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臣竟然不是为了权利 他们为什么还敢反对皇帝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7
转发:0
评论:0
大臣竟然不是为了权利他们为什么还敢反对皇帝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大臣们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大臣们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大臣们在“大礼议”之争中的表现,其实是很奇怪的。

  很多学者都评价说,“大礼议”之争,其实不只是礼教的争执,更主要的是政治斗争。是正德皇帝的旧臣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嘉靖皇帝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不过,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谁都知道,只有巴结皇帝,做的事情合皇帝的胃口,官位才能得到升迁。和皇帝对着干,只会被皇帝。

image.png

  (大礼议中的大臣)

  既然如此,明朝大臣们那些“大礼议”之争,和皇帝对着干,怎么还说他们这是在争夺权力呢?有和皇帝争夺权力的吗?

  不错,之前由于正德皇帝不理朝政,权力基本上都在大臣们手里。尤其是首辅杨廷和掌控着权力。顺从杨廷和,也就能够获得权力。但是,在嘉靖皇帝第三年的时候,那时候正德皇帝早已去世,杨廷和也被嘉庆皇帝撵回了老家,让他退休致仕。这时候,嘉靖皇帝已经完全掌控了权力,为什么在那时候,嘉靖皇帝想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的时候,朝廷中还有两百多人集体跪在左顺门前哭谏呢?以至于后来,当锦衣卫抓了为首的八个人,其他人不但不走,反而冲到门前,擂门痛哭。最后,嘉靖皇帝使出杀手,把五品上下的官员134人抓起来当堂杖责,四品以上的官员86人罚俸停职,这场风波才平息下来。

  这么多人被杖责,被处罚,他们得罪了皇帝,将来他们还可能升官吗?升不了官,还能掌控什么权力?

  反过来,如果这些官员像张璁等人一样,附和嘉靖皇帝的意见,那么,他们就会快速升官。比如张璁,原本只是南京刑部主事,迅速就被嘉靖皇帝提拔为翰林学士,得到了快速的升迁。后来还三次担任首辅,可见获得了嘉靖皇帝多么大的青睐。

  有人可能会说,张璁这种大臣,会受到大家的鄙视,会为大家所不耻的。

image.png

  (张璁剧照)

  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嘉靖皇帝和杨廷和等大臣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璁提出:“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

  张璁这个提议,虽然是在附议嘉靖皇帝,但是,不但没有被人所鄙视,反而获得了不少人的赞扬。比如元老重臣王阳明就对张璁的附议“心喜其说”。另一个德高望重的重臣杨一清也评价张璁的奏议说:“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清朝重臣梁章钜也评论说,张璁此论“出所真见,非以阿世”。

  所以说,就算是巴结皇帝,也并不就会被人评价为阿谀奉承。有时候,只要你的提议得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找到了化解矛盾的办法,依然是可行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认为在“大礼议”争斗中,反对嘉靖皇帝是政治斗争,是为了手中的权力,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

image.png

  (嘉靖剧照)

  既然并不是为了权力,那么,以杨廷和为首的那些人,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一定要和嘉靖皇帝争执呢?

  我觉得,他们这样做,还是为了理想信念。

  古代官员的理想信念,和西方人不同,和我们当下人也不同。西方人是一种宗教信仰,我们当下人信奉的是未来的大同。但是古代官员不是这样的。古人是祖宗崇拜,他们信仰的是尧舜盛世,是祖先留下来的规矩。具体到这次“大礼议”,大臣们认为,嘉靖皇帝应该按照汉朝定陶王、宋朝濮王的规矩来做,这些祖先传下来的规矩,才是有道理的,不能新搞一套。

  而我们把明朝大臣们这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说成是他们为了争夺权力,显然不是一种正确理解。

  当然了,虽说这些明朝大臣在坚守理想信念,但是,这种坚守,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迂腐的。因为他们这样做,对国家富强,对黎民百姓的安康,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张璁,后来在当首辅以后,积极推进改革,革除明朝前期以来存在的各种积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张居正实施改革,铺平了道路。

