甘卓以上的几代人物,其中甘宁为甘卓的曾祖父,甘茂为甘卓的先祖。虽然《晋书》有这样的记载,不过这一说法未必可信。直观的看,《三国志甘宁传》所载甘宁膝下一子名为甘瑰,又根据《晋书 甘卓传》所载的辈分推算,甘瑰应属甘卓的祖父辈。但《晋书 甘卓传》中甘卓的祖父名为甘述,同时并未提及与甘述同辈的其他人,而其他历史资料中似乎也找不到更多关于甘述的记载。所以,《晋书甘卓传》的记载在甘宁和甘述这一代的描述上是模糊的,由于时代相隔并不太远,该记载在《三国志 甘宁传》中也无法找到印证。至于甘茂为甘宁的先祖,之间相隔比甘宁和甘述这一代时间还要长,如何考证历史资料中也并无确切载明。因此,笔者认为甘茂为甘宁先祖的说法类似曹参为曹操先祖的说法,可信度是存疑的。

image.png

  另有传闻甘宁先祖为追随班超出使西域的甘英。此传闻源头应出自2009年中日合拍的动画《三国演义》,该系列动画的第22集特意提及了甘英曾经受班超派遣出使罗马帝国(《后汉书》所载之“大秦国”),而甘英正是甘宁的先祖。甘英出使大秦国,见载于《后汉书西域传》,但甘英是否就是甘宁先祖并无明文记载。该系列动画制作精良,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但在此一处不知中日的文学艺术顾问依据为何?在笔者看来,此传闻附会的可能性很大,从时代上看,甘英和甘宁的时代相差并不太久,如果真有血缘关系不至于《后汉书》和《三国志》都只字未提。

  除了家族先祖,甘宁的后代也颇具神秘色彩。上文提及的甘卓虽然正史明文记载其曾祖为甘宁,但正如笔者前文论述,二人的血缘关系是存疑的。而《三国志甘宁传》中提及的甘宁子甘瑰,其待遇也不同于其他的东吴名将子嗣,他没有承袭甘宁的爵位也没有继承甘宁的部队,其结局只有“以罪徙会稽,无几死”寥寥数语、讳莫如深的记载。以至于游戏《姜维传》在设计剧情时推测甘瑰因不能“袭爵领兵”表达对孙权不满而被流放,而甘宁还拥有一个勇武过人的孙女甘莘。当然,游戏中的剧情应当是虚构的,不过,甘宁后代的种种情形确实值得玩味。

  以上就是甘宁的家世之谜,在笔者看来,由于甘宁自身颇具个性,因此,在其家世上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记载和传闻,虽然真相扑朔迷离,但反而也显示出甘宁传奇色彩。

image.png

  二、甘宁的“归吴对”

  “归吴对”指的是甘宁归降孙权后为其进行的战略谋划,同鲁肃的“合塌对”(也就是“榻上策”)、周瑜的“诣京对”并称,这三“对”都可以称得上是低配版“隆中对”。基于文学作品以及动漫游戏等的影响,甘宁猛将的形象深入人心,而甘宁并非有勇无谋,表面上甘宁“粗猛好杀”,却也“开爽有计略”,甘宁之“计略”最著名但容易为人忽略的正是“归吴对”。

  “归吴对”是甘宁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向孙权总结的战略方针。首先,甘宁也认识到汉室难以复兴、曹操力量强大,这和鲁肃“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判断是一致的。其次,甘宁提出要夺取荆州,方法和鲁肃相同,也是两步走,先剿灭黄祖后攻伐刘表。只不过甘宁对夺取荆州的分析更细致,他详细指出了黄祖、刘表的弱点。最后,甘宁还建设性地提出了要渐规巴蜀的计划,此处的论述相较于鲁肃还更为具体。

  在笔者看来,鲁肃的“榻上策”是具有创造性的宏观战略,无论是甘宁的“归吴对”还是周瑜的“诣京对”都是站在“榻上策”的基础上延展开来的,鲁肃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榻上策”的局限在于纲领性较强,操作性偏弱,而甘宁的“归吴对”弥补了“榻上策”的这一局限,至少在如何夺取荆州上进行了孙权、刘表双方力量的分析,亦即“归吴对”让“榻上策”更具有实践性。而夺取荆州、渐规巴蜀的谋划都与甘宁早期的经历息息相关,说明甘宁擅长总结经验的,而且能把实践上升成理论,这是一般的“粗猛好杀”的武将很难做到的。因此,甘宁不仅勇武,同时也很有头脑,只是由于猛将形象的深入人心,他“有计略”的一面容易被忽视。

