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威震边关的哥舒翰为什么输给安禄山?原因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7
转发:0
评论:0
威震边关的哥舒翰为什么输给安禄山?原因是什么,威震边关的哥舒翰,为什么手握20万大军,却惨败于安禄山手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

  威震边关的哥舒翰,为什么手握20万大军,却惨败于安禄山手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哥舒翰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代名将,在抵御入侵,保卫大唐边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西部边民唱出的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就是对哥舒翰边关功绩的最好颂扬。

  然而正是这样一名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却在抵御安禄山叛军的时候,手握20万大军,又有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为何竟然在和安禄山叛军交战的时候全军覆没,致使潼关失守,叛军长驱直入攻入都城长安呢?

  第一,唐玄宗好大喜功,急功冒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史之乱之所以造成,除了唐玄宗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外,根本原因,还在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他在处理北方边关少数民族问题上,贪图边功,所以才会把那么大的兵权交给安禄山。

  就比如让哥舒翰发动石堡城一战,在哥舒翰之前,多位将军都已经告诉唐玄宗。石堡城是集全国之力来防守的一个地方,不容易打,打下来用处也不大。但是唐玄宗偏偏要打。结果哥舒翰损失了好几万人,耗时数月才拿下,可以说是惨胜。可唐玄宗不吸取教训,却认为这是他的巨大功劳。

image.png

  在潼关问题上也是。潼关的守将原本是封常清、高仙芝。由于唐玄宗在军队布置上实外虚内,这两员名将在洛阳打不赢安禄山,退到潼关坚守。如果这两员大将一直守在潼关,安禄山未必能前进一步。然而唐玄宗却听信宦官诬告,杀了这两员大将,又让有病在身的哥舒翰前往接替封常清和高仙芝。哥舒翰前往潼关后,继续执行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做法,坚守不出。但是,急功冒进的唐玄宗却强迫哥舒翰出击,哥舒翰大哭出击,最后造成全军覆没。

  第二,大臣们用力于勾心斗角,而不是一心平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和节节败退,除了唐玄宗昏庸以外,还在于朝臣们不和。

  一是安禄山和杨国忠的矛盾不可调和,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造反。

  二是大将封常清、高仙芝与宦官边令诚不和,边令诚诬告并让唐玄宗杀掉封常清和高仙芝。

  三是哥舒翰统兵后,又因为与安禄山以及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不和,诬告安思顺。安思顺是安禄山族弟,但是,他其实并没有站在安禄山一边。在安史之乱之前,他就曾多次提醒唐玄宗,安禄山会造反。唐玄宗不听。哥舒翰掌控权力以后,便伪造证据,最后让唐玄宗杀掉安思顺。

image.png

  四是哥舒翰和杨国忠不和。本来哥舒翰是杨国忠极力提拔起来,对付安禄山的。但是哥舒翰掌兵以后,便和部下密谋杀掉杨国忠。虽然说他这也许是正义的行为,但确实造成了将相不和。致使后来杨国忠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强令哥舒翰放弃坚守,轻率出击而最终全军覆没。

  五是哥舒翰的两个部下不和。哥舒翰本来在领兵之前便已中风,无法处理日常事务,因此他把军事委托给了两个部下。其中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偏偏这两个人不和,经常互相抬杠,而有病的哥舒翰却无法化解他们的矛盾。

  从上到下,都在勾心斗角,这战争还打得赢么?

  第三,哥舒翰枉为名将,不能起带头作用。

  哥舒翰在边关的时候,是常胜将军。但是在潼关,他的一系列做法实在值得商榷。

  一是痛哭出关,扰乱军心。哥舒翰反对出关,提倡坚守。后来这个主意遭到唐玄宗和杨国忠的反对,只得出关。既然要出关,那就正对现实,激励将士,背水一战。可是他作为主将,却在这时候痛哭出关。你是主将,却这样做,不是在扰乱军心吗?军心都乱了,一开始就败了。

image.png

  二是指挥不当,毫无战术。哥舒翰已经明白安禄山是用疲弱之兵把他引进埋伏圈,用精兵对他进行围歼。这是在他出关前就明白了的。既然如此,难道就没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战术安排吗?该怎么打?打不赢又该怎么撤退?所有这些他完全没有设计。简直就是把20万大军直接往安禄山的大口袋里赶了事。这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名将的做派吗?

