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桂究竟做过哪些坏事 为何他被称为明代第一恶王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3
转发:0
评论:0
朱桂究竟做过哪些坏事为何他被称为明代第一恶王呢,还不知道:明朝恶王朱桂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还不知道:明朝恶王朱桂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活着都得注重自己的名声,可在明代,偏偏有这样一位王爷,他在一生中,几乎没干过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是整天利用自己的权力制造麻烦,他就是明代第一恶王朱桂,但朱桂究竟都干了些什么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吧!

image.png

  朱桂是明成祖的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被封为豫王,不久后,改封代王,同年,就藩于大同府。朱桂被封为代王后,他整天无所事事,于是就带着手下人去大街上闲逛,逛街不可怕,可怕的是朱桂在袖子里藏了一个铜锤,这个铜锤是干什么的呢?

image.png

  在逛街时,朱桂只要碰到看不顺眼的人,便会用铜锤敲对方的脑袋,将其,如果有人敢上来劝阻,立即就会获得同样的待遇。因此背地里百姓们都叫朱桂“铜锤大魔王”。

  出来逛街除了用铜锤敲人脑袋外,朱桂还喜欢在街上收罗民女,遇到漂亮的,直接将其抓回府里,让其充当宫人,这一举动直接激起了民愤,朱桂整日胡作非为,被建文帝知晓,他也是气得七窍生烟,朱家打江山不容易,哪里容得下这样的败家子乱祸害。

image.png

  建文帝先是对朱桂提出警告,警告毫无效果后,他一气之下,决定“削藩”,直接收回了朱桂的实权,朱桂就成了一个庶人。

  朱棣当上皇帝后,“削藩制度”被推翻,朱桂也顺势恢复了王爵。但让朱棣没想到的是,朱桂又开始大干坏事,朱桂首先要做的就是重修王府,为了获得免费的劳动力,他利用职权调来大量士兵,并还擅自从地方的银库中拿钱,来干修私人王府的勾当。

image.png

  朱棣刚刚继位,政局还不稳,朱桂却将士兵抽走修建王府,气的朱棣火冒三丈,立即让工部发布了一道圣旨:自各个王府非得到朝廷命令,不能擅役一军一民一钱一物。

  即使朱棣下了命令,但朱桂却左耳听右耳冒,根本不将圣旨当回事。你不让我用朝廷的钱,我就自己征税。朱桂直接找到当地的官员给百姓增加一成赋税,甚至银钱不够的时候,还带领手下,日闯民宅,强取豪夺。

image.png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由于受到朱桂的影响,他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气候,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从杀人放火,而朱桂对于儿子的行为,却不加管教,有道是,养不教父之过。朱桂是个大祸害,他去世后,留下几个不争气的儿子,更是成为明朝的一群小祸害。

  一个人干一件坏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干坏事不干好事,朱桂确实是一代恶人的“楷模”。

  根据历史记载,成祖朱棣曾列出朱桂的32条罪状,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嘉奖”,明朝第一恶王,真的是名至实归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于成龙做过哪些官职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同时还兼任着...
· 朱元璋究竟是为何封李善长第一功臣呢?
朱元璋能成功离不开一个人——李善长。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共封了六位公爵,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里,李善长是“第一功臣”,那么这个负责后勤工作、无武功建树的李善长如何会得到朱元璋的如此厚待?首先李善长跟朱元璋是老乡,他们在心态和情感上很容易走进。网络配图再有,李善长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从《明史·李善长传》和《明实录》来看,李善长具有以下特点:1、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意思是李善长很早就熟读经典,策划事情多能成功。2、《明史》说李善长“其为里中长者”,说明他社会经验丰富,且有一定威望,精通人事关系。3、李善长在元末时曾避匿山中,预测世事,这说明他有独特的政治头脑,擅于把握政局,是个优秀的政治家。4、《明史》说李“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遇事能迅速地解决,使朱元璋免于前线后方应接不暇,省去不少心思。那么李善长如何成为朱元璋的铁哥们儿的...
· 洪皓做过哪些事?为什么被称为明朝的苏武?
洪皓被称为明朝的苏武,他是江西鄱阳人,北宋末年内忧外患,大宋江山岌岌可危,在国破山河碎之际,洪皓这个名字永久的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少年得志,仅仅27岁就考中了进士,在殿试的过程中,北宋六贼中的黼左丞相、朱勔宁远军节度使看到洪皓器宇轩昂,对答如流,非常喜欢,本来想招其为女婿,结果被洪皓拒绝,洪皓深知二人是奸臣,必然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坚决回绝,由于洪皓的坚守气节,导致自己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提拔任用,仅仅是海宁县主簿、秀州司录一类的小官。后来洪皓在任期间,正好遇上大灾,洪皓冒着杀头的风险开仓放粮,结果前去查访的官员不仅没有怪罪洪皓,反而极力向朝廷推荐他,而老百姓也纷纷感念洪皓的恩德,称他为洪佛子,北宋被金朝灭亡之后,宋高宗赵构一位退缩,本来想迁都南京,但是洪皓坚决反对,认为一味南撤只会助长金兵的气焰,洪皓本来是犯了忤逆之罪,但是由于朝中有大臣帮洪皓说话,这才使得洪皓不仅没有遭受处罚...
· 王承恩都做过什么样的大事为何他身为太监却能葬入皇陵呢
还不知道:能葬入皇陵的太监是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太监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种职业,他们服侍皇家、伴君左右,自然也就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事实上,古代就有很多大太监靠着皇帝的宠信而祸乱朝纲、为非作歹,为人薄情寡义、心狠手辣,比如赵高、魏忠贤之流。不过也有一些太监谦逊本分,给后世留下正面形象,比如郑和,以及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王承恩。▲《江山风雨情》王承恩剧照王承恩,明朝末期出生于河北邢台白岸村的一户农家,因自幼父母双亡,被人卖进皇宫做了太监。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经过一番严格的宫廷礼仪训练后,他被安排到了信王朱由检身边侍奉,此时的朱由检还只有11岁,父母都已不在,王承恩和他年纪相仿又有相似的身世,很快两个人就亲近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王承恩越来越受朱由检的信任,这令他的内心愈发为难——他其实是魏忠贤安插到朱由检身边的内应。思来想去,他最终将自己...
· 朱元璋此举为何被称作“明朝第一恶政”
为了弥补军屯的不足,朱元璋起了临时政策——盐引和开盐纳粮给盐引的制度。但这些都是临时措施,对于军事上的等朱元璋主要做的是发行纸币,但因为没有贵金属作为依托造成纸币贬值过快,通货膨胀严重,被后人称作“明朝第一恶政”。本文就从角度详细阐述这一问题。一、朱元璋为了发行纸币也是没有办法,毕竟避免了抢掠以及兵乱网络配图开盐不仅仅可以纳粮,还可以纳马,军队缺马嘛。也不仅仅是开盐,还可以是开茶纳粮、开茶纳马等等。盐茶是当时重要的商品,盐是所有人都必须的,茶在当时的汉族人中也已经普遍引用,更重要的是,茶在蒙古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那里更是生活必需品。由此,朱元璋既一部分解决了军需问题,又用茶控制了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以开放边贸为由使其不对明朝产生威胁。但如上这些,都是短期难以产生效果的。与少数民族做买卖你得谈以及慢慢来,刚开始的时候能弄来多少粮马?双方经过几十年的都属于敌对状态,不可能的。为此,朱元璋将目光转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