  东吴诸将中,甘宁的经历丰富且有智略,并非仅是粗疏莽撞之人,同时他的其他轶事传说也让这位曾闯荡四海颇有江湖气质的猛将增色不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吴第一猛将咳嗽一声吓得关羽不敢动
甘宁,三国时代东吴猛将。对于甘宁,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他被称为“锦帆贼”,在小说中,甘宁百骑劫魏营,杀得曹军胆寒,成为了经典之战。自从孙策、太史慈死后,他堪称东吴诸将中的最强者。其实,历史上的甘宁之神勇远超《三国演义》,他厉害到随便发出点声音,关羽不敢动的地步!这件事《三国演义》没有写出来,因为如果写出来,关羽的高大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建安二十年,刘备取得巴蜀全境,孙权便派人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却说:“我现在正要取凉州,取下之后才能还荆州。”孙权大怒,认为这是刘备的借口。便派人去强行接管荆州各郡,却被关羽逐回。孙权立刻派吕蒙和鲁肃率领数万人马准备进攻关羽。刘备得到消息后,亲率五万大军进入荆州,来与孙权争夺。同时,命关羽率领三万大军进驻益阳,夹攻东吴。孙刘两家剑拔弩张,恶战一触即发。关羽方面,负责抵挡的人是鲁肃,甘宁在鲁肃军团的作战序列中。当时鲁肃和关羽双方隔...
· 关羽的原名是什么?关羽为什么不改回自己的名字?
关羽的原名是什么?关羽为什么不改回自己的名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是三国赫赫有名的第一神将,威名远播,樊城水淹七军更是打的曹操魂飞魄散,以迁都来避关羽锋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关羽并不是他的本名,也就是说关羽这个名字类似他的“艺名”。关羽是哪里人,关羽老家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原先是汉代解县宝池里下冯村,所以,大部分的历史学家都推论关羽姓“冯”,至于名什么那估计只有关羽自己知道了。而现在山西运城常平村甚至特地花钱建了关公影视基地,来彰显关羽的威势。好,既然我们明白了关羽是山西运城人,本名也不姓关,那么问题来了,关羽出名以后为什么不改回来,认祖归宗。古人对于认祖归宗可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关羽出名以后还是没有改回“冯”那么我大致猜测一下有这几种可能。1,关羽当时改名是杀人逃亡的,关羽当时给的理由是看不惯恶霸欺压乡里。但是这个说法是关羽他自己说的,这属于他一面之词,也许事实上是他自己失手杀人然...
· 明末第一猛将士兵见到他都吓得跳崖自尽!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网络配图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时节,这是一块平静祥和的宝地,完全没有战乱的隐忧,生活条件也更加的优渥,完全不像是北方的苦寒。这里盛产吟诗作对的文人,也盛产美女娇娥。但是作战勇猛的名将却很少,所以卢象升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个个耀眼的将星。虽然我们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十分了解,但是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卢象升在叛军的眼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他甚至被叛军安上了一个卢阎王的绰号,可见其人作战之勇猛,带兵之大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叙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卢象升必定是个粗狂的彪形大汉,虽生为南人,可一定是一个有着北人...
· 他是明末第一猛将士兵见到他都吓得跳崖自尽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网络配图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时节,这是一块平静祥和的宝地,完全没有战乱的隐忧,生活条件也更加的优渥,完全不像是北方的苦寒。这里盛产吟诗作对的文人,也盛产美女娇娥。但是作战勇猛的名将却很少,所以卢象升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个个耀眼的将星。虽然我们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十分了解,但是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卢象升在叛军的眼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他甚至被叛军安上了一个卢阎王的绰号,可见其人作战之勇猛,带兵之大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叙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卢象升必定是个粗狂的彪形大汉,虽生为南人,可一定是一个有着北人...
· 秦始皇的名字是什么?这些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关于秦始皇的名字,有几种不同的叫法,时期不同,称呼就不一样。总结历史上对秦始皇的称呼,不外乎有三个:嬴政、赵政以及吕政。在中国古代,礼教和现在有所不同,那时候诸侯国的君主之前都被称呼为什么公子或者是公子加名的。所以在春秋时期,一国之主是不能直接被叫名字的,就是姓氏加上名字一起。而到了战国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就可以称呼成嬴政了。毕竟国家内外部环境都很混乱,谁还管你叫做什么呀!更何况还有历史资料记载呢,《战国策》中就记载了一个人叫做芈戎,这种就是姓氏加上名字的叫法。但是在现存的许多史料中,虽然“赢”姓氏周王室赐给秦国国主的姓氏,但是在战国时期并没有人给秦国的国主叫做赢什么的。最早叫秦始皇“嬴政”的是西汉末的《扬子法言》,为杨雄所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在秦始皇那个年代应该还不曾有人称呼始皇为“嬴政”,这是后世人们对他的称呼。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多次提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