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窝阔台家族为什么失去汗位?原因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34
转发:0
评论:0
窝阔台家族为什么失去汗位?原因是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窝阔台家族为啥失去汗位?不仅仅是窝阔台无能,还和一个女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窝阔台家族为啥失去汗位?不仅仅是窝阔台无能,还和一个女人有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成吉思汗死后,让儿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但是,窝阔台死后不久,蒙古帝国的汗位就转到了托雷系。那么,窝阔台家族为啥会失去汗位?不仅仅是窝阔台无能,还和一个女人有关!

image.png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四儿子拖雷。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大儿子因为血统问题,一直倍受诟病,所以首先被排除掉。在四个儿子中,老二察合台与术赤关系非常不和,如果把汗位传给察合台,成吉思汗担心日后引起内部的分裂,所以把老二察合台也排除了。这样,继承人就会在老三窝阔台和老四拖雷中间产生,因为蒙古族有老儿子守灶的习俗,拖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领地和12万精兵。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就把汗位传给了窝阔台。

  在四个儿子中,窝阔台资质平平,与术赤、拖雷相比,都逊色的很,但是他命好,成为了蒙古帝国皇帝。最开始的时候,窝阔台励精图治,颇有成吉思汗的遗风,但是后来却沉迷于酒色,天天,喝个酩酊大醉,让众兄弟颇有怨言。

  不过,窝阔台挺狠,赐了一杯毒酒,药死了能力很强的四兄弟拖雷。当窝阔台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指定了接班人,就是自己的三儿子阔出。但是,阔出命短,战场上战死了。当时,继承人还有三个人选,窝阔台的大儿子贵由、二儿子阔端、阔出的儿子失烈门。因为很喜欢阔出,窝阔台力排众议,让阔出的儿子,孙子失烈门成为继承人。

image.png

  窝阔台的无能主要体现在继承人上,如果他想立孙子失烈门为继承人,应该生前确认,再扶持一下。然而,窝阔台没有这样做,待他死后,留给蒙古帝国一堆烂摊子。

  按照蒙古旧制,窝阔台死后,由皇后脱列哥那摄政,选出新的大汗。脱列哥那是波斯人,最开始是以西域女俘的身份接触窝阔台的。窝阔台后来将脱列哥那纳为皇妃,后来成为后宫的主人。脱列哥那知道窝阔台已经指定失烈门为继承人,但是失烈门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其父亲是窝阔台另一妻子所生。在这种情况下,脱列哥那就想立自己的亲生儿子贵由为汗位继承人。

  脱列哥那的这个举动非常冒险,造成了蒙古内部的分裂,出现了几股反对势力。首先,窝阔台家族中的窝阔台指定继承人失烈门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强烈不满。其次,金帐汗国创建者拔都因为和贵由不满,坚决反对。

  虽然这么多人反对,但是脱列哥那还是将贵由推向了大汗的宝座,为蒙古的分裂、窝阔台汗国的倒台埋下了祸根。

image.png

  贵由本来就不是当汗王的料,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他上台后,打开杀戮,清理反对自己继承汗位的失烈门等人,然后打开国库奖赏支持自己走上汗位的功臣。这种做法,引起蒙古王公大臣的强烈不满,金帐汗国拔都公开指责。贵由就亲自带兵远征拔都,拉起了蒙古亲王内部争斗的序幕。不过,在征讨拨打的途中,贵由死去。