  三是被俘投降,名誉扫地。哥舒翰最后被安禄山俘虏以后,他竟然跪倒在他过去的敌人面前,称安禄山是“陛下”,向安禄山屈膝投降。而且还说,只要安禄山留他一条小命,他就帮安禄山劝说那些人投降。没想到,他手下的人都有骨气,坚决不肯投降。结果安禄山觉得他无用,本来封了他高官,给他拿掉,把他关进监狱。后来安庆绪逃跑的时候,又把他杀了。他如此斯文扫地,仅仅保了一年的命,最后还被杀掉。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臣,这样的大将,潼关之战,如何能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哥舒翰是谁?为什么哥舒翰要背叛大唐?
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将。大帐内,志得意满的安禄山轻蔑的对哥舒翰说:“汝常易我(看不起我),今何如?”哥舒翰脑海翻腾:他壮年时被提拔于行伍之间,一生为大唐经营西北,每战必克,未尝一败。而不久前,自己被迫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关与叛军交战,全军覆没,声名扫地。更惨的是,之后又被自己的部将捆绑至叛军大营投降。而叛军的首领偏偏是自己生平最看不起的安禄山……思考一番后,哥舒翰平静地说道:“肉眼不识陛下,遂至于此。陛下为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填在河南,鲁炅在南阳,但留臣,臣以尺书招之,不日平矣。”安禄山听后仰天大笑。等到哥舒翰收到李光弼等人的回信,他看到信上全都是写着:你为何不去死呢?久经沙场、威武不屈、名震西陲的大将哥舒翰此时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投降变节?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其一,因为不能再回到李唐一方而变节?在哥舒翰统兵御敌之前,高仙芝、封常青已经...
· 唐玄宗为什么要派半身不遂的哥舒翰去镇守潼关?他是什么用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为何唐玄宗还要派他去镇守潼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哥舒翰已经年迈(虽然无法判断他当时的实际年龄,但从史料记载的,他四十岁时父亲去世,在长安呆了三年才投身军旅来看,那时候哥舒翰至少60多岁了),而且已经半身不遂,可是唐玄宗居然让这样一个人去守潼关。最终,潼关失守,安禄山打进长安,唐玄宗被迫逃跑。那么,哥舒翰已经那么老迈残废了,为什么唐玄宗还要派他去守潼关呢?潼关最后失守,是不是哥舒翰老迈残废不能守住造成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唐玄宗为什么会派哥舒翰这样一个将军出征镇守潼关。在唐玄宗的眼里,哥舒翰是一个非常忠诚的,非常听话的,又能打胜仗的人。唐玄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集中体现在“石堡城战役”上。石堡城是吐蕃集全国之力修造的一座城堡,易守难攻,城中防御设置完善,粮草和武器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唐玄宗开疆拓土,获取...
· 方腊为什么会输给宋江?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方腊实力远超宋江,为何结果却被打败?因为有人放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从实力上来讲,梁山军无论是从账面上还是实际实力,比起方腊军来说差距都不小。何况这两支队伍一个是长途跋涉、远征江南,而方腊是坐镇本土、以逸待劳,此消彼长,梁山军更是处于被动。加上后勤保障、对地形地理的熟悉程度等,都昭示着梁山军要打赢方腊实在是太难。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朝廷就根本不在乎梁山军输赢,他们就是把梁山军当炮灰,派他们去和梁山军死磕,打赢了方腊,梁山军队伍也打垮了,朝廷得利。而如果打输了,方腊实力大伤,朝廷也得利,这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对于朝廷来说。但是结果却是梁山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以付出七十名大将代价取得惨胜,这是让人想不到的。最大的想不到是方腊在实力、地利都占优的情况下,怎么就打了败仗呢?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方腊的阵营看似实力强大,但是内部并不团结,在作战过...
· 建文帝为什么会输给朱棣?原因是什么
你真的了解建文帝为什么会输给开局一个碗的朱棣?朱元璋负多少责任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棣在跟随父亲大哥打仗时,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一天会登上帝位,而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它不仅成功翻盘了,而且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于政务,编撰《永乐大典》为中华民族留下许多珍贵文献、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五次亲征蒙古基本肃清北元残存势力为大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等等,总体来说朱棣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但是他的杀侄上位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诟病,不过要是说来他的造反也是实属无奈,要是有口饭吃,谁想造反阿不是?朱棣造反其实也是在堵,他在堵他的荣华富贵,作为史上最狂的赌徒之一,他凭借着完美的运气和敌人的闪了腰的操作成功登上帝位。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朱棣为何能在造反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朱元璋大戮功臣导致靖难之役无人可用关于朱元璋为何大杀特杀功臣宿将,在他和太子朱标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朱标因朱元璋大肆屠戮功...
· 李定国为什么会输给吴三桂?原因是什么
李定国人生最后一战,为何会输给吴三桂?原来南明出现叛徒。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57年,南明发生内讧,孙可望降清,清朝见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吴三桂、赵布泰、罗托等三路大军,向西南进军。第二年初,顺治帝再次下诏,任命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领八旗禁旅南征。此后,清军由湖广、四川、广西三路进攻,南明军队节节败,到1659年初,清军占领昆明。李定国率军掩护永历帝撤退时,渡过怒江后,发现磨盘山附近地形复杂,群峰丛峙,林木茂密,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于是他决定在此地设伏,与清军主力决一死战。李定国用兵多年,经验丰富,他充分利用磨盘山的地形特点,埋伏三道伏兵;命泰安伯窦名望为“初伏”;广昌侯高文贵为“二伏”;总兵王玺为“三伏”。李定国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敌尽入,初伏乃发;燃地雷,二、三伏乃发,首尾击之,敌尽矣”。为了这次作战顺利,李定国考虑的非常全面,甚至让将士携带干粮,以免产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