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毛文龙死后,皮岛为什么会成为明朝的祸源存在地?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2
转发:0
评论:0
毛文龙死后,皮岛为什么会成为明朝的祸源存在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毛文龙死后,皮岛再也不是战略要地,成为明朝的祸源,希望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毛文龙死后,皮岛再也不是战略要地,成为明朝的祸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崇祯二年七月,大明朝廷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蓟辽督师袁崇焕竟然矫旨将左都督平辽总兵毛文龙处决了!当年,崇祯正刚刚处理完魏忠贤的“逆案”,这个消息传来,再次引起朝野震动。毛文龙专横跋扈,朝中大臣平时都是一边倒的恶评,但由于皮岛重要的战略地位,还从来没有动过杀他之心。

  随后,袁崇焕的奏折也送到京师,其中上书处斩毛文龙的十二大理由,并自我告罪说没有请命擅自处斩毛文龙,甘愿接受任何惩罚。尚方宝剑只能对于副总兵以下官员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但崇祯考虑到毛文龙已经死了,对后金作战还得依靠袁崇焕,反而将他大大表扬了一番。

image.png

  毛文龙该不该死,袁崇焕能不能杀,我们这里不做评价。但毛文龙所占据的皮岛,却实在太过于重要。皮岛又叫东江,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北岸与后金界只相隔八十里的海面。袁崇焕本人能取得宁远之战的胜利,也与毛文龙从皮岛出兵袭击后金后方永宁离不开的。

  也就是毛文龙被杀后三个月,皇太极没有后顾之忧的跑到蒙古南下,造成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总之,有毛文龙在,皮岛才是一把随时进攻的利刃,有了这把利刃,后金才不能轻举妄动。没有毛文龙的皮岛,如同失魂落魄一般。

  袁崇焕处死毛文龙时,是答应不波及其余将领的。不过毛文龙为人重义气,手下人都死心塌地为他干活,甚至被他收为养子养孙。他死之后,其余将领又惊又惧,既没有安全感,也对前途失去了信心,造成大量的将士叛投后金。特别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成为清朝的“三顺王”,也成为了清兵进军中原的急先锋。

  不过,袁崇焕似乎对皮岛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虽然杀掉了毛文龙,对皮岛的兴趣并不大,只是交由毛文龙的儿子承祚、副将陈继盛辅佐。从此处看,袁崇焕对毛文龙完全出于个人的憎恶,而非要利用皮岛做出战略战术安排。

image.png

  然而,陈继盛虽然人品很好,但他没有毛文龙杀伐决断的军阀作风,没有能力控制皮岛的烂摊子。第二年,岛上的刘兴治假借孙承宗的命令,几乎没有动什么脑筋,完全按照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方法,依葫芦画瓢,将陈继盛处死。这就是皮岛的第一次兵变。

  刘兴治此后仿效毛文龙,割据皮岛,明朝开始不予承认,派出黄龙接任都督。不过,黄龙见刘兴治无意听朝廷号令,也不敢贸然上岛任职,局势一直僵持不下。

  刘兴治脚踏两只船,一方面以属国身份与皇太极秘密结盟,另一方面又接受明朝后来授予的“管东江前协副将事”职位。又过了一年,皮岛发生了第二次兵变。对于此次兵变,明廷、清廷、朝鲜三方说法各异,扑朔迷离,结局是刘兴治和亲信都死于乱军之中。

  黄龙苦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皮岛的机会,他趁势前去就职,并将刘兴治的首级交给朝廷,传首九边。他还率领皮岛将士将闻讯而来的清军打跑,暂时稳定了局势。

  黄龙是明朝的忠臣,他的家人被后金俘虏,并以此要挟其投降,他却毫不理会。但黄龙在皮岛的根基太浅,处理不了纷繁复杂的局面。很快,皮岛发生了第三次兵变,黄龙被,而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夺取了皮岛的实权。

image.png

  此时的明廷,已经被皮岛走马灯似的换将及层出不穷的兵变弄得焦头烂额,渐渐开始抛弃了皮岛,不愿意过问。虽然仍有地方上的督抚、巡抚记挂着皮岛,不过大势逐渐向清朝方面而去。

  崇祯十年,皇太极进军朝鲜并逼迫其臣服后,又联兵共同进犯皮岛。都督沈世魁率领皮岛军民奋起反抗,在清军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下,皮岛海战结束,明朝完全失去了这块能够直接威胁清廷腹地的根据地。沈世魁被俘虏,但他坚贞不屈,遭到杀害。

