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
明神宗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竟然没人求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居正历来评价不一,赞扬的自然欣赏他锐意改革,批评的也是看不惯他奢侈的行事作风,不过毕竟人无完人,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他本身就是那样,却总会有人不喜欢。张居正生前进行改革,身为首辅也是尽职尽责,但是死后却被抄家,而抄家的时候竟然没有人出来为他求情,是张居正人缘太差吗?
1582年6月20日,当国十年的张居正病逝,不到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心头五味杂陈。
十年时间,他需要老师张居正支撑起一方可以遮风挡雨的屏障,需要老师来拯救奄奄一息的大明朝廷。也确实是因为老师弃家为国、鞠躬尽瘁,才让皮包骨头般的大明变得饱满起来。大明国库里囤积的四百多万两黄金和能够供给十年之需的存粮,见证了张居正的功绩。正因为这些,才让危在旦夕的大明政权化险为夷,才让边境安宁。
然而,张居正走了。
当初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已经二十岁了,当初在他眼睛里高大威严的老师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棋子,他已经完成了过河翻山的使命;或者说他不过是朱明政权的一枚利剑,他已经完成了刺杀者的使命。他已经对自己的学生和他的政权失去了意义。
辍朝吊唁老师之后,他给老师追赠了上柱国,赐予谥号“文忠”。
很快,在万历皇帝的脑海中,张居正威仪刚正的首辅形象、一丝不苟的帝师威风、秉公用权的权臣作为、以身作则的重臣身影,犹如迅速隐退的潮汐,悄无声息地淹没在与日俱来的权利旋涡之中。
时间过去了一年十个月(1584年四月),明神宗朱翊钧做了一道让满朝文武瞪大眼睛的决定——查抄张居正的家产。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干?为什么没有人替张居正家求情?我们今天来看看这件事情。
1525年(嘉靖四年),在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书香家庭,张居正出生了。在秀才父亲的栽培下,张居正聪颖过人。1537年,十二岁的他参加童试,荆州知府对这个孩子喜欢的不行,于是给他改名为“居正”。1540年,张居正中举。而1547年,考中进士的张居正被封为“庶吉士”(相当于宰相人选),这成为他进身大明高层社会的关键一步。身为庶吉士的张居正,认真思考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现状,上奏《论时政疏》,系统提出了自己对社会治理的看法。虽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但是这个奏疏却切中了大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明穆宗朱载垕上位之后,张居正进入内阁班底,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1572年,明穆宗去世,年仅十岁的神宗继位,是为万历皇帝。
神宗年幼,母亲李太后把张居正任命为首辅,全权负责朝政。走在朱明政权的前台,可以说张居正干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大刀阔斧地革除时弊,恢复大明政权的肌体,让了无生机的机制出现中兴。
然而,改革本身就是刀刃向内。张居正以破冰的精神改革赋税特权,挖断之路,让皇权不再浩浩荡荡,触动特权阶层利益。他结怨于天下,他结怨于皇权。
大明政权走到了嘉靖时代,官员“朝事取索”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行贿多少成为进阶的依据。那时候,钱能通天、钱能通官、钱能通神——送钱已经不是潜规则了。腐败的浊气正在腐蚀大明的肌体,危机四伏。首辅张居正总揽朝纲之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张居正时代。
农村豪强拥有赋税减免特权,老百姓承担了大量的转嫁过来的赋税。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对豪富势力沉重一击,开辟国家税源。“财裕民足,四海晏然”,张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条鞭法” 取消豪绅避赋偷税特权,从而缓释了贫民之困,堵死了豪民之奸。改革驿递,遏制驿站私用,堵死官员肥私之路,老百姓欢呼雀跃。改革学政,煞住找路子、拜门子的进士歪风。
倡廉肃贪历来是治政的要害所在。张居正奖廉抑贪、正本清源、自持其身。谁都不愿意别人动他锅里的肉,张居正改革遭到了强烈反弹。但是大权在手,他坚守“弃家忘躯,以殉国家”。他自己明明白白知道,这种做法结怨于不少人。他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走下去。他比谁都明白,以后自身难保。
果然,张居正生前的担心成为现实——被他惩处过的贪贿者抱团反击。他成了“万古之罪人”“乱政之权奸”。查抄太监冯保家的时候,搜出了200多万两黄金白银和无数珠宝。一个太监富可敌国,万历皇帝大惊失色。既然抄家能得财,加上又有人不断弹劾上奏张居正,万历皇帝下诏查抄张居正。
1584年四月,张居正的老家被挖地三尺。张家家财黄金两千两,白银一万七千两。万历皇帝心里空落落地,这就是辅佐自己十年的老师。他勃然大怒,下令严查张居正的亲属。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也在严刑拷打后不堪受辱,留下绝笔后自缢身亡。张居正的三子张懋修则是投井自杀不成,自杀也没成功,最终被发配边疆而死。张居正的亲属十几人被困死。张居正的母亲也差点丢了性命。
万历皇帝以怨报恩,有良知的人出来说话。左都御史赵锦上疏提出“张居正从无二心,不该如此待他。”于慎行(官至左谕德)给负责抄家的刑部侍郎丘写信说,张居正办事刚正,依法治国,不会贪贿。尽管他结怨于上下,而他在位时都说他的好话,今天又寻找他的罪行,你三思而后行。
然而,求情的声音是微弱的。万历皇帝哪里顾得上这几个人的奏章。刑部侍郎丘更没有理会于慎行的劝诫。追仇张居正,再无张居正。明帝国的败亡是谁也没办法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