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渑池之会的时候,为什么赵惠文王能够全身而退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6
转发:0
评论:0
渑池之会的时候,为什么赵惠文王能够全身而退呢?,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战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商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战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一个比较朴实厚道的国家,特别在春秋时代,国家信用还是比较高的。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走上一条纯实用主义的路线,到了张仪等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外交更是无底线。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秦昭王约定与楚怀王会晤,结果竟然把一国之君给扣留了。然而,秦昭王在与赵惠文王会晤时,赵惠文王却最终全身而退,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

image.png

  第一,秦国有意与赵国结盟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与秦国的战略有关。先来说说渑池之会的历史背景。在渑池之会前,齐国由于遭到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讨伐,差一点亡国,从此被踢出诸强的第一阵营。而赵国则由于“胡服骑射”改革,国力突飞猛进,取代齐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从公元前282年始,秦国连续三年发动对赵国的进攻。第一次攻取蔺、祁二城;第二次攻取离石;第三次攻取光狼城。这几次战役,秦军的伤亡情况不详,我估计伤亡还是比较大,因为此时的赵国正处于国力最强盛的时期。

  到了公元前279年,秦国的战略突然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因为楚国形势出现巨变。楚顷襄王正派人出使各诸侯,游说各国联合起来,合纵攻秦。这无疑是秦国最担心的事。倘若楚国说服赵国加入攻秦行列,那么秦国就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秦昭王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赵国和解,集中力量打垮楚国。正是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有秦赵的渑池之会。

  第二,对于渑池之会,赵国是做了充分的评估与准备

  鉴于秦国在外交上的下三烂手段,特别是扣押楚怀王一事,令赵惠文王在是否参加渑池之会一事上犹豫不决。这时,廉颇与蔺相如的态度非常重要。两人都一致认为,应该要前去参加会议。为什么呢?首先,赵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尽管比秦国要略逊一点,但也是秦国的头号对手。这次会晤,是秦国主动要求和解,结合时局判断,应该是有诚意的。其次,为了吸取楚怀王被扣押的经验教训,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跟随赵王前往,而廉颇则陈兵于国境线上,严阵以待。只要会议出现变局,赵军可以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第三,赵国有扩张的需求。此时赵国实力强劲,领土扩张的渴望十分强烈。与秦国罢兵和解,秦与赵可以各自扩张,这是双赢的选择。

image.png

  应该说,廉颇与蔺相如的主张是正确的。在渑池之会上,秦王有意让赵王难堪,但是蔺相如挺身而出,反而让赵王处处占上风,让秦王下不了台。同时,廉颇陈兵于边境线上,秦国也不敢用对付楚怀王的方法来对付赵惠文王。渑池之会,让秦、赵两大军事大国暂时抛弃前嫌。在此后几年时间里,两国相安无事,也都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对外扩张,进一步确立了军事强国的优势地位。从结果来看,这是一次双赢的会议。

  第三,渑池之会后,秦、赵两国的扩张

  我们来看看秦赵两国在渑池之会后的军事扩张,会对这次会议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先说说秦国。秦国在与赵国和解后(公元前279年),立即以白起为将,大举入侵楚国,攻陷鄢、郢、邓、西陵等地,楚国军民死亡数十万,政府被迫迁都。公元前276年,秦攻魏,取二城。公元前275年,秦攻魏,围大梁,击破韩国援兵,斩首四万,魏国割地求和。公元前274年,秦伐魏,斩首四万,取四城。公元前273年,秦伐魏,会战于华阳,斩首十五万。再来看看赵国。公元前276年,廉颇攻魏,取幾邑;公元前275年,廉颇攻魏,取防陵、安阳;公元前274年,赵将燕周伐齐,取昌城、高唐;公元前273年,东胡叛赵,攻略代地,赵破东胡;公元前271年,蔺相如伐齐,攻至平邑。

image.png

  由此可见,在渑池之会后,秦国与赵国均大举对外扩张。秦国进攻的方向主要是楚国与魏国;而赵国进攻的方向,主要是魏国与齐国。直到公元前270年,也就是渑池之会后十年,秦、赵两国反目成仇。秦国派胡阳伐赵,进围阏与城。赵国名将赵奢率兵救援,大破秦军于阏与,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哦,小编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更新,大家的评论、分享、关注都会是小编写作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赵惠文王为什么能在渑池之会之中全身而退?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惠文王为什么能在渑池之会之中全身而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怀王客死于秦”和“秦赵渑池之会”因为屈原和蔺相如这两位历史名臣存在关系而流传甚广。然而不同于楚怀王前往武关会盟被扣,赵惠文王在渑池会谈时不但得以全身而退,还在宴会上取得了与秦王对等的地位,这是为何呢?需要说明的是,楚怀王被扣在前而秦赵渑池之会在后。秦昭襄王正是以武关扣押楚怀王为标志,向列国表明了与楚决裂的心迹。而在渑池之会所处的公元前279年,秦国正在集中全力举兵伐楚,意图将楚国的势力彻底赶出地理第二阶梯的高地,以确保秦国的地缘优势。此时,曾经与秦昭襄王并称东西二帝的齐湣王早已在五国伐齐的杀伐声中身败名裂,田单复齐之后因为功高震主而选择前往赵国,统帅五国伐齐的大将乐毅同样引饱受燕王猜忌而投奔赵国,齐燕两国距离秦楚太远且相互攻伐,不会影响亲昭襄王的伐楚大计。韩魏距离较近但国力弱小,其中韩国此时已...
· 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中文名渑池之会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发生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相关人物蔺相如、秦昭襄王、赵惠文王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原文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
· 渑池之会
【成语】渑池之会【成语】渑池之会【拼音】miǎnchízhīhuì【故事】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
· 渑池之会
参见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出处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渑池之会的故事渑池之会的评价如何
渑池之会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讲的是蔺相如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在历史上让巧舌如簧的蔺相如和足智多谋的廉颇闻名天下,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渑池之会图片渑池之会的故事被记录在列传里。渑池之会发生在公元前279故事讲述了秦王想和赵王和好,但赵王害怕实力强大的秦国而不想去。但赵王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位大大的忠臣,怎么会让赵王在起点认输。秦王的使臣告诉赵王,秦王想和他在西河外的渑池和好,让他务必来赴宴。他害怕秦王,不愿意前去。他的两位忠臣商量了一下为了赵国的面子,一定要去。赵王于是在蔺相如的陪同下去了渑池。廉颇在边境说大王这次和好,如果和谈的时间超过三十天。就让我立太子为王,以断了秦国要挟的念头,保卫赵国。赵王和秦王相会了。秦王提出让赵王弹瑟的要求,赵王答应了。秦国的使臣在史册上记下了这件事。蔺相如见此,想出来应对的办法,请秦王敲一下瓦缶,秦王不应。蔺相如以死要挟。秦王不得敲击。秦国的大臣见状立即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