  所以说,比较而言,张璁这样的大臣,才真正算得上是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

  (参考资料:《明史》《国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两江总督为什么管的不是浙江地区呢他们的权利不是很大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两江总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两江总督这个官位,相信大家都被陌生,这个官职在各种清朝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同时也是封疆大吏的代名词。很多人以为两江总督管理的肯定就是江苏和浙江,其实并不是这样。清朝方面根本没有把江苏和浙江放在一起管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两江总督的辖区是江苏、安徽和江西,至于浙江,归属闽浙总督管理。首先,我们讲讲两江总督的由来。在明朝统治之前,还没有江苏和安徽的说法。在明朝的历史中,由于名义上有两个首都,所以也出现了两个直隶地区。河北被称为北直隶,而江苏和南京则被称为南直隶。到了清朝入关之后,自己的首都在北京,南京的地位自然就下降。因此,在清朝顺治时期,南直隶被改成了江南省。当时的局势并不是十分稳定,因此区域划分的工作还算不上重点。在南明永历皇帝被杀之后,清朝开始腾出手来划分区域。清朝原本打算把江南省和浙江省划分在一起,设立两江总督统一...
· 揭秘太医为什么不是太监呢他们可是给皇帝的妃子看病的
太医为什么不是太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御医和太医是皇宫中为皇室服务的医生,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和皇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御医和太医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真正的御医数量很少,因为御医院在清朝也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是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太医不一定是御医。当然,不管是御医也好,太医也罢,都不可能像影视剧里一样随意出入后宫,更不可能经常一个人待在后宫中和某位妃子私会,然后还牵扯出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后宫是皇帝妃子的居住之地,为了不让后院起火,除了皇帝以外,其它正常的男人都不可能随意出入后宫,但因为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重体力活需要男性,这时候就出现了太监。除了皇帝和太监,御医和太医也可以进入后宫,虽然不是自由出入,却可以免受阉割之苦,这又是为什么呢?第一,御医不同于太监。太监多是走投无路,逼不得已才选择阉割入宫伺候人。而太医是拥...
· 皇帝是九五之尊,谁还敢当面骂他们?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自然是需要谨言慎行的,稍有个说错话的时候,脑袋则容易不保。可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砍大臣的脑袋,甚至,有贤明的皇帝愿意听大臣的“责骂”,从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明君与贤臣之间的相处模式,仿佛有些“火爆”,可是,正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互动,虚心听取建议的皇帝以及仗义执言的臣子,才形成了唐、明两朝的盛事。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经常挨批评的皇帝。尤其是大臣魏征,那真是从前朝骂道后宫,经常直言不讳的指责李世民的过错。李世民就算感到不痛快也得忍着,因为“言官”的官职是他亲手设置的。起初担心没人敢忤逆他指正他,于是,约定:“言官怎么监督皇帝都没事,因为,那是他的职责所在。”因此,面对魏征的责骂,也只好自己忍耐了。唐朝还有一位经常被大臣责骂的皇帝,那就是唐穆宗李恒,众大臣中要数郑覃骂得最狠。刚刚登基,就被郑覃责骂,说他:“成天鬼混疏忽政事。”面对大臣的直言,唐...
· 钦差大臣根据皇帝授予的职权那么他们的权利到底有多大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钦差大臣的权利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过去皇帝常会派遣官员外出处理一些重大事务。这种情况很早就有,只是历代称呼不同。明朝时,这些特派官员被称为“钦差大臣”。清朝入关后,也沿袭了这种称呼,只是对钦差大臣的制度,又做了一些完善,将钦差大臣的职权和外出办事的具体流程做一些详细安排。钦差大臣接到皇帝任免后,如果在京城,就要当面跟皇帝谢恩。如果在外地,接到皇帝送来的关印、案册文卷,必须焚香表示恭敬,才能领旨谢恩。拿着朝廷给的证明,钦差大臣一般会走驿站到达目的地。驿站是朝廷专门用来接送官员,传递文书的地方。钦差大臣到驿站,可以享受一些特殊待遇,驿站人员会提前出迎,准备粮草马匹,供钦差大臣及随行人员休息,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他们到达目的地。到达指定位置后,钦差大臣根据皇帝授予的职权,处理相关事务。清朝的时候,钦差大臣所涉及的事务极多,内政外交、军务救荒、审案断刑等。事务不同,职权不...
·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竟然不是为了找韦小宝?
在鹿鼎记结尾。金庸讲道:“后世史家记述康熙六下江南,主旨在视察黄河河工,但为什么他以前从不到江南,韦小宝一,当年就下江南?巡视河工,何须直到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扬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御前侍卫前往扬州各处妓院,赌场,茶馆,酒店查问韦小宝其人?其问不得要领,何以闷闷不乐?后人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原为御前侍卫,曾为韦小宝的部属,后被康熙派为苏州织造,又任江宁织造,命其常驻江南繁华之地,就近寻访韦小宝云。”图片来源于网络鹿鼎记在今天来说,不像是武侠小说,而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历史上不存在韦小宝其人,但鹿鼎记里提到说康熙下江南其实不全是为了巡视河工,确实没错。明清时代,江南地带一直是首都位于北方地区的中央帝国的钱袋子,而江南地区不稳定,对清朝的生存是致命的。说是巡视黄河河工,却每次必到江南长时间停留。又在江南设置江南三织造这种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秘密情报机构,更多的是出自监视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