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万历帝怠政长达三十年,为什么没人造反架空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3
转发:0
评论:0
万历帝怠政长达三十年,为什么没人造反架空呢?,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万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神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万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神宗万历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48年,但这位皇帝在漫长在位时间中,并非是以雄才大略而名垂青史,而是以怠政偷懒差不多三十年而出名。

  那么万历帝如此怠政偷懒如此任性,为什么没有大权旁落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

  万历帝三十年不上朝有三个原因:一是明朝的制度使然,给了皇帝懒政的机会;二是万历帝长期不上朝不等于不理朝政;三是万历帝了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就在哪里,没有人敢冒头擅权。

  首先宋安之大概来说说万历帝怠政的“成果”,万历帝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怠政,不仅是很多国家大事得不到及时处理,以至于朝廷就连官员的选拔和任免都得不到正常的运行,造成“曹署多空”的局面。

  从万历二十四年吏部尚书孙丕杨辞去吏部尚书,万历帝不予理睬并且没有选拔一个新的尚书任职以后,到了万历四十一年,北京、南京两都缺尚书和侍郎这种级别的官员4名,都察院、副都御史缺5名、总督、巡抚缺4名。

image.png

  由此造成的恶劣后果就是很多政务得不到处理、军饷无人解运、刑部对案件的处理不积极和冤案的堆积。

  官场因循拖沓之风大长,吏治腐败更加严重,很多官员开始贪污腐败甚至鱼肉百姓,明朝庞大的官僚机构不只是因为缺员运行不正常,更是已经彻底腐败,而庞大的官僚机构腐败,意味着从朝廷再到地方,代表天子的官员贪污成风肆意妄为,意味着人心涣散,这个国家快要完了,而的确是万历帝死去仅仅24年后明朝便亡国了。

  但万历帝为何没有大权旁落呢,接下来宋安之一条一条的说。

  一、明朝的制度使然,给了皇帝懒政的机会

  明中叶以后,明朝皇帝怠政偷懒是出了名的,不只是万历帝,诸如还有正德帝、嘉靖帝、天启帝,这些人里面不只是万历帝一个人没有大权旁落,其他皇帝亦是如此。

  就是因为与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制度有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虽然君权进一步集中,但皇帝自然是更累了,再者毕竟后世子孙都不是他那种猛人。

image.png

  于是演变成为,建文朝出现内阁制度,明宣宗时太监机构司礼监拥有批红权,也就是说最后形成文官集团的代表内阁和太监势力的代表司礼监互相牵制,而皇帝居中调节不至于大权旁落的情况。

  很明显万历帝怠政归怠政,但并没有委以太监大权,来使内阁与司礼监共同决定国事,而是仗着当时制度上的互相牵制,出现不了权臣的情况,所以自己干脆不闻不问,一心偷懒去了。

  二、万历帝长期不上朝不等于不理政

  万历帝虽然不上朝,虽然造成“曹署多空”的恶劣情况,但还有有一点点底线的。

  虽然他不上朝,但对于大事还是严抓的,诸如万历三大征,就是万历拍板决定,并且选兵点将的。

  至于他理政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喜欢通过召见大臣,开个小会什么的,来处理一些必要的政务。

  如果万历是真的纯粹不管了,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了,所谓他怠政偷懒其实并非是指他真的什么都不管了。

  这里再说一点,随着上世纪万历帝定陵的发掘,考古得出万历帝患有腿疾,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万历帝偷懒的正当原因。

  但宋安之认为认为,看待万历帝怠政事情,需要客观。虽然他有腿疾,但也不能说他就可以怠政,以至于造成“曹署多空”那种情况,最多是一个行走不方便,虽然有影响,但不至于影响那么大,所以万历帝整体来说,怠政是他自己偷懒的问题,跟他的腿疾没多少关系。

  三、万历帝张居正的前车之鉴

  众所周知张居正是明朝有名的改革家,更是明朝的权臣,所以张居正死后,亲政的万历帝痛恨张居正触犯他皇帝的权威,于是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抄家。

  张居正之所以成为权臣,有两个条件不可或缺,一是原来与内阁互相牵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竟然破天荒的与张居正站在一起,支持张居正改革。二是万历帝当时年幼,皇族实际当家人李太后支持张居正改革,所以张居正才可以成为权臣。

