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元为何叛宋投夏?张元的叛变给了宋庭什么启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1
转发:0
评论:0
张元为何叛宋投夏?张元的叛变给了宋庭什么启示?,张元为何叛宋投夏?张元的叛变给了宋庭什么启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张元为何叛宋投夏?张元的叛变给了宋庭什么启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1038年,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正式割据一方,宣布建立大夏国,脱离了与宋朝的番臣关系。当西夏的正式表文传至北宋朝堂之上的时候,双方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image.png

  没过几年,在西夏方面的刻意挑衅下,宋、夏边境上相继爆发了三次战役,均以宋军落败而告终。尤其是在发生于1042年的定川寨战役结束后,志得意满的西夏军民早已不再将宋朝放在眼里。李元昊踌躇满志,公然声称要亲临渭水,直据于长安。其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更作诗一首嘲讽统领宋军战败的总指挥夏竦、韩琦二人。

  在连番遭到战场挫败之后,宋朝终于开始重视起来收集关于西夏方面的情报了。在西夏朝堂影响颇大的张元、吴昊等人随即进入宋廷的眼帘。原来这个张元并非党项族人,他出身陕西华阴,是个货真价实的汉人,并且曾为宋朝的臣民。当时西夏的许多国策都是由他指定或影响李元昊后,最终制订的。那么身为宋朝汉人的张元,又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西夏国的太师和尚书令的呢,这还得从张元的坎坷仕途聊起。

image.png

  原来曾经的张元也曾尝试在宋朝通过科举制达到晋升仕途的目的,并且经过了一路过关斩将,在曾曾选拔之后最终成功入选到殿试考生的行列之中,距离自己的愿景仅一步之遥了。然而对自身才学极度自负的张元,虽信心满满的想要力拔头筹,却在殿试之中名落孙山、惨遭黜落。

  在科举道路上遭到心灵重创的张元,旋即开始另谋他图。落榜之后的张元拉上一位姓胡的朋友(即吴昊)赶往边关,雇人拖着一面大石板,并于其上书写怀才不遇的桀骜诗句,他们两人则跟在后面一边吟诗一边放声痛哭,想要用此歪招吸引边关统帅的注意,以求建功立业。最终边关统帅虽接见了他们,但并未将二人留于帐下任职,反而将他们礼送回乡了。

image.png

  返回乡里之后的张元,不知因为何事,又被当地县令打过一顿板子。这次侮辱促使张元下定决心抛弃宋朝转而投奔西夏去了。当张元路过项羽庙之时,“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可见张元的叛宋投夏,更多是处于想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考量的。在他眼中,有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辈当政,自己的才学报复将永远无法施展,而他寻求一切机会力图证明自己的优秀。

image.png

  正是在投奔西夏的途中,二人才正式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张元和吴昊。当他们以华州生的名义投靠之时,在西夏酒肆中,饮酒度日。为尽快吸引西夏中枢的注意,他们引笔书壁,特意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墙面之上,引来了巡逻士卒的注意,并遭到李元昊的责问。

  原来张元和吴昊,特意将二人名字更换,以冒犯西夏首领李元昊的名讳。面对李元昊的责难,二人大言道:“姓尚未理会,乃理会名耶?”,以此激将李元昊仍用唐朝赐姓向宋廷上表的做法。这让李元昊颇为惊悚,而后又释然许多。此后每每商议朝政方略,李元昊均会与二人商议良久。

image.png

  作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建国之后就十分重视培养和任用人才。同时为了巩固蕃汉联合统治,他一面大力兴办蕃学、一面积极网罗招揽从宋辽投奔而来的失意知识分子和文臣武将。当时西夏族群严重缺乏人才,而作为曾经进入过宋朝殿试的张元,其学问见识皆属上乘,自然被李元昊委以重任。后来经过张元的提议,西夏数次军事行动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西夏朝堂和李元昊心中的地位。

