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难道李隆基不知道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2
转发:0
评论:0
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难道李隆基不知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李隆基为何偏偏不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李隆基为何偏偏不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大唐的皇帝系列中,李隆基是个故事最为丰富的人,与他的祖上李世民一样,他也是靠的政变夺权,最终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到了晚年,李隆基变得自信满满,觉得自己是一代圣君,能轻易地把控朝局,所以,就变得殆于政事,让“开元盛世”变得有始无终。

image.png

  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与杨玉环厮守,天宝十三年(754年)的时候,他就想退居二线,拟将朝政大事交付给杨国忠全权打理,边疆之事则“付之诸将”,“夫复何忧”?这里所谓的诸将,就是以安禄山为代表的边将。

  李隆基想得很简单,朝中有杨国忠主持,边疆有安禄山一干众将,他自己深居后宫,当个太平皇帝,夫复何忧?这是多么明智的决策啊。

  但是,明眼一看,这其实是一大昏招,就连他身边最宠信的高力士都看出问题了,一再劝阻李隆基:“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高力士是早就看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的,只是李隆基却不愿怀疑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安禄山精忠于己,不会乱来的。

  次年二年,宰相韦见素也上书玄宗,说安禄山反意已明,希望陛下早做准备,拿出应急案,李隆基仍然不信禄山敢反。过几天,就连他最信任的杨国忠也进谏,安禄山其人反心已明,不得不防,玄宗这才让杨国忠与韦见素等人拿出个解决办法。

image.png

  办法很快就有了,那就是调安禄山进京,升任宰相,另派人分别担任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用明升暗降之策,罢了安禄山的兵权。李隆基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既没伤和气,又解决了隐患,就接受了这个办法。

  可是,事后,李隆基又反悔了,写好的诏书被他压着不发。直到此时,他还是不愿相信自己看错了人,对安禄山还抱有一线希望。于是,他又派了个宦官,以劳军为名,给安禄山送去不少金银珠宝及美酒珍果,其实,是让那个宦官去暗中考察安禄山。

  安禄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现在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争取时间,他向前来劳军的宦官极力表白对玄宗的忠诚,还不惜花巨资将那个小太监拉下水,成为自己的义务宣传员。

  安禄山的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小太监回宫复旨时,就极力称赞安禄山的忠心:“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李隆基想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的高明之处岂是常人能懂?于是,他对杨国忠等人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

image.png

  这样自欺欺人的话,也只有李隆基自己会信,天下人都知道安禄山必反无疑,但是,却又无力改变这一现实,因为,吃了“定心丸”的唐玄宗李隆基,谁要是在他面前唠叨安禄山谋反之事,他就下令把饶舌的人抓起来绑送给安禄山,或是直接下令杀掉。

