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1
转发:0
评论:0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哪一个官职更大呢,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县令和知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县令和知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受到历史影视剧和古代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它们都是一县之长。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分别。

  那么,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中,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

  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在全国推行。

  在郡县制的体系中,朝廷只管到郡、县一级,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

  但是,县以下还有“乡、亭、里”三级,其长官都由本地人推荐,朝廷并不干涉。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秦汉时期,一县长官称为“县令”或者“县长”,但两者也有微小区别。

  一般情况下,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县,长官被称为“县令”,俸禄从六百石到千石不等;

  人口万户以下的县,长官被称为“县长”,俸禄从三百石到五百石不等。

  魏晋时期,因为战乱的关系,导致人口大减,所以县令和县长的衡量标准又有不同。

  《晋令》有记载,“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南北朝时期,因为中原处于割据时代,每个国家的疆域并不稳固,总有大量人口的流失。

  这时,每朝每国取消了“县长”的说法,一县之长统称为“县令”,这在《宋书·州郡志》和《隋书·百官志》中都有记载。

  到了唐朝,偶尔会出现县令空置,由县里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的情况,这时,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也是“知县”一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总的来说,从秦汉到隋唐,一县之长的称呼为“县令”。

  值得说的是,因为中国自汉以来的强大,千百年一直是东亚诸国的宗主国,因此县令一词也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县令也是这些国家一县之长的称呼。

  直到宋朝,“县令”一词才发生改变,从唐朝中后期到宋朝初期,两百年的藩镇割据,引发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吸取前朝的经验,一方面重文抑武,一方面改变地方官员的权力。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受到启发,索性不再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朝廷派遣官员代理地方事务,称为“知事”。

  因此,以前的刺史、太守和县令的称呼都变了,成为后人熟悉的知州、知府和知县。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知县”比“县令”的职权还要大,不仅管理一县政务,还监管地方军事。

  元朝不是汉人王朝,没采用汉制,一县之长既不是县令,也不是知县,而被称为“县尹”。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明朝初期,为了掌控地方,朱元璋沿袭了宋朝的“知县”制。

  清朝虽然不是汉人王朝,但是大部分制度都是沿袭明朝的,“知县”便是如此。

  那么,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呢?两者虽然都是一县之长,但“县令”是地方性官员,而“知县”却是朝廷选派的。

  从官职的高低来说,县令大多是“正五品”官员,而知县则是“正七品”官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哪一个的官职更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知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历史题材影视里,知县和知府都是经常出现的角色。它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一个是县的首长,一个是府的首长,一个正七品,一个从四品。知府和知县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府是府级政府行政长官,知县是县级政府行政长官。府出现在唐代,县则秦统一后所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如秦的郡县二级制,到东汉逐渐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明清时期,主要为省、府、县三级制(当然也有直隶州、直隶厅等)。自秦代正式确定郡县制之后,县一直都是历代王朝最基层政权。县之下的乡镇农村地区则为强宗大族,士绅所掌握。所以,县在中国历来都是中央政权派遣的流官管辖。当然,历代县的级别不等。也因为等级分为县长,知县,县令三类。实质上是一样,只是县令为皇帝钦命,知县是常县,县长是小县。古时候皇权不下县,县为行政体系的最后一级。宋代,知县既要管民政,财政,还要管司法,如果县内有驻军的,还...
· 古代官职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当然,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到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由于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
· 古代太后和皇帝相比谁的权利更大呢
古代太后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封建王朝有两个特殊的位置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对立的,那就是皇帝和太后。一般情况下,如果太后没有权利的野心的话,那么她基本就负责管理后宫。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太后地位高,皇帝权力大,皇帝看到太后可是要下跪的,只要太后有手段野心大,实权也可以压倒皇帝。也有些特别情况。第一、如果皇帝年幼,基本太后处于干政的情况,这时候太后的亲戚的权力逐渐大了起来。基本无论大小事,都是太后帮忙做决定,这个时候基本就是太后的权力相对大一些。如果皇帝达到了理朝的年纪,如果这时候太后有权力的野心的话,这时候皇帝手中基本没有什么权力,皇帝还是得乖乖的听太后的话,受太后摆布。如果皇帝一直很懦弱,那基本就等到太后老去之后,皇帝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拿到权力,如果皇帝不甘平庸的话,那基本开始积蓄自己的权力,等到一定的时间就把太后搬到,然后...
· 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相比谁的官职更大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总督和巡抚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官职了。其中,就两江总督来说,根据史料记载,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两江总督的驻地位于南京城正中。而江苏巡抚(巡抚衙门驻苏州),下辖苏州府、江宁府(今南京)等建制。由此,对于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这两个官职的驻地都设立在今江苏省内。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谁的官职更大呢?一首先,对于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在官职品级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一方面,就两江总督等总督来说,品级为正二品,如果加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已经是“一品大员”了。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皆为清代重臣。与此相对应的是,巡抚的品级为从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
· 内务府总管和巡抚相比谁的官职更大一点
清朝的时候,皇帝为了更好的处理好皇家事务,就设立了内务府。这个机构,属于清朝独有,最早来源于清朝入关以前的“包衣”制度。所谓“包衣”,就是一群八旗贵族下的家奴,他们就是劳力,专门干重活,做家务。清朝入关后,为了打点后皇帝事务,皇帝就让内务府帮助自己专门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土地、钱财、生活、礼仪,绵绵俱到。这是一个极为繁琐的差事。清朝皇家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被称为皇庄,面积不小。从这些土地上,每年都可以收到一定的租税。皇家的钱财也有不少。除了皇帝的私人,这其中又包括各地的贡品,皇宫内的武器、牲口、马匹,这些也归内务府管理。在皇家礼仪规定下,上到祭祀大典,下到皇族日常生活,内务府也都一手操办起来。可以这么说,清朝皇族出门坐什么轿子,也都是由他们安排的。这些具体的事务,当然都是由太监、宫女们完成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内务府也掌管着这些宫女、太监的赏罚惩处。可以说,皇家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们处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