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元璋建国后,专门为中国取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0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建国后,专门为中国取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寓意,朱元璋建国后,专门为中国取了一个名字,其寓意很深,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

  朱元璋建国后,专门为中国取了一个名字,其寓意很深,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可以说,古代建国都要取个国号,就像普通人生出来后都要取个名字一样,主要是为了和前朝区分开来。毕竟,建国者推翻前朝建立自己的政权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不重新命名这个国号岂不是太亏了。其实,关于国号的名字也有很多说法,既要讲究顺应天时,又要能寓意长治久安。

  其实,很多帝王在建立自己的国号时,不仅考虑到这两点还要结合自己的奋斗史来命名,也就是在遵循天道的同时赋予其个性化设计。比如:

image.png

  刘邦建国后取国号为“汉”,是因为刘邦曾在汉中称王,曹操获得政权后取国号为“魏”,是因为曹操曾经被周天子封过魏王,唐朝则是因为李渊曾经是唐国公,而宋太祖赵匡胤因曾是宋州的节度使而在“陈桥兵变”后取国号为“宋”。

  那么,明朝的朱元璋为何国号为“明”呢?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明朝建立之前,曾经借助明教为其造势,确实,明教对明的建立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明朝国号并非因明教而取。明教到底是什么宗教呢?明教其实是公元三世纪时的摩尼教,也称作“祆教”、“火祆教”、“拜火教”,其提倡的教义是“二宗三际”。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两宋时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不断组织农民起义,最著名的有方腊起义、王念经起义。

  其实,所谓的“二宗三际”,其大致的意思是世间分为“二宗”也就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极端。比如:阴阳、正反、白天和黑夜、光明和黑暗。而“三际”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时间的概念,过去、现在和将来。世界之初也是就是过去时,光明和黑暗慢慢的诞生,在现在之时发展壮大,并在各自壮大后发生了世间的大战,火光冲天、万物重生。

  这时候的世间便产生了人类,而人类正在努力的加入光明的阵营中,争取早日打败黑暗,为世间重新带来安宁、和谐。所以,遵循教义和对明教的信仰就是为了帮助人类和世间万物战胜黑暗重新获得光明。鉴于这种教义的宣传,就有人说:“这是朱元璋把明作为国号的根本原因。”

image.png

  因为,明教的本源就是火,而元的本源是金,根据五行的说法火可以克金,取国号为明可以熔掉元朝的金。可其实这种说法只是片面之词,后期朱元璋建国后,总结历朝历代的失败教训,发现,宗教可以说是普通平头百姓的最广泛的精神信仰,一旦百姓中了不法宗教的精神,对当朝政权的危害不可估量。

  于是,太祖开始借助东西厂的势力暗中秘密的消灭各种活跃的宗教,而明教就是重点的打击对象。这样看来,明的国号和明教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么,大明的国号究竟和什么有关呢?朱元璋为何将明作为国号呢?其实这可能和佛教中的弥勒佛有关。弥勒佛是笑佛,在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信徒,在民间的口碑也很好。很多人都供奉把弥勒佛,用来祈求生活中的福音。同时,也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能拥有弥勒佛一样宽容大度的心态,每日都能笑口常开,成为有福之人。

  元末农民起义中,就有很多将领借助各种宗教为自己的起义宣传造势:“弥勒下生,明王出世”就是韩山童宣传出来的口号为了获取更多的普通百姓参军反抗元朝。等到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继承起义首领后,更是宣传韩林儿就是明王出生之人,来带领大家脱离元朝统治的苦海。

  之后,等到朱元璋在元朝起义中逐渐取得优势后,也借助明王的宣传继续为自己的奋斗加码,后期建国后,发现“明”有日月之光辉,更在底层百姓中有着明王深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虽然,自己曾经被封过一些王号,但是,那些名号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虚名,还是没有“明”字更适合当国号,于是,太祖朱元璋果断选择“明”作为国号。

image.png

  综上所述,可以说大明国号的由来和明教的关系不大,坊间流传的明教和朱元璋的各种关联也只是道听途说。也不排除,有很多黑化朱元璋的人故意扭曲一些历史事件。而大明国的国号反而是和佛教中的弥勒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来说去,其实古代的统治阶级还是会依靠宗教的力量来助力自己的统治。百姓就想过着平静的小日子,如果,精神上有了依靠,即使物质不是很丰富,也会在宗教上找到安慰。至于,大明国号的由来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只能推测和分析,当初的明太祖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最终,只有他老人家自己知道了。