  有李隆基罩,安禄山不慌不忙地准备着反唐事宜,结果一举将李隆基赶出长安。受妃杨玉环被处死,他自己也只得。更悲催的是,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将如日中天的盛唐气象一竿子打碎,为大唐的中衰埋下了祸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传统家文化的魅力我们都知道吗
中国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孔子、老子传统文化,事实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就是文明于世、地上没有的、超出世界的──神州。“道”这个字也有信息、语言的意思。老子那个时候非常奇妙地体会到,宇宙背后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老子》说:天地之母,万物之根,众妙之源,从无中生有,乃天地之始;《庄子》说: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圣经》说: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是人的光。中国最早文化的古经《尚书》和《诗经》记载着:中国人来自上帝。早在老子古经中便记载旧约《圣经》预言中的“耶稣”。而且两千多年来,举凡太平盛世,竟无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学说。顺天道治国的皇帝,囊括了仅有的几百年辉煌时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等。孔子倾注毕生心力宣扬敬天爱人的忠恕之道,当代多个皇帝均尊纯了老子“天道”的统治方式,那么老子的神学知识是那里来的呢?就目前世界不管任何一种...
· 都知道埃及金字塔,中国的金字塔你知道吗?
埃及金字塔享誉世界,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魅力令无数学者为之倾倒。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目前有96座金字塔。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部的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木乃伊也就是法老的尸体等。其实在中国也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圆锥形“金字塔”式建筑。20世纪80年代,考古队在辽宁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先是发现了远古时代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后来又发现“金字塔”式大型红山文化建筑遗址。牛河梁发现的金字塔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古老、最为庞大的金字塔。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这座金字塔建筑的范围大约有近万平方米,基部直径约有100米,高20多米,顶部堆积有大量的坩锅片,据鉴定,这里是冶铜遗址,共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锅,每一个坩锅高约30厘米,锅口直径长约30厘米,与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整个“金字塔”的结...
· 你知道吗?宗姓和刘姓都起源于唐县
《笔耕秋实》是宗健先生一重磅力作,5月15日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48万字,配有照片百余幅,近500页,汇集了1978—2018改革开放40年来,作者在各级报刊杂志及出版的书籍上发表刊载的文章。该书分为消息、短讯、通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史、言论、小知识、新闻图片、民间故事等门类。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展现了唐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意义。美丽唐县公众平台将选登书中文章,让大家从书中触摸四十年唐县大地发展的时代脉搏,体会四十年唐县大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忆起四十年唐县大地社会生活变化的沧海桑田,感受四十年唐县大地上人们的酸甜苦辣……通过宗健先生真实真诚的笔,感悟一个人追求奋斗奉献的一生,体验时代发展的铿锵脚步,了解传承唐县历史人文,汲取人生正能量,鼓舞大家积极投身美好新时代!现选取书中部分文章分享给大家。宗姓起源于河北唐县宗健河北唐县宗高和村...
· 诸葛亮其实早就知道魏延要反原因何在?
纪汉时。诸葛武侯拔长沙。黄忠魏延来降。黄忠付以兵柄。魏延即令就刑。问之曰。延无罪。何以见杀。武侯对曰。此人狼项豺声。脑后耸骨上大下小。必叛无疑。故杀之以绝后患。网络配图曰。杀降将,拒来者,不足以收人心。不如示恩以赦之。武侯告诫曰。以后务宜忠勤王室。后侯六出祁山。卒于五丈原。延因争功夺柩而叛。幸侯早伏马岱以诛之。否则蜀漠早危。此知人之益也。灵遁者翻译:大意讲纪汉时,诸葛亮攻取长沙,黄忠和魏延投降。诸葛亮给黄忠受以兵权,也就是重用。但吩咐士兵将魏延处死。刘备问:“魏延没有最,为什么要杀啊?”诸葛亮说:“这个人长相是狼脖子,豺声音。脑后还有反骨。将来会反叛,不如杀了,以绝后患。”网络配图刘备说:“杀来投降的人,就是拒绝了归顺的人。这样不能收人心啊。不如赦免了。”网络配图诸葛亮同意了,教育魏延要忠于王室。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死在了五丈原。魏延就因为抢功夺灵柩而反叛。幸好诸葛亮生前安排好了马岱,让反...
· 魏国为何要迁都大梁难道是真的害怕秦国吗
还不知道:魏国为什么迁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刻意突出了秦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对于魏国的仇恨,所以导致不少的朋友都在认为当时魏国会迁都于大梁,主要是受到了秦国的威胁才这么做的,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的吗?战国时期魏国为何要迁都大梁,是因为害怕秦国吗?对此你怎么看?下面小编就简单分析一下。首先小编认为,秦国威胁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魏惠王时,虽然秦献公进行了简单的变革,并且打赢几次,但是一方面秦献公并没有改变秦国贫穷的地步,反倒因为连年用兵,国家本就频临崩溃。另一方面秦国综合国力比不上魏国,而且魏军主力在其他方向。从迁都时间上看,据记载魏国迁都到大梁应该是在公元前361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商鞅入秦。此时正值更换国君,又准备变法,正是时局动荡的时期,根本无力威胁魏国。魏国也未经历马陵之战与桂陵之战,不仅国力雄厚,军队也极为强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