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征为什么敢犯言直谏?他难道不怕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0
转发:0
评论:0
魏征为什么敢犯言直谏?他难道不怕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说“犯言直谏”是魏征立身、立业的法宝?希望对你们能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说“犯言直谏”是魏征立身、立业的法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可谓一代“明君”,早朝接纳200多次大臣魏征的谏言,即使尴尬亦从容纳言,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并将魏征喻为“铜镜”,他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image.png

  魏征,字直成,河北晋州人。唐太宗时拜议谏大夫,以正直敢谏闻名于朝堂。名言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最著名的是名疏之一的《谏太宗十思疏》,提倡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等。

  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高度评魏征的这篇谏疏,说:“正如汉初的论政之文曾经以秦为鉴,魏征为文论到隋帝之过,也略似贾谊之写《过秦》。用意相同,文风亦颇相似。在贾谊之后,魏征之前,几百年间,几乎不曾有过这样的文章。”

  (二)面对杀身之祸,魏征腰板挺直

  魏征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渊,主要为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建成服务,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后,又归于他的门下。

image.png

  李世民曾经生气地质问魏征说:“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关系?”面对可能降临的杀身之祸,魏征显出超越常人的气度和姿态,自信的回答:“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那么,他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李世民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精神所征服,马上任命魏征为专门负责给皇上提意见的谏议大夫,后又提升到了宰相的位置上。魏征并没有就此把腰弯下来,却时时犯言直谏,即使唐太宗不自在,也言无不尽。唐太宗赞赏并接受魏征的谏疏,写诏书嘉许他,还将诏书放在案头,以资警惕。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太宗高度褒美魏征,“以人为镜”,“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三)“犯言直谏”是魏征立身的利器,立业的法宝

  历朝历代,封建臣子对皇帝惟命是从,百依百顺,俯首谄媚,是常态。但是,为什么魏征却独独反其道而行之,以“犯言直谏”而闻名于世呢?

  反思魏征的犯颜进谏,魏征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既无良好的“出身”,也无过硬的“出处”,五易其主的魏征,如果低眉折腰,摇尾乞怜,真的会难免杀身之祸;“置之死地而后生”,“犯言直谏”成了魏征立身的利器,立业的法宝。

image.png

  死后,其“镜”破碎,碑文被毁,高大形象在唐太宗心中轰然坍塌,也与“直谏”有关:有人作证,魏征谏诤唐太宗的奏章,都自己偷偷地录下副本,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此举激怒了唐太宗,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书玉的婚约,还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是后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蔡攸为什么敢要皇帝的女人?他难道不怕吗?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皇帝问一人要什么,他竟然指了指帝王身边的女人,说:我就要她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古代的为臣之道讲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大多数的臣子对皇帝都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逾越。但是,宋朝的时候,却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大臣。蔡攸,曾经的北宋末年大臣、宰相,一个历史上并不十分出名的人物。然而,他的命运却是和他的父亲蔡京紧紧连在一起,和当朝皇帝宋徽宗又有着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明朝人陈邦瞻在纪事本末体编撰的记载宋朝历史的史书《宋史纪事本末》中记录了一段轶事——大军出征之前,尺寸功劳未建,竟然直接向皇帝索要宫中的三个嫔妃作为立功之后的赏赐!这简直是骇人听闻。《宋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本末体编撰的宋朝史书,它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基本上还是以《宋史》为蓝本,在历史文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以上的史实是可信的。这段史实,可以说明宋徽宗对蔡攸之...
· 徐勣为什么要替善雄信求情?他难道不怕李世民怀疑吗
李世民杀单雄信,为何只徐世勣一人求情?徐世勣不怕被怀疑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世民杀单雄信,是在王世充投降以后。李世民也不是独独要杀单雄信一个人,而是怕王世充的那些部下造反,所以他准备把那些不安定的部下杀掉,以此剪除王世充的党羽。当时要杀掉的是一大帮将领,包括段达、杨汪、单雄信、阳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多个人。李世民当时并没有杀王世充。没杀他并非不准备杀了,而是要把他送去长安,交给他爹李渊报功。二、徐世勣(徐茂公)为什么要救单雄信呢?因为徐世勣是单雄信是旧友。当年翟让起义的时候,徐世勣和单雄信一起前往投奔翟让。后来李密和杨玄感反隋失败,李密上山投奔翟让的时候,徐世勣和王伯当认为李密是贵族之后,又在反隋斗争中很有名,觉得如果瓦岗军由李密来领导的话,争夺天下的成功率更高。于是劝说翟让把领导职位让给李密。翟让听从了建议,让李密来领导。但是翟让的那些部下不服,...
· 薛仁贵敢欺骗李世民难道他就不怕被杀头吗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做瞒天过海,其实这涉及到两个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和薛仁贵,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个薛平贵,他的老婆苦守寒窑十八载,不过这薛平贵在唐朝是没有此人,而薛仁贵确实是一个历史人物,是唐朝著名的将军,在历史上也留下不少的传说,比如三箭定天下还有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一件事。话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其实就是征高丽,虽然隋朝时候人家都说杨广征高丽说人家是穷兵黩武,可是李世民去征高丽就事英明神武。这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带领大军带着一大批将领出发了,这其中就有李世民喜爱的将领薛仁贵。一天李世民带着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李世民意气风发,如果此此打赢高丽,那么就完美了,可是到了海边李世民见眼前风浪四起,船只在大海中漂浮不定李世民也害怕了,毕竟李世民也老了没有年轻人时候的那种心态了,也拍死呀,部下没有一个人有主意,皇帝却坚持不肯上船度海,大军在这里堵着也不是一个事呀,钱...
· 乾隆让他去死,他竟然没有去死,难道他敢抗命吗
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纪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纪晓岚:“臣领旨”乾隆:“你打算怎么个死法'”纪晓岚:“跳河。”乾隆:“好吧”乾隆当然知道纪晓岚不可能去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笑道:“纪卿何以未死’”“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回答。“此话怎讲?”乾隆疑问道。“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要死呢?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乾隆听后,放声丈笑,连连称赞道:“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纪晓岚巧用“曲径通幽”的技巧,在毫不损害乾隆面子...
· 卢杞为什么连唐德宗都敢坑?他难带不怕吗?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唐朝第一奸相卢杞,为何连唐德宗都敢坑?我们都知道不管那一个朝代,都少不了出现一些奸臣,就算是昌盛一时的唐朝也不例外。而卢杞就是唐朝时期最为阴险的一个人,他是盛唐时期清官卢怀慎之孙,唐德宗时期的国家宰相,一生之中除了坑人就是坑国,被他所排挤陷害的忠臣良将,放在中唐年间能拉很长的一串名单。但是其中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才是值得认真正视的。那就是为什么这么一位要相貌没相貌,要才学没有才学的一个人,却能够害那么多的人,把包括唐德宗在内的满朝君臣蒙在鼓中?其实有着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小人一般都非常的“有理”。身为一个非常阴险的奸臣,卢杞的相貌在史料中的形容,则是非常的丑陋。可是当时大多数人见到卢杞的第一印象,却是如沐春风。首先是因为他的家世太过厉害,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英雄人物,其次则是他这个人非常的会包装自己。身为一位奸臣,他在生活方面却表现的非常节俭,在担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