  张居正被清算以后,冯保被贬南京,死后亦遭清算被抄家。

image.png

  而张居正被清算以后,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继任的内阁首辅张四维、申时行、沈一贯等人,为了避免“专擅”罪名,所以基本上都是小心翼翼明哲保身,即使顶撞万历帝,那也是有限的范围之内,反正在权力上从来不敢过分染指。

  这些内阁首辅为了表示自己,甚至都有些丧心病狂,像张四维反对张居正的新政,还恢复了张居正革除的官场弊政,申时行更是建议废除张居正的考成法。

  是以张居正前车之鉴在前,最有可能成为权臣的内阁首辅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心里清楚,万历帝看似怠政,但是如果自己对权力要求太多的话,恐怕就要被收拾了。

  同时冯保的事情为万历帝敲响了警钟。

  所以万历帝怠政偷懒时,干脆放弃了以司礼监牵制内阁,形成朝廷正常运行的局面,就是害怕再出现司礼监冯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样强强联合的情况,免得自己大权旁落。

  还真别说,万历帝这招的确不错,最起码怠政期间没有再出现司礼监勾搭内阁,影响皇权的情况。

  当然弊端很明显,就是他放着互相牵制的局面不用,而是选择极端的不闻不问,将大明王朝距离深渊的距离又明显的拉近了不少。

  通过以上三点,由此可见万历帝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虽然偷懒但不至于大权旁落,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诸如万历帝这种聪明人如果糊涂起来,无疑后果很严重,所以他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的大明江山,以至于死以后仅仅24年明朝便亡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万历怠政简介: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理朝政
万历怠政指的是在清朝人编纂的《明史》中万历帝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的事情。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20岁的万历帝正式亲政。在最初的几年,年轻的万历帝还兢兢业业、恪职尽守。如万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京师大旱,万历帝决定亲自祭天祈雨。祈雨当天,万历帝亲率百官步行十余里来到天坛,经过一番冗长而繁复的祈雨仪式后,万历帝又不顾劳顿,坚决拒绝乘辇,再次顶着烈日步行回宫。尤其是,为了表示祈雨的虔诚,万历帝特意要求免除清道,破例让沿途百姓争相一睹天颜。此情此景,令群臣百姓无限感动,不少人甚至潸然泪下。但是,从万历十四年以后,万历帝就开始了严重怠政行为,并创下了30年不上朝的纪录。万历帝的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几乎陷于瘫痪,从此回天无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而也有人对于万历怠政的说法存在质疑,认为是清朝人在编纂《明史》中对万历帝的污蔑。后人在分析万历怠政的原因时,寻找...
· 解密:到底该如何评价万历皇帝怠政30年?
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干政,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日本入侵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万历都有反应,表示奏章还是有在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明史·神宗本纪》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曾提到“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 古代边关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没人想要造反呢
古代将士手握重兵为什么不造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为了巩固边疆,捍卫国境,皇帝一般会派遣一些作战能力很强的将领镇守边关,并派重兵把守,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古代有很多有名的将军,多曾经镇守边关,如戚继光。大家都知道,在边疆的将军,是天高皇帝远,你做什么,皇帝根本不知道。所以被派到边疆的将军,也有的是在宫廷里失败的臣子,被奸臣陷害,或者得不到皇帝赏识被派遣到荒凉的边疆。有人问,那么如果这些镇守边关的将领,心有不满,他们又手握重兵,皇帝不担心他们谋反吗?其实,不是这些将领不想谋反,而是根本谋不成。首先,边疆都十分荒凉,没有多少居民,大部分是镇守边关的官兵和一些穷苦的百姓住在这里。要起义,首先要有群众基础,这里根本没有。其次,行军作战的关键是士兵们的粮草供应充足,边关的物资都是从京城由朝廷下令派送过来的,如果将军谋反,谁给他提供粮草?没...
· 万历怠政背景:万历幼年被张居正长期压制
隆庆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风驾崩,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改元万历。由于万历帝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相反张居正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网络配图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洪武年间,全国耕种田地有八百五十万零七千六百卅二顷。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降低到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网络配图而万历九年经过张居正的治理后达到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使边境安然。张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网络配图张居正变法后,万历初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史称...
· 万历怠政背景:万历幼年被张居正长期压制
隆庆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风驾崩,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改元万历。由于万历帝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相反张居正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洪武年间,全国耕种田地有八百五十万零七千六百卅二顷。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降低到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而万历九年经过张居正的治理后达到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使边境安然。张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张居正变法后,万历初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史称万历中兴。张居正逝世之后,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