  经过贵由的折腾,窝阔台汗国的家底已经发生了动摇,实力变得很弱。此时,托雷系的蒙哥在第三代中的威望极高,实力也非常强。拔都等人就遥相呼应,推荐蒙哥继承汗位。

  贵由登上汗位后,极力打击兄弟。他死后,窝阔台已经没有了新的代言人,只好认人摆布,被迫承认蒙哥继承汗位。此后,蒙古帝国的汗位就从窝阔台系转到了拖雷系。

  这还不算完事,当蒙哥继承汗位后,先后开展了征服窝阔台汗国的战役,最后窝阔台汗国灭亡。在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是一个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窝阔台家族为什么会失去汗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窝阔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成吉思汗死后,让儿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但是,窝阔台死后不久,蒙古帝国的汗位就转到了托雷系。那么,窝阔台家族为啥会失去汗位?不仅仅是窝阔台无能,还和一个女人有关!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四儿子拖雷。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大儿子因为血统问题,一直倍受诟病,所以首先被排除掉。在四个儿子中,老二察合台与术赤关系非常不和,如果把汗位传给察合台,成吉思汗担心日后引起内部的分裂,所以把老二察合台也排除了。这样,继承人就会在老三窝阔台和老四拖雷中间产生,因为蒙古族有老儿子守灶的习俗,拖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领地和12万精兵。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就把汗位传给了窝阔台。在四个儿子中,窝阔台资质平平,与术赤、拖雷相比,都逊色的很,但是他命好,成为了蒙古帝国皇帝。最开始的时候,窝阔台励精图治,颇有成吉思汗的遗风,但是后来却沉迷于...
· 拖雷家族——窝阔台汗
?察合台和拖雷认为耶律楚材的建议很有道理,便决定在成吉思汗二周年祭奠前后举行忽里台会议,拥立窝阔台继承汗位。接到传信兵的飞马快报后,分封在各地的蒙古诸王都携带着家人、侍卫乃至大军,从四面八方奔赴汗廷所在地大斡耳朵。为了安置前来参加成吉思汗二周年祭奠和忽里台会议的人们,拖雷命人新立起数百顶帐篷,因为人员过多,还是捉襟见肘,远远不够用。这大大出乎拖雷的预料。各路诸王极少按拖雷只带家人、侍卫不超过千人的要求,尤其窝阔台、斡赤斤、拔都、察合台都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蒙军。窝阔台军、斡赤斤军各四万,察合台军三万、拔都军两万五千,都已自备了帐篷、食物等生活用品。看阵势不像是来祭拜和参会,倒像是奔赴前线。他们打着“战士们都深深怀念成吉思汗而要求前来祭奠”的幌子,其实是靠兵力争夺蒙古帝国的汗位。无奈之下,拖雷只好在大斡耳朵周围重新划定地盘,安排各路军马歇息,又部署麾下的兵力和四支怯薛军,昼夜加强警戒,防止黄金家...
· 窝阔台简介蒙古帝国可汗窝阔台汗窝阔台生平
孛儿只斤·窝阔台(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公元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公元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窝阔台自幼生长在兵戈相见、战乱不休的环境里,很小就开始骑马射箭,在马背上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他跟随父亲四处征伐,经过多次战争的洗礼,成长为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公元1203年,铁木真率军同克烈部王罕大战于合兰真沙陀之地(今尔乌珠穆沁旗北境)。年仅18岁的窝阔台随军征战,奋力搏杀。当时王罕的军队人多势众.战争进行得相当残酷。混战之中,...
· 窝阔台不是幼子为什么能继承汗位?窝阔台的历史评价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号,意思是“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之一,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带领自己的铁骑,征服了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时间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利器,任你再怎么英雄豪杰,最后都会化为一抔黄土灰飞烟灭。人死了,这偌大的家业总要有人继承,在自己的四个儿子中,成吉思汗考虑再三,最终选定了窝阔台为继承人。窝阔台是成吉思汗与元配所生第三个儿子,其下还有一个弟弟拖雷。蒙古有旧俗,一般父母的基业都会传给幼子,幼子是“守灶”人,也就是守护家产之人。成吉思汗一共有四个儿子,窝阔台是第三个,并不是幼子,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打破旧有的习俗,立窝阔台为继承人呢?而且做这个决定,还是在拖雷并不是无用之人的基础上。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他的儿子自然也不是弱者,四人自小就跟随在父亲身边。到了后来,成吉思汗干脆根据四个儿子的才能和特长,给他们安...
· 为什么拖雷的实力更强,成吉思汗却要把汗位交给窝阔台呢
说到成吉思汗,大家应该都能想到,他建立了蒙古帝国伟业。可以说,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之一,他带领自己的军队征服了欧亚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可是,纵使丰功伟绩雄厚,依然敌不过时间的流逝,成吉思汗也要考虑继承人的位置,这对他来说和其他皇帝一样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按照蒙古的制度,大的儿子要单独立门户,小的儿子守家,继承父辈的家业,也就是说,拖雷应该是成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在成吉思汗之后,坐上大汗的位置。可是最后,成吉思汗摈弃了旧制,选择了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我们从历史事件来看,拖雷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自己本身也是骁勇善战的,即使是成吉思汗死后,拖雷也是监国的位置,这就证明拖雷是一个能力很强,甚至可以说,他是比窝阔台更厉害的人,那么,这时候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拖雷能力优秀,并且按照传统,完全应该继承汗位,然而,成吉思汗却选择了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