  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取名有什么忌讳吗?
古人对取名字有很大的讲究,用字也比较谨慎而且寓意很深,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古人名字中常出现字的寓意。“富"“贵"福"“禄”:物质和地位的向往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是正视人们的这种欲望的,不过强调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实现。由于有了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念,士大夫之家取名总要避开这个方面,但这种强烈的愿望在取名时仍然时有所见。《汉书·王子侯表》中有安檀侯刘福、安国侯刘传富、海常侯刘福、榆丘侯刘受福;列传中有盖宽饶、李广利。至于向往高贵的社会地位,以公.侯、王孙、公子、公孙命名命字,则显得雅逊多了,如窦融字周公、袁安字邵公、魏相字弱侯.张侯字孟侯、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治黄老之学的杨王孙、刘平字公子.冯异字公孙,都显露出先秦时期贵族对地位的向往。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确立以后,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来,唐代有裴贽字敬臣、陈岩字梦臣等,宋代有徐铉字鼎臣、周渭字得臣等,明代有俞臣字臣哉.张元臣等,清代有赵...
· 秦始皇的名字是什么?这些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关于秦始皇的名字,有几种不同的叫法,时期不同,称呼就不一样。总结历史上对秦始皇的称呼,不外乎有三个:嬴政、赵政以及吕政。在中国古代,礼教和现在有所不同,那时候诸侯国的君主之前都被称呼为什么公子或者是公子加名的。所以在春秋时期,一国之主是不能直接被叫名字的,就是姓氏加上名字一起。而到了战国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就可以称呼成嬴政了。毕竟国家内外部环境都很混乱,谁还管你叫做什么呀!更何况还有历史资料记载呢,《战国策》中就记载了一个人叫做芈戎,这种就是姓氏加上名字的叫法。但是在现存的许多史料中,虽然“赢”姓氏周王室赐给秦国国主的姓氏,但是在战国时期并没有人给秦国的国主叫做赢什么的。最早叫秦始皇“嬴政”的是西汉末的《扬子法言》,为杨雄所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在秦始皇那个年代应该还不曾有人称呼始皇为“嬴政”,这是后世人们对他的称呼。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多次提到...
· 知道明十三陵都叫什么吗?他们名字的由来及寓意又是什么呢?
明十三陵位于昌平县北10公里天寿山南麓,历代帝王大都十分重视选择陵地,据说,天寿山间明堂广大,群山似封若闭,中间水土深厚,明成祖就降旨圈地80里,做陵区禁地,将它改名为天寿山。从在天寿山下建长陵(明成祖陵墓),到崇祯(明思宗)葬在田妃墓中,这里共埋葬了十三个皇帝,因而称为十三陵。这十三陵是: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穗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北京十三陵各个名字的由来,如下:长陵以“长”命名,可寓“久远”“长久”之意,其陵名寓意吉祥长陵: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所以,也称为“长陵”。献陵的“献”字,除了“享献”之意外...
· 为宝宝取名字一定要慎重,别取好后闹笑话!
上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张老师别有用心地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要大家每人将全班50名同学的姓名全部写出来,完成得最快最好的前10名有奖!这真是太容易了!还没等老师说完,大伙儿就急不可待地下了笔。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笔尖触纸的“沙沙”声。不一会儿,雪花似的纸片争先恐后地“飞”到了老师手里,同学们瞪大眼睛,望着讲台前的张老师,巴不得自己能成为幸运者之一张老师看了一下,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她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周-博-约。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嗨,是哪个粗心鬼把“小博士”周博约写成了“周薄约”?周博约要是知道了这个人是谁,不揍死他(她)才怪。哈!又是谁把李萧雨写成了“尼削雨”?忽然,张老师的目光又落在了我的身上,一股不祥的预感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难道有人也替我改了名?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人替我改的名是-“晴天”,真是气死我了!还有更精彩的呢!陈钊炀变成了“陈遭殃”,龙晨旭变成了“龙沉许”,...
· 叶公好龙故事的情节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叶公好龙故事的情节是什么?有什么寓意叶公好龙是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叶公的人对龙情有独钟。关于叶公与龙有什么缘分,他们之前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发生,来看看吧。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沉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裡的牆壁上也画著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叶公好龙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的去他家裡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