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卫为何就看不起田文镜 历史上确实如此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4
转发:0
评论:0
李卫为何就看不起田文镜历史上确实如此吗,李卫为何就看不起田文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

  李卫为何就看不起田文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雍正朝最受宠的三个大臣,田文镜、李卫、鄂尔泰,雍正常说他们是“模范督抚”,但奇怪的是,这三人关系却并不融洽,其中尤以李卫与田文镜最为违和。

  《清人逸事》中说,田文镜任河南总督时,嫉妒浙江巡抚李卫受宠,于是暗地里在雍正面前说后者的坏话,但雍正不为所动。

  田文镜见中伤不售,于是转而巴结,某次恰逢李卫母亲去世,田文镜派人前去吊唁并赠以厚礼,孰料李卫却大骂道:

  “老母虽死,亦不饮小人一勺水也!”

  之后,其令人将田文镜使者挡在门外并将礼物丢进猪圈,以示不齿。

image.png

  李卫诟骂田文镜之事未见于正史,不过雍正七年时,田文镜确实在某奏折中评论过李卫,说:

  此人“操守廉介”,乃“当世之贤员”,只是这人“驭吏稍疏”,又好嬉游,作为大僚,未免有不到之处。

  对此评价,雍正深表嘉悦,并希望三人能相互学习,共为一体。

  同样是非正途出身的官员,李卫鄙视田文镜颇有些吊诡:

  论文化,李卫比田文镜只有更差;

  论年龄,田文镜基本比李卫大上一轮;

  论经验、论能力,李卫也未必比田文镜更胜一筹。

  如此,大概只能是田文镜的苛刻作风让李卫感到不爽了。

  前些年,电视剧《李卫当官》可谓红极一时,由知名演员徐峥扮演的那个李卫,诙谐幽默,活灵活现,颇受大众好评。

image.png

  不过,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历史上的李卫也并非如此。

  按:徐峥也说自己并不知道历史上的李卫是怎么样一个人,导演这样交代说:李卫,“不识字,四爷的家奴,爱骑马,爱收藏小玩意儿”。

  李卫,江苏铜山人,康熙二十六年生人,论家境,他是富家子弟;论出身,也是个监生,捐来的。30岁那年,李卫捐了个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又捐了个户部郎中。

  大概因为从小家境富裕,李卫对于旧日陋规一点也不沾染,如《小仓山房文集》中即说:

  李卫在户部管理银库事务时,某分管亲王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亲王不听,后者遂在库外置一柜,上面赫然写着“某王赢余”,一时引起哄动。该亲王见后,大为难堪,只得下令停收。

  正因为这种敢作敢当的可贵品格,李卫才被雍正发现并在继位后加以提拔重用。

  雍正元年,李卫被授为直隶驿传道,尚未上任即改为云南盐驿道。到任后,李卫将当地盐务积弊一洗而空,凡在云南所见所闻所思,无不据实陈奏。

image.png

  对此,雍正很表赞许,次年即将之提拔为云南布政使,仍管盐务并兼管铜厂(铸钱)。雍正还批示说:

  “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览所奏数摺,实一片血诚,毫无顾忌。且其中分析款项,井井有条,甚属可嘉,殊不负朕一番识拔!钦此!”

  雍正三年,李卫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并兼理两浙盐政。抵任后,李卫积极推行“摊丁入地”改革,清理积欠,兴修海塘,成就斐然。

