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五大名将是谁?匡章为什么能排在战国四大名将之后?
战国第五大名将是谁?匡章为什么能排在战国四大名将之后?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战国时期的灭国战争无论是持续时间、战争规模还是惨烈程度都远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二百多年无休止的战争,名将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些名将之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白起、廉颇、王翦和李牧这“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最早应当来自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中的诗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虽然这四位将领都活跃在战国的后期,且都来自秦、赵两国,故排名范围有局限性,但因为这四人战绩辉煌,军事思想理论影响后世深远,故排在战国前四名的将领争议不大,基本算是官方和民间公认的。
但谁排在第五名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了,吴起、孙膑、田忌、司马错、乐毅、田单……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不过单纯就名将而言,吴起、孙膑等人虽然战绩辉煌,但不应当在讨论范围之内,他们的身份更应该是军事家和政治家,而真正能称为战国第五大名将的应当是战国中期的齐国将领——匡章。
图1 匡章(生卒年不详),陈姓,田氏,名章,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匡章,这个名字的知名度实在是不高,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匡章,陈姓,田氏,名章,生卒年不详,早年曾经是孟子的学生,因死后谥号为匡,所以后世称呼他为匡章。
匡章主要活跃于齐威王末期至齐闵王初期,这个时期的天下格局是称霸了百年的魏国衰落,齐、秦、楚三国崛起,而这恰好给了匡章施展才华的舞台。其能位列战国第五大名将的辉煌战绩正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目前可考证的主要有四大战争。
图2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
一、桑丘之战
公元前323年左右(具体时间有争议),秦惠文王大胜魏、楚之后脑子一热,想要趁机扩大战果,居然借道韩、魏去攻打齐国。秦军的指挥官正是秦惠文王本人,而齐军前来迎战的指挥官是第一次做全军主帅的匡章。
双方在桑丘之地互相扎营对质,秦军因为是孤军深入,跨越韩、魏两国不远千里来打的齐国,生怕韩魏在背后捅刀子,所以底气特别不足,只敢表面虚张声势,实际上犹豫不决,而匡章恰好抓住了这个弱点。他一边假意派遣使者去跟秦军谈判,另一边却借机把部分齐军改变服饰旗帜混入到了秦军里,等待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最终的结果是,秦军被混在队伍里的“间谍”和匡章的主攻部队里应外合,全军崩溃,大败而归。迫不得已,秦惠文王只得派遣陈轸作为使者,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去向齐威王谢罪,从此二十年不再敢惹齐国。
图3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赵氏,名驷,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
二、齐灭燕之战
公元前316年,脑袋被驴给踢了的燕易王效仿尧舜,把王位禅让给了国相子之,结果
引发了太子平的不满,双方撕破脸皮,大打出手,最终太子平和公子职逃亡国外。内乱持续好几个月,燕国伤亡惨重,百姓人心惶惶。
齐宣王听说燕国大乱之后,趁火打劫,派匡章率军打着讨伐子之、匡扶正义的旗号攻打燕国,结果匡章太过能干,一路势如破竹,仅仅50多天(也有说30多天)就攻破燕国都城,几乎灭亡了燕国。虽然在赵国等国的干涉和燕国百姓的反抗之下,齐国最终撤军,但匡章就此也创造了“万乘之国”灭掉另一个“万乘之国”的军事奇迹。
图4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
三、垂沙之战
公元前304年,秦国连续实施的离间计最终奏效,齐楚联盟破裂。第二年,齐国联合韩、魏两国攻打楚国。战争之初,匡章率三国联军一度与楚军在泚水两岸对峙了六个多月。齐宣王是个急脾气,等得不耐烦了,就派人用连吼带骂地催促匡章赶快渡河作战,把匡章委屈的都快哭了。匡章充分发挥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传统,不予理会,继续与楚军对峙。其实,匡章是要找到渡河的最佳位置,而与此同时,楚军却因为时间过长放松了警惕。
