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他为什么会不被重用?
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对明朝开国有很大功劳,为何朱元璋不重用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懂历史的朋友一定很清楚刘伯温这个人物,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同时又是一位经天纬地的政治家。后世的人们总是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刘伯温的才能确实不凡。刘伯温不但熟读四书五经,还精通周易,善用卦象算命。除此之外,刘伯温还是个文学家,他做的诗词多是同情贫苦百姓的作品。
朱元璋造就听过他的名声,在创业初期,花了一番功夫才将他请到身边。刘伯温刚做朱元璋的下属就将统一天下的作战方针告诉了他。朱元璋大喜,认为有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效力,平定天下指日可待。朱元璋出征之时,常常要刘伯温伴随其身旁,要他帮自己制定战术。因为刘伯温的效命,朱元璋将周围的敌人逐一消灭,并最后得到天下。
刘伯温既为明朝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精通周易,擅长算命。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才在建国之后,应该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不重用,朱元璋也应该大肆嘉赏他。可是朱元璋却仅封了一个“诚意伯”给刘伯温。诚意伯并不是什么高级爵位,连侯爵都不是,只是一个最次等的子爵。刘伯温在朝中的官职也仅仅是御史中丞。这个职位放在后世也仅仅算个厅级干部,相比于宰相的官位差太远了。
为何刘伯温得到的封赏如此少呢?到底是朱元璋故意压制,还是另有原因。其实,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最依仗的不是谋士文官,而是武将。所以在封赏之时,朱元璋尤其照顾上阵杀敌的将军。所谓的“开国六公”,也就是明朝官方宣称开国功劳最大的六个人。这六个人中只有李善长一人是文官,其余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为何李善长是个文官,却能够位列“六公”之一,而且是六公中的第一位呢?
其实,朱元璋最信任的臣子就是李善长,别看李善长是个文官,平时打仗的时候,他只是处理后勤问题。但是在朱元璋的心里,他才是最可靠的臣子。正是因为这个相信,所以李善长能够位居宰相。刘伯温虽然劳苦功高,但是毕竟不是朱元璋的心腹,所以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点照顾。明朝第10个皇帝朱厚照就因为刘伯温功劳卓越,觉得太祖亏待他了,于是加封他为太师,并追谥“文成”。
其二,刘伯温被后人夸张化了,他对朱元璋的帮助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多。跟着朱元璋从头创业到尾的是李善长等同乡人,而刘伯温只是半道出家的同伴。在刘伯温加盟明军的时候,朱元璋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刘伯温的加盟也只是锦上添花,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刘伯温虽然一直随军出征,但他的官位仅仅是个参谋。
除此之外,刘伯温因为性格问题,时常惹怒朱元璋。公元1367年,当时发生了一起天狗食日现象。古代科技不发达,而且很迷信,所以人们都感觉到害怕,认为灾难要到来。刘伯温则上书说,这个现象出现,都是因为国家不太平,上天做出的警告。并要求朱元璋承担起错误,并祭拜神明,表示会好好管理国家。刘伯温的说法,在今天看来自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是在古时候,人们却相信了,人们都要求皇帝祭拜神明。虽然朱元璋按照建议做了,但是心中很不痛快,这种不痛快也转变为对刘伯温的不满意。
有一次,西北发生旱灾,刘伯温又上书,请求皇帝允许他处理监狱的冤假错案。朱元璋同意了。碰巧的是,案件刚刚处理完,一场大雨结束了旱灾。而这件事情之后,刘伯温也得到了皇帝的嘉赏。此后,朱元璋时常让刘伯温处理“旱灾”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即使是现代科学家也没有办法每一次准确预测天气,更不要说刘伯温了。后来,刘伯温就真的错误预测了灾情。本来他对皇帝信誓旦旦的承诺过,旱灾会得到解决,但是并没有。朱元璋大怒,而身边的臣子也出面指责刘伯温,说刘伯温故意欺骗圣上。
墙倒众人推,刘伯温也没想到一次失误会使得自己遭受这么严重的责骂。当时刘伯温家中正好出丧事,他就趁机上书辞官归乡。朱元璋也不挽留,直接放他离开了。刘伯温一直活到64岁,按说这个年龄也是古代正常死亡的年龄。正史的说法,刘伯温是病死。但是也有人说,刘伯温被人毒杀,而朱元璋就是犯罪嫌疑人之一。到底朱元璋是否派人暗杀他呢?这个事情的真相可能没人能够知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