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康熙朝的两位清官,人称“豆腐汤”和“于青菜”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4
转发:0
评论:0
康熙朝的两位清官,人称“豆腐汤”和“于青菜”,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皇帝倡导尊德崇道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康熙皇帝倡导尊德崇道,实行仁政德治,他说:“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矣”。 他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堪称内圣外王的典范。有一代明君,必有一代贤臣,各级官员纷纷效仿,以人品相砥砺,以名节、操守为尚,爱民惠民,清廉之风蔚然而成,“海宇升平,人民乐业” 。

image.png

  康熙谈到治国之道曾说:“先圣先师道法相传,昭垂统绪,炳若日星。朕远承心学,稽古敏求,效法不已,渐进自然。然后施之政教,庶不与圣贤相悖耳。”在具体实施方法上“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以达“覃敷文教”“返朴还淳”的太平盛世。

  康熙重视官员的道德人品,大力扶植奖励清官 ,扶正抑邪,利用各种机会劝谕大臣、督抚等官以百姓疾苦为念,作清廉为政的表率。 清官们对百姓的仁爱的精神,就是康熙仁爱精神的体现,他们都具有深厚的道德素养,两袖清风,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 康熙一朝,清官、名臣灿若明星,举不胜举。

  “豆腐汤”汤青天

  汤斌 (1627年─1687年)出任陕西潼关道时,为不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一头驮着两套旧被褥,一个竹书箱;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到了潼关,守关的把总还以为他是赶考的书生。

  汤斌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县的奸滑之徒就不敢再作恶,纷纷收敛,百姓则安居乐业。 一时间,“汤青天”的美名家喻户晓。 汤斌不仅为官清正,居家也颇有颜回之风。 平时采野菜供膳,每餐必有一味豆腐,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豆腐汤”,以颂扬他为官清廉。

  汤斌出任江宁巡抚行前,康熙对他说:“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事,必从容渐摩逐渐达到,使之改心易虑。”并赐予其鞍马、衣料、银钱,又赐御书三轴并说:“今当远离,展此如对朕也。”此足可见康熙的良苦用心。

  康熙南巡到苏州见汤斌后,又对他说:“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又赐其御书。

  汤斌勤政恤民,倡导节俭,使民风改观,返朴还淳,康熙称赞他:“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风有位。”汤斌去世后,康熙赐其谥号“文正”。

image.png

  “天下廉吏第一”于青天

  于成龙 (1617年─1684年)赴任广西罗城知县前曾与友人书中说:“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誓勿昧天理良心。”罗城百废待举,于成龙实施教化,并带领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兴办学校,罗城大治,“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于成龙赴任四川知府时,四川因遭战乱最久,人口锐减为全国之首,他推行善政,不到二年,人口骤增,大量田地开辟。 他由武昌知府迁福建按察使时,其舟将发,百姓痛哭挽留,“郡人沿岸遮送至九江者数万,哭声与江涛相乱”。

  到任后,即释放被株连冤民数千人,善政迭出,被百姓呼为“于青天”。 他自奉简朴清苦,“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荒年时以屑糠杂米为粥,客至亦如此待之,说:“如法行之,可留余米赈饥民也。 ”江南人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于青菜”。

  他的志节清操享誉当时,据载,当他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布价骤然上涨,“金陵阖城尽换布衣,即婚嫁无敢用音乐。士大夫减驱从、毁丹垩……奸人猾胥各挈妻孥鸟兽窜。”江宁尚节俭,尽改奢靡之风,奸佞人等不得不迁往他处。 数月之间江南“官吏望风改操”,政化大行。

  康熙得知于成龙事迹,亲自召见他,表彰说:“你为当今清官第一”,并殷殷勉励:“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赏赐白金、良马、御制诗等。

  于成龙提出蠲免钱粮、赈济灾荒等要求,无不得到康熙应允。 由于他心为百姓,招致了有些权贵的不满,他们散布流言蜚语,朝中有人借机弹劾他,说他年老昏聩,越来越蜕化变质,康熙回答说:“朕广泛听取了众人的评论,都称赞于成龙廉洁如初。是因为他性格耿直,刚正不阿,才会有人因嫉恨而进谗言诬告他。”

  康熙让朝廷将于成龙的事迹昭告天下,进行传颂。 于成龙去世后,将军、都统等人察看他的遗物,“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康熙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赐其谥号:清端,并为其祠题额“高行清粹”四字以示褒扬。

image.png

  康熙曾令于成龙荐举廉吏,荐举的一些人中有一人也叫于成龙,是通州知州、汉军镶黄旗人,后被称为小于成龙。 因为他廉能称职,诚心爱民,介然自守,不攀高结贵,即使他本旗王爷的门上也不走动,深得康熙欣赏。

  五年之间,小于成龙便从知州、知府擢为按察使,康熙赐亲书手卷一轴,并对他说:“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尔必自始至终毋有改操,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无负朕优眷之意。”几年后,又擢为直隶巡抚。

  陛辞时,康熙询问:“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小于成龙奏称:“弭盗为先,奸恶之徒倚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康熙大为赞许。

  后来,康熙以小于成龙“廉能称职,诚心爱民”,特旨嘉奖,并赐鞍马、银两等,后历升左都御史、河道总督等职。

  针对有些八旗外任官员腐败之弊,康熙将小于成龙作为八旗子弟的榜样,曾亲自召见其父、原任参领于得水,赏赐貂裘,嘉其教子有方,并殷殷叮咛,令其继续勉励其子“殚心竭力、始终如一”。 又谕八旗都统、侍郎诸臣,有子弟为外吏者,务必写信训勉,学习小于成龙之洁己爱民。 并通令果有洁己爱民如小于成龙者,将立即擢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著名官员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
· 清朝著名官员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
· 于成龙为什么被康熙称为清官第一?
清朝初年,政治上还是比较清明的,其中诞生了不少廉洁奉公的好官员。今天要说的这位,是被康熙称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清廉是他的标签,但是清廉并不是他的全部。于成龙生于明朝末年,在崇祯时期就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在乡试前,他亲眼看到太原考官收受贿赂,年轻气盛的于成龙在试卷上直抒胸臆、痛陈时弊,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到了清朝之后,他又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都未能通过乡试这一关,更不用说进京赶考了。后来由于长兄过世、父亲染病、生儿育女等实际问题,他暂时放弃了科举之路,安心养家糊口,为了生计而奔波。等到父亲过世之后,他踏入国子监之门,成为一名高龄学生。最后,清廷分配他去广西罗城担任为县令。当时他已经44岁了,再加上并非科举正途入仕的,前途非常渺茫。可是,事实证明,僵化的科举制度并不能选出最为优秀的人才,于成龙也并非为了前途为发财而背井离乡,他决定要为当地老百姓做一番事业。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
· 于成龙做过哪些官职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同时还兼任着...
·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简介汤和怎么死的汤和墓在哪
汤和(1326年-1395年),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人物生平加入义军汤和于1326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而且在一条小街上长大。童年的汤和有壮志,在嬉戏玩耍时,喜欢统率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