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房玄龄为什么反对征讨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成功了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5
转发:0
评论:0
房玄龄为什么反对征讨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成功了吗?,房玄龄为什么反对征讨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成功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房玄龄为什么反对征讨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成功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但是,高句丽不安分,想要称霸朝鲜半岛。公元643年,新罗善德女王传书唐朝,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请求唐朝援助。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调停,要求高句丽和百济停止对新罗的进攻。但高句丽对唐太宗的命令置若罔闻,依旧攻打。唐太宗大怒,决定“教训”高句丽。大将李绩、大臣长孙无忌都支持唐太宗的决定。

image.png

  644年,唐太宗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上饶)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开始筹备进攻。这年冬天,唐太宗带着大批官员和皇太子李治离开长安向唐与高句丽的边境进发。当时,长孙无忌、李绩、李道宗随太宗出征,而房玄龄和李大亮则留守都城长安,处理军需和国家政务。

  唐太宗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他认为隋炀帝没有做成的事情他一定可以做成。但是,这次征讨也和隋炀帝的征讨一样失败了。

image.png

  在进攻安市城的时候,唐军遇到了强大的阻力,高句丽军队顽强抵抗,双方陷入对峙状态。随着冬天的临近,天气愈来愈恶劣,而后勤供给也开始匮乏。不得已,唐太宗于645年10月13日下令撤退。在过辽河的时候,军队遇到了泥沼,行军困难。在填平泥沼的过程中,有的士兵陷入泥潭被淹死,而很多士兵则被冻死。看到哀鸿遍野的场景,唐太宗很后悔发动这场战争,曾说要是魏徵还活着,一定会劝阻他不要发动这场战争。

  其实,唐太宗亲征并非无人阻止,当时诸遂良曾上谏反对,房玄龄也不同意。可是唐太宗信心满满,根本听不进去。

  回到长安后,唐太宗对不听话的高句丽始终耿耿于怀。647年,他又开始筹备进攻事宜,并派牛进达和李海岸从海上攻打辽东半岛南部,派李世勣和孙贰朗从陆路穿过辽河袭击高句丽。可是海陆两军都蒙受损失,毫无进展。648年,唐太宗再派薛万彻和裴行方从海上攻击高句丽。并准备于在649年亲率30万大军摧毁高句丽。

image.png

  648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唐太宗非常关心他,派最好的医生为他诊治。可丝毫不见效果。已经七十岁的房玄龄明白自己大限已到,便对几个儿子说:“我已经快不行了。皇帝厚爱房家,我不能辜负他的恩泽。现在天下承平,唯独征讨高丽不止。皇帝心意已决,大家都不敢犯颜进谏。我不想衔恨入地,请你们为我准备笔墨,我将抗表进谏。”

  在谏表中,房玄龄认为征讨高丽劳民伤财,于国不利。“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停止征讨)以保万代巍巍之名。”

  唐太宗看了谏表,感叹说,房玄龄真是忠臣,身患绝症仍旧心怀国家。

  房玄龄死后,唐太宗给他的两个儿子升了官,赐谥号“文昭”,陪葬昭陵。649年,唐太宗病重,他在去世前终于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取消进攻高丽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
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句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新罗王。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交出皇权并立他为新任皇太子。李世民随后继承皇位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唐太宗在位的大多数时间里,唐与高句丽大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唐太宗试图在朝鲜半岛的三个政权之中保持主导地位。626年,唐太宗登基不久就派朱子奢到朝鲜谴责朝鲜三国之间的相互争斗。631年,在得到高句丽荣留王的同意后,唐太宗派特使到高句丽重新安葬阵亡的隋兵。但唐太宗对于高句丽还是没有放弃征服策略。唐太宗李世民认为高句丽据有的“辽东”(...
· 临死上谏,房玄龄为何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但是,高句丽不安分,想要称霸朝鲜半岛。公元643年,新罗善德女王传书唐朝,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请求唐朝援助。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调停,要求高句丽和百济停止对新罗的进攻。但高句丽对唐太宗的命令置若罔闻,依旧攻打。唐太宗大怒,决定“教训”高句丽。大将李绩、大臣长孙无忌都支持唐太宗的决定。网络配图644年,唐太宗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上饶)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开始筹备进攻。这年冬天,唐太宗带着大批官员和皇太子李治离开长安向唐与高句丽的边境进发。当时,长孙无忌、李绩、李道宗随太宗出征,而房玄龄和...
· 房玄龄为何“临死上谏”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但是,高句丽不安分,想要称霸朝鲜半岛。公元643年,新罗善德女王传书唐朝,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请求唐朝援助。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调停,要求高句丽和百济停止对新罗的进攻。但高句丽对唐太宗的命令置若罔闻,依旧攻打。唐太宗大怒,决定“教训”高句丽。大将李绩、大臣长孙无忌都支持唐太宗的决定。644年,唐太宗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上饶)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开始筹备进攻。这年冬天,唐太宗带着大批官员和皇太子李治离开长安向唐与高句丽的边境进发。当时,长孙无忌、李绩、李道宗随太宗出征,而房玄龄和李大亮则...
· 贞观大将李大亮:苦谏唐太宗不要再征讨高句丽
李大亮(586年-644年),京兆泾阳人,唐朝开国功臣。北魏度支尚书李琰之曾孙。原为隋将庞玉部下行军兵曹,与瓦岗军作战被俘,随即获释,李渊兵进长安,李大亮投归辅助李渊开国有功,被封为金州总管司马,旋擢迁安州刺史。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禅让帝位予秦王李世民,次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改元贞观。在贞观年间,李大亮出任过交州都督、凉州都督、西北道安抚大使、剑南道巡省大使、左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晋封武阳县公。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大亮领兵征伐从吐谷浑进犯而来的番兵番将,贞观十五年(641年)击败薛延陀番将,受封为行军总管。李大亮从金州总管晋升到行军总管,对唐朝初年稳定政局贡献极多。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留李大亮协助房玄龄驻守长安,不久去世,年五十九岁,家无余资,甚是清贫,太宗恸哭不已。追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懿,陪葬昭陵。出身官宦李大亮的先祖本是陇西狄道人,世代为当地有名的大姓。是北魏度支尚书李琰之...
· 唐太宗为什么要征高句丽高句丽与中原的关系?
高句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保持着与中原政权之间的关系,当中原王朝强大时接受册封,但是一旦中原战事频繁,高句丽也乘势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随着其国力的不断强大,高句丽也屡屡与中原政权之间发生一些摩擦。高句丽在长期与中原王朝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利益外交的策略。中原王朝几经更替,高句丽总是能不失时机的利用中原地区的分裂与统一形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当中原王朝统一,在势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高句丽总是能主动朝贡,以免受其征伐,同时获取政治上的承认,并与之开展贸易,积极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生产力发展明显加快。当中原王朝处于分裂时期,高句丽就借机对辽西地区展开争夺,并采取远交近攻策略,扩大自己的领土。公元612年3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但由于路途遥远,供给不足等原因,最终以惨败而告终。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接受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