  当宋朝弄清楚了张元的事迹之后,开始对自身人才选拔制度的漏洞进行反省,并于宋仁宗嘉佑二年(即公元1057年)进行了科举殿试改革,此后但凡中了进士的读书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以此尽量防止再度出现文人叛逃为敌国所用的事情发生。

image.png

  从家国天下的层面和宋朝的视角来说,张元自然算得上是叛宋之徒。并且张元叛宋投夏,可谓是自西汉文帝时期的中行说沦为匈奴单于谋主之后,又一次轰动中原的叛变大事。然而不同于中行说或者秦桧、吴三桂之流,张元并非在本朝为官、食君禄却叛国投敌,而是以一介布衣之神,屡次试图施展才华,却并没被朝廷给予机会的情况下,做出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出色的将军张弘范为何背叛南宋投靠元朝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渐渐成长为一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有志青年,他的诗集被后人整理出来也就是今天的《淮阳集》,而他展露军事管理的才华则体现在中统三年也就是公元1262年。山东地区发生了兵变事件,张弘范随父亲张柔一起奉命出兵讨伐,期间身先士卒多次获得战役的胜利,体恤士兵赏罚分明得到很多手下的爱戴,后来得到忽必烈的赏识,提拔他做了顺天路管民总管,甚至把金虎符交给了他。在公元1569年的时候,张弘范跟随丞相伯颜攻打宋朝,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战争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却是张弘范俘获了宋朝大...
· 蒲寿庚:叛宋降元,南宋宗室
南宋因商业富国,其商船所到之处,遍及亚洲沿海国家,甚至远至东非沿海国家。南宋的商船在与各国贸易通商的同时,一些外商因为钦慕中华文明和经济的富庶,也随之来到中国定居、经商。这些外商精通中外语言,往往会充当中外贸易之间沟通的“桥梁”,能量较大者则成为操盘手,直接管理中外贸易,个中还有人成为国家海关(市舶司)的高级领导。这些外商在南宋得到特殊的优待,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比较高,其中还有一位当上封疆大吏,执掌一路(省)的军政商大权,可谓风光无比。然而,此人虽深受宋廷的知遇之恩,但在国家倾覆之际,不思捐躯报效,反而忘恩负义、见风使舵,出卖并南宋皇族,从而加速国家的灭亡。此人无耻之尤的行径,恰好应验了一句古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人便是“蕃客回回”(即阿拉伯人)的代表人物蒲寿庚。蒲寿庚的祖上在10世纪之前已定居占城(今越南南部),约11世纪时移居广州经营商舶,并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豪商。13世纪初,随着广...
· 最可耻的叛徒,蒲寿庚叛变宋朝,投降元朝的历史仕做官,他为什么要叛变?
蒲寿庚,字海云,阿拉伯后裔,祖先来自占城国(今越南南部),他的父亲蒲开宗是泉州大海商,曾担任过南宋福建安溪县的主簿。蒲寿庚子承父业以后,一面经商,一面做官,在南宋泉州市舶司任职达30年,在南宋灭亡前,担任了市舶司提举的要职。蒲寿庚蒲寿庚在做官时,营私舞弊,利用职权,积累了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海上贸易利益极为丰厚,而泉州市舶司提举王茂悦是一个昏庸无能的赃官。蒲寿庚长期在市舶司任职,从内部实际控制了市舶司,通过纵容“漏舶”(走私)的方式大获其利。凡是要走私的商人,必须得攀附蒲寿庚,蒲寿庚的势力越来越大。到南宋末年,蒲寿庚已经成为泉州的实际控制者,仅家仆就有数千人。泉州市舶司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已经攻陷襄阳,南宋灭亡在即。蒲寿庚以平定海盗的功劳,被南宋提拔为沿海都制置,正式控制了泉州军队兵权。到了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鉴于元军已经逼近临安,南宋朝廷决定预...
· 中医学―宋元名医―张元素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初医术不精,经深入研究《内经》等医学经典,医术大进,一次当时名医刘完素患伤寒多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自治不效,张元素前往诊候,刘氏对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于医理,用药一剂而愈,使刘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显名。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现存张元素的学术著作不多,主要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节本)、《洁古家珍》等。
· 陈伯之是谁?南梁将军为何叛梁投魏
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人,幼有膂力,少小无赖,家中贫穷,以盗劫为生。后跟随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征讨齐安陆王萧子敬有功,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封鱼复县伯,食邑500户。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率义军攻打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东昏侯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来抵御义军。萧衍攻下郢州,找到陈伯之的幢主(南北朝时禁军主将的称呼)苏隆之。派他劝说陈伯之投降,告诉他如能归附,就封为安东将军、江州刺史。陈伯之虽接受了这一条件,但心怀犹豫,首鼠两端。萧衍趁其犹豫,率大军抵达寻阳城下,逼他投降。陈伯之不得已而归附。网络配图萧衍封陈伯之为镇南将军,领着他一道去攻打建康(今江苏南京)。大军围困建康城,每当有投降的人从城来,陈伯之就召唤来小声地探问城中的情况。萧衍怕他再有反复,就召他来秘密地说:“听说城中将吏对你投顺一事非常恼火,想派刺客来杀你,你应当慎重考虑,务加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