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7
转发:0
评论:0
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

  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居正历来评价不一,赞扬的自然欣赏他锐意改革,批评的也是看不惯他奢侈的行事作风,不过毕竟人无完人,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他本身就是那样,却总会有人不喜欢。张居正生前进行改革,身为首辅也是尽职尽责,但是死后却被抄家,而抄家的时候竟然没有人出来为他求情,是张居正人缘太差吗?

image.png

  1582年6月20日,当国十年的张居正病逝,不到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心头五味杂陈。

  十年时间,他需要老师张居正支撑起一方可以遮风挡雨的屏障,需要老师来拯救奄奄一息的大明朝廷。也确实是因为老师弃家为国、鞠躬尽瘁,才让皮包骨头般的大明变得饱满起来。大明国库里囤积的四百多万两黄金和能够供给十年之需的存粮,见证了张居正的功绩。正因为这些,才让危在旦夕的大明政权化险为夷,才让边境安宁。

  然而,张居正走了。

  当初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已经二十岁了,当初在他眼睛里高大威严的老师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棋子,他已经完成了过河翻山的使命;或者说他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利剑,他已经完成了刺杀者的使命。他已经对自己的学生和他的政权失去了意义。

  辍朝吊唁老师之后,他给老师追赠了上柱国,赐予谥号“文忠”。

image.png

  很快,在万历皇帝的脑海中,张居正威仪刚正的首辅形象、一丝不苟的帝师威风、秉公用权的权臣作为、以身作则的重臣身影,犹如迅速隐退的潮汐,悄无声息地淹没在与日俱来的权利旋涡之中。

  时间过去了一年十个月(1584年四月),明神宗朱翊钧做了一道让满朝文武瞪大眼睛的决定——查抄张居正的家产。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干?为什么没有人替张居正家求情?我们今天来看看这件事情。

  1525年(嘉靖四年),在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书香家庭,张居正出生了。在秀才父亲的栽培下,张居正聪颖过人。1537年,十二岁的他参加童试,荆州知府对这个孩子喜欢的不行,于是给他改名为“居正”。1540年,张居正中举。而1547年,考中进士的张居正被封为“庶吉士”(相当于宰相人选),这成为他进身大明高层社会的关键一步。身为庶吉士的张居正,认真思考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现状,上奏《论时政疏》,系统提出了自己对社会治理的看法。虽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但是这个奏疏却切中了大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明穆宗朱载垕上位之后,张居正进入内阁班底,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1572年,明穆宗去世,年仅十岁的神宗继位,是为万历皇帝。

image.png

  神宗年幼,母亲李太后把张居正任命为首辅,全权负责朝政。走在朱明政权的前台,可以说张居正干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大刀阔斧地革除时弊,恢复大明政权的肌体,让了无生机的机制出现中兴。

  然而,改革本身就是刀刃向内。张居正以破冰的精神改革赋税特权,挖断之路,让皇权不再浩浩荡荡,触动特权阶层利益。他结怨于天下,他结怨于皇权。

  大明政权走到了嘉靖时代,官员“朝事取索”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行贿多少成为进阶的依据。那时候,钱能通天、钱能通官、钱能通神——送钱已经不是潜规则了。腐败的浊气正在腐蚀大明的肌体,危机四伏。首辅张居正总揽朝纲之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张居正时代。

  农村豪强拥有赋税减免特权,老百姓承担了大量的转嫁过来的赋税。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对豪富势力沉重一击,开辟国家税源。“财裕民足,四海晏然”,张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条鞭法” 取消豪绅避赋偷税特权,从而缓释了贫民之困,堵死了豪民之奸。改革驿递,遏制驿站私用,堵死官员肥私之路,老百姓欢呼雀跃。改革学政,煞住找路子、拜门子的进士歪风。

image.png

  倡廉肃贪历来是治政的要害所在。张居正奖廉抑贪、正本清源、自持其身。谁都不愿意别人动他锅里的肉,张居正改革遭到了强烈反弹。但是大权在手,他坚守“弃家忘躯,以殉国家”。他自己明明白白知道,这种做法结怨于不少人。他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走下去。他比谁都明白,以后自身难保。

  果然,张居正生前的担心成为现实——被他惩处过的贪贿者抱团反击。他成了“万古之罪人”“乱政之权奸”。查抄太监冯保家的时候,搜出了200多万两黄金白银和无数珠宝。一个太监富可敌国,万历皇帝大惊失色。既然抄家能得财,加上又有人不断弹劾上奏张居正,万历皇帝下诏查抄张居正。

