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朝没有宰相 为什么刘罗锅还被成为宰相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53
转发:0
评论:0
清朝没有宰相为什么刘罗锅还被成为宰相呢,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相刘罗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相刘罗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image.png

  众所周知,清朝是没有宰相(或丞相)一职的。然而乾隆时期的名臣刘墉(又称刘罗锅),却被后人称为宰相,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后世定义清朝宰相,是以中堂这一称呼来认定的。因为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像人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官员,如康熙时的明珠、索额图,乾隆时的和珅、刘墉,晚晴时的李鸿章、翁同龢,皆称中堂,皆可以称之为宰相。

  清朝什么官员可以称为中堂呢?主要是军机大臣及各殿阁大学士。而要达到这两个晋升条件,首先要是从一品的官员,包括六部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无一例外,都是京官。像将军、提督等从一品外官,是没有资格晋升军机大臣或各殿阁大学士的。

image.png

  刘墉是山东诸城,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生于171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后世小说撰写刘墉天生残疾,是个驼背,这是完全错误的。真实的刘墉身体健康,而且个子很高,只是由于其老是弓着背看书,故家人戏称:“刘罗锅”,被传扬开来。刘墉也并未高中状元,因为刘墉出生相门(乾隆初年宰相),乾隆为了避嫌,将原本列为第一的刘墉往后挪了一下,名列榜眼。

  刘墉为官清廉,又不会阿谀奉承,故仕途并不坦荡,一直在地方上游宦。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刘墉升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调入京城。当时和珅任首席军机大臣,是真正的宰相。刘墉并非如小说上的那样与和珅争斗,而是“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表现出其为人和为官的另一面:面对和珅专宠于乾隆,刘墉只好静默自守,滑稽模棱取容。

image.png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升任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授内阁学士。直至此时,刘墉方称为中堂,步入宰相之列。

  嘉庆二年(1797年)四月,刘墉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但仍被皇帝指责向来不肯真心实意做事,干活懒散。并称是因为没有其他人了,所以才提拔刘墉。刘墉羞愧难当,上书请辞,不准。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刘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再次展现出不畏权势的一面,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报朝廷。嘉庆随即处死和珅。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05年1月),刘墉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5岁。刘墉可以说是累死在宰相的位子上的。因为嘉庆皇帝一直不准刘墉告老还乡,刘墉去世的当天还去南书房值班。

  朝廷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浓墨宰相刘墉为什么外号叫做刘罗锅呢?
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造诣深厚,还是清朝著名的帖学大家。在民间流传一个关于他书法的名号“浓墨宰相”。网络配图刘墉的一生也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弯腰驼背,还与和坤斗了一辈子。历史上的他并不是什么状元,也不是弯腰驼背。他的官涯生活历经起落,不过并没有跟和坤相斗。相反的,根据历史记载,刘墉虽然是个清官,但是在利益熏心的环境下,也做了一些随波逐流的事情。他的出生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出生名门的宰相府,家里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生。他的父亲官居宰相,深得乾隆信赖和倚重。刘墉之所以能够走上宰相之路,跟他的家族渊源有很大的联系。他一生为官数十载,官仕之途,跌宕起伏,历经潮落,官位最高的时候是担任体仁阁大学士。但是总的来说,他也是清正廉洁的,继承...
· 浓墨宰相刘墉:为什么刘墉外号叫做刘罗锅呢?
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造诣深厚,还是清朝著名的帖学大家。在民间流传一个关于他书法的名号“浓墨宰相”。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墉的一生也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弯腰驼背,还与和坤斗了一辈子。历史上的他并不是什么状元,也不是弯腰驼背。他的官涯生活历经起落,不过并没有跟和坤相斗。相反的,根据历史记载,刘墉虽然是个清官,但是在利益熏心的环境下,也做了一些随波逐流的事情。他的出生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出生名门的宰相府,家里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生。他的父亲官居宰相,深得乾隆信赖和倚重。刘墉之所以能够走上宰相之路,跟他的家族渊源有很大的联系。他一生为官数十载,官仕之途,跌宕起伏,历经潮落,官位最高的时候是担任体仁阁大学士。但是总的来说,他也是清正廉洁的...
· 刘罗锅刘墉是谁?清朝宰相刘墉生平简介
刘墉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二甲第二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统勋获罪,刘墉也被夺官下狱。不久,其事解决,又赏编修,出督安徽学政,改任江苏学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山西太原府知府,因失察下属“侵帑”,被发往军台效力。年余被放还,受命在修书处行走。不久,因受其父恩泽,仍以知府用,知江苏江宁府,任内有清名。次年升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迁陕西按察使。次年,其父统勋病卒,因丁忧去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刘墉守丧结束后,被授予内阁学士,在南书房行走。逾年调江苏学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江苏省东台县监生蔡嘉树唆使如皋县民童志璘向刘墉告发已故的江苏东台县举人徐述夔生前的作品集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到清都”的诗句,当时徐述夔和其子徐怀祖皆已故物,仍被开棺戮...
· 宰相刘罗锅智告贪官:刘罗锅是谁?
一天傍晚,乾隆皇帝来到午门散步。抬头一望,只见午门至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处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体面,非整修一下不可。于是他便令和坤承办此事,让他造出预算,限两月之内竣工。和坤得皇上宠信,但贪婪成性,是个雁过拔毛的角色。他奉旨之后非常高兴,觉得又得了个发财的良机。三天后早朝时,和坤就带本奏道:“皇上,这段御道确实有碍观瞻,必须全部换新。由于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从紧开支,至少也需白银十万两。”乾隆皇帝二话没说,立即照准。此后,御道旁立即搭起了不少工棚,并将御道两旁用草苫遮住,数百匠人叮叮当当地了起来。结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峻工了。乾隆皇帝在和坤陪同下一看,果然见御道平坦,焕然一新,不由龙心大喜,连声赞好。次日早朝时,乾隆皇帝就当众宣旨:“和爱卿这次主修御道,夜以继日,既快又好,提前一月完工,劳苦功高,朕赏你白银一万两,再升官...
· 解密:宰相刘罗锅在历史上到底做没做过宰相?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但其实清朝是不设宰相的。清承明制,清朝很多制度都是沿袭明朝的。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鉴于唐宋两朝相权太重,威胁到了皇权的生存,于是就废除了宰相制。所以非但清朝,明朝也是没有宰相的。说张居正、徐阶、杨廷和、夏言、申时行、高拱等等是宰相、名相,如果从严谨的角度讲是错误的,正确的叫法是“内阁首辅”。严格说起来,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辽代设置过名叫“宰相”的官职,其他历朝历代都从来没有设置过这个官职。用《周礼》来解释,“宰”,在中国古代是官吏的统称,其意为“主宰”。在殷商朝,宰是指管理家务和奴隶的官员;周朝设置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所以说,“宰”就是官员的通称。相,本义为相礼之人,兼有辅佐的意思。最早将“宰”字和“相”字结合在一起的是《韩非子.显学》中“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之句,本是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