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主动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真相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乾隆主动禅位给嘉庆,做了太上皇这件事,还要从乾隆的爷爷康熙说起。
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英年早逝,年仅8岁的康熙继位。康熙年少有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攻打准噶尔,锐意进取,不断进行国政革新,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的是,晚年的康熙开始沉浸于前半生的功业,倦于政务,开始吹嘘虚无的“仁政”,放松了对国家的治理,导致吏治废弛,腐败成风,国库空虚。幸亏,康熙临终前将皇位传于了励精图治、一生勤俭的雍正,才扭转了清朝开始颓废的大局,开始昂首直上。
康熙晚年,虽然没能避免流于平庸,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第一,康熙成了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从1661年2月登基,到1722年12月去世,共计在位61年有余。
雍正去世的当年,已经25岁的乾隆继位。乾隆在继位大典时,曾焚香告天:“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
不能不说,乾隆的情商很高,很会给自己做宣传。简单的一句话,显示了乾隆对康熙的孝道,祖先为大,绝不敢有所超越。
可是,这句话要是放到现在,就不免有点虚伪了。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个个健康长寿,在位时间长点。这样子,岂不是也预示着国运昌隆,子嗣兴旺,可以万世相传了。所以,细细一想,乾隆其实是许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愿。没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霸气和开拓精神,清朝自乾隆开始,急转直下也就可以理解了。
乾隆继位时表孝道,其实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他最主要的目的,在后面一句:“若邀苍穹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兽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仔细一分析,乾隆到底想干什么呢?其实是希望祖先保佑,让他长寿到85岁以上。乾隆真实的目的,是在为自己祈求寿命和在位时间呀。在位时间上,虽然乾隆让了康熙,而在寿命上,乾隆却是要超过他的祖父康熙的。
乾隆虽然口头上一直表示,他不敢上比皇祖在位61年,却对归政太子之事表现的十分消极,而且对自己的寿命也是期望越来越高。不多于61年,就是可以在30多年时归政,也可以在40多年时归政,当然,最迟是在位60年时归政。乾隆虽然经常口头上提出来要归政,甚至大臣们也建议乾隆归政太子,但在实际行动上,乾隆却是在找各种理由进行搪塞。
其实,乾隆早反悔了。乾隆曾在他登基25年时的50岁生辰上扬言,只要崇庆皇太后(乾隆的妈熹妃)在世,即使他在位周甲(即一个甲子60年),也绝不提归政之事。皇帝也有耍赖皮的时候,哈哈。
只是呢,乾隆的妈崇庆皇太后在乾隆四十二年没了。这可咋办?真是急死了乾隆呀。毕竟乾陵读书多,又想到了理由,来搪塞大臣们要求归政的呼声。乾隆开始大讲特讲“为君之难”,表示他在位并非为了享受“为君之乐”,而是为了担负起为君的责任。同时,乾隆还严厉批评宋高宗、宋孝宗在壮年之时就禅位的故事,说他们两人是贪图享乐,不为国家社稷着想,贪图享乐。
到这里,奕天都不由得要为乾隆点个赞了,果真不愧是“一代明君”呀,有才华!这理由找的,墙都不扶,就服乾隆。
不过呢,乾隆实在是曾经对天立过誓,而且他自己为了吹嘘,还经常提起。大臣们都知道这事,一双双目光投来,乾隆也觉得自己脸皮是有点太厚了,开始不好意思了。于是,乾隆一边说着“又何必定以六十年为期乎”,抱着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的心情,最终确定了85岁禅位太子颙琰的决定。
而实际上呢,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却依然继续“训政”,而且在宫内依然沿用乾隆的年号,还是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嘉庆呢,可怜巴巴的,只有朝夕敬聆训听的份,即所谓军国大事,皆有乾隆躬亲指教。其实,嘉庆就是坐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乾隆处理政事,连话都不敢说。这也说明颙琰并非一个非常有主见,而且韧性十足的人。否则,恐怕乾隆会学李渊,乖乖的回后宫,抱美人去了。
乾隆训政三年之后,以88岁的高龄去世,成为了实际执政年限最长的帝王。嘉庆终于掌管了朝政,虽然立刻办了一件大事,即所谓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大大赚了一笔。但是,嘉庆却再也无力挽回清朝一路直下的颓废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