  1584年四月,张居正的老家被挖地三尺。张家家财黄金两千两,白银一万七千两。万历皇帝心里空落落地,这就是辅佐自己十年的老师。他勃然大怒,下令严查张居正的亲属。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也在严刑拷打后不堪受辱,留下绝笔后自缢身亡。张居正的三子张懋修则是投井自杀不成,自杀也没成功,最终被发配边疆而死。张居正的亲属十几人被困死。张居正的母亲也差点丢了性命。

  万历皇帝以怨报恩,有良知的人出来说话。左都御史赵锦上疏提出“张居正从无二心,不该如此待他。”于慎行(官至左谕德)给负责抄家的刑部侍郎丘写信说,张居正办事刚正,依法治国,不会贪贿。尽管他结怨于上下,而他在位时都说他的好话,今天又寻找他的罪行,你三思而后行。

  然而,求情的声音是微弱的。万历皇帝哪里顾得上这几个人的奏章。刑部侍郎丘更没有理会于慎行的劝诫。追仇张居正,再无张居正。明帝国的败亡是谁也没办法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神宗为何清算已死的张居正?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事件:张居正死后极惨,不但被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险遭鞭尸,连家人都未幸免。张居正,明朝万历间内阁首辅。梁启超说其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朱翊钧(明神宗)登基后,因年幼,不能亲政,张居正把持朝政,功高盖主。但是,张居正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帝师,是张居正的另一个身份,他为小皇帝制定了详细的日程安排,包括早朝与讲读等各项事宜。张居正的辅导和关怀,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大到朝廷政事之道,小到宫中细节,张居正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给小皇帝。自从神宗即位以来,朝廷之事皆不用他插手,张居正像一只勤劳的,均一一办理妥当,神宗倒也乐得自在。只是随着小皇帝年纪渐渐长大,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也随之产生,以至于开始滋生一股仇恨。对神宗来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可也没什么正事可做,他便喝起酒来,没想到,一喝就上瘾了,他渐渐喜欢上这种飘...
· 一代名相张居正死后被万历皇帝抄家,为什么没人替他求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582年6月20日,当国十年的张居正病逝,不到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心头五味杂陈。十年时间,他需要老师张居正支撑起一方可以遮风挡雨的屏障,需要老师来拯救奄奄一息的大明朝廷。也确实是因为老师弃家为国、鞠躬尽瘁,才让皮包骨头般的大明变得饱满起来。大明国库里囤积的四百多万两黄金和能够供给十年之需的存粮,见证了张居正的功绩。正因为这些,才让危在旦夕的大明政权化险为夷,才让边境安宁。然而,张居正走了。当初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已经二十岁了,当初在他眼睛里高大威严的老师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棋子,他已经完成了过河翻山的使命;或者说他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利剑,他已经完成了刺杀者的使命。他已经对自己的学生和他的政权失去了意义。辍朝吊唁老师之后,他给老师追赠了上柱国,赐予谥号“文忠”。很快,在万历皇帝的脑海中,张居正威仪刚正的首辅形象、一丝不苟的帝师...
· 张居正死后遭学生抄家之谜:明神宗欲从中捞钱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网络配图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死去不久的张居正下如此毒手呢?历史学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这是君臣之间十年积怨的总清算。在封建王朝里,君权和相权是一对相依相克的矛盾。君权过于弱小时,需要强大的相权来支撑;而过于强大的相权,则会矮化皇室,遭到帝王的忌恨。张居正开始辅佐神宗时,小皇帝年仅十岁,为了稳定政权,神宗母子都对张居正有所倚赖,尊重备至,言听计从。但是,这位元辅对小皇帝管束过严,干涉过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开始了由亲近、尊重向着畏惧、厌恶的方向转变。这一点,过于自信的张先生并没有察觉。张居正以严...
· 张居正一生力行改革,死后为什么会被抄家?
对张居正一生力行改革,58岁死后被抄家,结局为何如此悲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居正,一个在明朝政治史上留下伟大痕迹的人物,擅于改革。在《明朝那些事》中,作者对他具有特殊的情感,特别是结局仿佛也在透露着对他的惋惜,张居正的结局是很悲惨的,被流放子孙后代惨死的惨死,饿死的饿死,自己也差点被鞭尸。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结局真的太可惜了,世间再无张居正。张先生是个很清醒的人,自从他当官开始,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以后的命运,他这一生的信仰,以及他悲惨的结局。他一生都在为明朝的改革所不断的努力,他一步一步使自己的官职变大,直至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当然在这其中也得罪了很多人,为了改革的目的达成,他也使了不少手段。毋庸置疑,他是一个成功的改革天才。但是历史上都有哪些名臣能够善始善终的呢?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这一生的所作所为至少让明朝多存活了十年,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但他的一生也充...
· 张居正死后被学生抄家皇帝也想从中捞钱
张居正为为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帝鉴图说》(资料图)在432年前的今天,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逝世。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死去不久的张居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