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匡章就找到了渡河的最佳位置。他连夜率军渡河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在垂沙这个地方击溃楚军,楚军伤亡惨重,主将唐眜被杀,淮河以北大片土地被占。楚怀王不得不把自己的宝贝儿子——太子横送给秦国当人质以换来秦国发兵救援,最终向齐国割地求和。
图5 田文(?—公元前279年),即孟尝君
四、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
公元前298年,齐国国相,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趁秦国内乱初平、国力大损、人才凋零的机会联合韩、魏合纵攻秦,联军主帅依旧是匡章。因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位置,联军一度受挫。经过三年鏖战,最终攻破并占领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了魏国的河外、封陵等地,韩国的河外、武遂等地。
齐国后来仔细琢磨之后,觉得自己与秦国距离太远,继续攻打之后捞不着什么好处就撤军回去了。可以说,这次战争是匡章军事生涯的顶峰。因为整个战国时期,这次战争是秦国唯一一次函谷关被攻破占领,也是最接近亡国的一次。
图6 公元前323年列国局势力
综上所诉,匡章指挥的四次战役,败秦、破楚、灭燕。战争数量虽然不多,但规模大、质量高,而且都是能改变天下格局的战争。
桑丘之战减缓了秦国的东进步伐,维持了齐秦两强并立的局面;
灭燕之战则导致齐国和燕国结下了梁子,让复国的燕昭王时时刻刻想着复仇,为日后的五国伐齐、齐国一蹶不振埋下了祸根(这个影响只能说匡章是躺枪);
垂沙之战虽然只是初步了楚国,但他引发的连锁反应——秦楚交恶,楚国内乱起义却最终将巅峰时期的楚国给拉下了神坛;
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则是给已经羽翼丰满的秦国迎头一击,极大地遏制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势头。可以说,战国中期齐国的霸业就是匡章奠定的。
学生排名看成绩,名将排名看战绩。一场战争就好比一场考试,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一到大考试就发挥失常,那他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名校,得不到荣誉。匡章平时成绩并不突出(也是因为记载太少),但参加了四次大考,而且考试科目还都不一样,全部优秀通过,这在整个战国时期并不多见。除了战国四大名将之外,樗里疾、司马错、田忌、乐毅、田单、赵奢等将领也都战功赫赫,他们的军事才能也不一定比匡章差,但无奈历史没有给他们展现的机会,缺考的次数太多,科目成绩只能是零分,总分依然不高。因此,匡章位列战国第五大名将,实至名归。
图7 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
这么一位牛人,为何存在感极低,甚至可以说名不见经传呢?主要是因为记载匡章的历史文献实在是少之又少,研究战国历史最重要的两部文献是《战国策》和《史记》,《战国策》中关于匡章的记载就两条,《史记》更狠,直接就没有给匡章列传。还好匡章是孟子的学生,参加过很多先秦诸子的讲学,跟着诸子刷了一部分存在感,否则极有可能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至于《史记》为何没有为匡章列传,由于史料的匮乏,具体原因已很难考证,但多少还是能猜出一点端倪的,司马迁很有可能是因为匡章的“不孝”而故意避开他的。不过,关于匡章的“不孝”也颇具争议。匡章的娘,由于得罪了匡章的爹,就被匡章他爹杀死并埋在马棚下面,匡章不敢指责他爹,但心里又气不过,就选择从此不见他爹。结果这个事搞得全齐国的人都知道了,全国人都说匡章不孝,唯独孟子为他辩解。后来匡章的爹去世以后,匡章也不改葬其母,继续埋在马棚下。这一下好了,齐国人觉得他不仅对爹不孝,对娘也不孝。
图8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其实,在桑丘之战时,匡章曾经向齐威王说过自己不改葬母亲的原因。他说自己父亲死前并没有允许他改葬母亲,如果他改葬了就等于背弃了亡父的在天之灵,他陷入了两难抉择的境地。最终还是在桑丘之战凯旋的时候,齐威王下令改葬了匡章的母亲。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匡章实际上是典型的传统愚孝文化和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应该被同情,但在司马迁那个时代就只能被指责。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无法改变历史进程,但像匡章这样对历史进程影响巨大却没有留下多少痕迹的人确实不多见。他既是战国第五大名将,同时又应该是战国时期最低调、存在感最低(没有之一)的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