  可能袁崇焕杀毛文龙之时,万万没有想到皮岛竟然藏龙卧虎,更没想到此事的余波将如此之大。不仅有让清军得到了多名骁勇善战的大将,这些叛将带去的武器装备迅速弥补了清军攻城能力不足的弱点,更让没有毛文龙的皮岛成为流血不止的脓疮,成为明朝不能承受之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毛文龙死后皮岛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样了
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大明朝的贡献毋庸置疑,有他坐阵辽东,努尔哈赤无计可施。宁远大捷让努尔哈赤悒郁而死,宁锦大捷让皇太极背负“辱名”之痛,这样的功劳就连崇祯皇帝都不敢小视。正因为袁崇焕有这么大的功劳,所以他才能在崇祯二年七月矫旨杀害了当时的平辽总兵毛文龙。毛文龙当时驻守皮岛,而皮岛相当于后金的大后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毛文龙的死,相当于大明朝自断臂膀。袁崇焕到底该不该杀毛文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但是毛文龙死后,皮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却是不争的事实。皮岛的位置正好卡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像一把钥匙锁在那里一样。后金有任何的异动,皮岛守军立刻就可以对后金的大后方发起进攻。多年来,皮岛对于后金来说,就像是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欲拔除而后快。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应该知道皮岛的重要性,但是他却毫不在意,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又或者低估了后金。毛文龙此人脾气暴躁,但是治军却很有一套,有他在皮岛,手下将士...
· 明朝末期将领毛文龙简介毛文龙结局怎么死的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过多。后被袁崇焕矫诏所斩。家世背景1576年2月10日(万历四年正月十一日),毛文龙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营官盐,后因生意需要,举家迁往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毛伟与沈氏共育四子,第三子夭折,余为长子毛文龙、次子毛仲龙、四子毛云龙。毛文龙九岁时,毛伟病故,其母时年二十六岁,携子依弟沈光祚居住。沈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乙末科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1],后毛文龙从军,...
· 明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袁崇焕作为明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深受人们的敬仰。但是,在袁崇焕的政治生涯后期,却做出了很多的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了杀害毛文龙。图片来源于网络毛文龙是袁崇焕手下的一员大将,不论是在战场上浴血杀敌,还是在幕后出谋划策,毛文龙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呢?关于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原因,说法有很多,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这两个:一是袁崇焕因为官场内部的斗争,将毛文龙作为,族中将毛文龙杀害;二是袁崇焕发现毛文龙具有通敌卖国之嫌,一怒之下将毛文龙杀了。对于这两个说法,很多人都是偏向于第一个说法。袁崇焕在政治生涯前期,一直都是两袖清风,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是,在其政治生涯后期,袁崇焕由于官场内部的争斗,以及战事吃紧,被逼无奈,与官场上的官员组成集团,而毛文龙就是袁崇焕所在集团的对立面。在皇太极上位之后,袁崇焕所率领的军队接连遭受重创。袁崇焕当初在崇祯皇帝前面许下的承诺,已经没有办...
· 袁崇焕错杀毛文龙竟招致杀祸?
袁崇焕晚明重臣,他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是被凌迟处死,但其实他本可避开这一杀生之祸的,只因他错杀一人,导致杀祸最终降临。那么,袁崇焕错杀的这个人是谁呢?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城,而宁远城仅有守兵一万,结果努尔哈赤大败这是其纵横沙场数十年第一次惨败,史称宁远大捷。这次战役的领导者正是袁崇焕。宁远胜利后,袁崇焕在明廷的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崇祯帝任命袁为兵部尚书并掌握辽东的军政大权,赐袁尚方宝剑。由此可见对袁崇焕的信任,但没过多久袁崇焕就辜负了崇祯帝的信任,在此先留一个悬念。在引出主角之前先介绍三个人分别是:怀顺王耿忠明、智顺王尚可喜、恭顺王孔有德,这就是清初的三顺王。后来这三位都改了称号分别为靖南王、平南王、定南王,没错再加一个平西王吴三桂,这就构成了赫赫有名的“三藩”。而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天下未定却先册封异族人为王可见这三人对于清廷的重要性。而此三人本是明朝将领,之所...
· 皮岛海战
战役前夕崇祯三年(1630年)明将刘兴治接受了皇太极的招降,暗中准备再次叛逃后金。当时因其兄弟刘兴祚战死殉国,朝廷怀疑刘兴祚再假死叛投后金而未与抚恤,他气愤不平,迁怒代署皮岛诸务的陈继盛有意不奏报。平时两人不睦,此时遂动杀机,借祭祀刘兴祚,设计将陈继盛等十一人杀害,举兵叛乱,到处杀掠。明朝闻变,派副总兵周文郁等入岛安抚。刘兴治接受安抚,叛乱渐息。五月,任命锦州参将黄龙为征虏前将军都督佥事,镇守登莱、东江,驻皮岛。东江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是,刘兴治的叛变活动并没有停止。八月,他伙同参将李登科、游击崔耀祖、都司马良、李世安、郭天盛、守备王才、王成功等人签署了一份“盟誓”书,秘密送到皇太极手中。次年即崇祯四年(1631年)二月,皇太极复信,再次表示欢迎之意,他本人“即当天地盟誓,毫无违背”。三月十六日,刘兴治策划叛逃,先杀将校中不跟从其叛乱的人,参将沈世魁全家被害,他本人幸免得脱。刘氏兄弟也互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