  在盐务上,李卫一方面加紧打击私盐贩卖,一方面推行盐革,“诸场有给丁滩者,以丁入地,计亩征收;无给丁滩者,暂令各丁如旧输纳”。

  由此,既稳定了盐业生产,又增加盐业税收,这让雍正感到十分满意,李卫也随后官升一级,被授为浙江总督。

  此时的李卫,刚刚四十出头,和田文镜、鄂尔泰老来才得志相比,可谓是腾云驾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卫为什么看不起田文镜?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大家都是四爷的人,李卫为何就看不起田文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雍正朝最受宠的三个大臣,田文镜、李卫、鄂尔泰,雍正常说他们是“模范督抚”,但奇怪的是,这三人关系却并不融洽,其中尤以李卫与田文镜最为违和。《清人逸事》中说,田文镜任河南总督时,嫉妒浙江巡抚李卫受宠,于是暗地里在雍正面前说后者的坏话,但雍正不为所动。田文镜见中伤不售,于是转而巴结,某次恰逢李卫母亲去世,田文镜派人前去吊唁并赠以厚礼,孰料李卫却大骂道:“老母虽死,亦不饮小人一勺水也!”之后,其令人将田文镜使者挡在门外并将礼物丢进猪圈,以示不齿。李卫诟骂田文镜之事未见于正史,不过雍正七年时,田文镜确实在某奏折中评论过李卫,说:此人“操守廉介”,乃“当世之贤员”,只是这人“驭吏稍疏”,又好嬉游,作为大僚,未免有不到之处。对此评价,雍正深表嘉悦,并希望三人能相互学习,共为一体。同样是非正途出身的官员,李卫鄙视田文...
· 电视剧中窗户纸一捅就破事实确实如此吗
还不知道:古代窗户纸一捅就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场景,有人在房间谈话,外面有人偷听,就会用手指头捅一指窟窿,能偷偷看见里面的人,听他们说了什么。但是古代真的是用纸糊窗户吗?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用的是什么糊窗户呢?中国古人可谓是智慧无穷,连一个小小的窗户纸也是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变化,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玻璃窗户。在先秦时期,古代并没有纸,连写字记事都在骨头、绢布或者竹简上,更不要用纸来糊窗户了,所以那时候的窗户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的深,为了防止雨打进来,有钱人家会用动物的毛皮,或者布匹来当作窗户纸,没钱的就干脆不挡或者用茅草胡乱的挡一挡就行了。当东汉蔡伦将造纸技术改进以后,纸更薄更透明了,但那个时候的纸很贵,普通人买上一张纸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拿它糊窗了,因此当时只要用纸粘窗的都是大户人家,而且这种纸不是普通的纸,一般都会用油给浸湿,这样才能跟...
· 比干真的是被纣王处以剜心之刑而死的吗历史上的他确实如此吗
历史上比干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比干,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纣王之父)的弟弟,帝辛(商纣王)的叔叔,因此也被称为王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相当于后世的丞相)。比干在20岁时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帝乙死后又以托孤大臣的身份辅佐纣王帝辛。比干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从政40多年,比干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深受后世推崇。至于比干的死因,据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描述是因为火烧狐狸洞而遭到由狐狸幻化而成的纣王宠妃妲己的记恨,最终被被纣王处以剜心之刑,终年63岁,由于感念他的忠诚,姜子牙在封神时,封其为文曲星,主管文运。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而不是史实,那么历史上的比干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史载商朝末年...
· 田文镜和邬师爷的关系邬思道为何离李转田
田文镜是邬思道的顶头上司,同时也是邬思道的朋友。两人的关系真有这么简单吗?其实双方心理都是有小算盘的,田文镜说白了就是替雍正养着邬思道,而邬思道呢也是为了躲雍正才投靠田文镜的。真正历史中田文镜和邬思道的关系确实没有明确记载,只能得到的消息是邬思道曾为田文镜的师爷,是邬思道的上司兼好朋友,这两人的相识之道也确实是众说纷纭。田文镜在最早的时候救过邬思道一命,后来邬思道被雍正看中,成为了雍正的谋士,那时候康熙还健在,雍正还是一个皇子。邬思道运用他的才能和擅长的攻心计,运筹帷幄,帮雍正分析康熙的帝王心,然后雍正投其所好,深得康熙的喜欢。在九子夺嫡的斗争中,帮着雍正铲除异己登上皇位。雍正登基后,邬思道全身而退,成为了诺敏的师爷,这里就出现了田文镜,田文镜正在调查朝中大臣贪污受贿及财务之事,邬思道帮着田文镜一起把诺敏拉下台。雍正整治朝纲,田文镜深得重视,当升官升到河南巡抚的时候,邬思道就成为了他的师爷...
·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真的寻找建文帝吗是谁确实如此吗
还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公元1405年开始,到公元1433年结束,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在28年中先后七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洋以及东部非洲数十个国家。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难道郑和真是为寻找的建文帝朱允炆吗?我认为这种说法缺乏足够的依据。(朱棣与郑和剧照)首先,建文帝究竟是烧死了,还是了尚无定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陷南京城时,朱允炆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就此杳无音信。有人说朱允炆按照朱元璋留下的铁匣密计,外逃做了和尚;有人说朱允炆被人接应,远遁海外;还有人说朱允炆葬身大火。《明实录·太宗实录》中载,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曾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因此,后人多赞成朱允炆已经葬身火灾中。不管是哪种结果,朱棣不会为了一个毫无根据的推论而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