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于禁为什么会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原因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5
转发:0
评论:0
于禁为什么会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原因是什么,历史上降将无数,为何只有于禁饱受争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

  历史上降将无数,为何只有于禁饱受争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中,各路豪杰都能一展抱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当时武将谋士们既可以在朝廷任官,也能选择在各路诸侯下任职。而且非常自由,只要不是做出卖主求荣的事,更换自己的老板完全可以被世人所接收的。例如黄权弃蜀投魏,刘备未曾口出恶言;潘濬受孙权所邀,才归属东吴,被传为佳话等等。很多名将都有过归降其他势力的情况,如张郃、张辽、甘宁等,甚至一直认为忠义无双的关羽也曾暂降于曹操。这些人都随着时间而被世人所淡忘,然而有一位投敌的武将一直被世人所诟病,这位又是哪位武将呢?

image.png

  这位投敌的武将便是于禁,于禁在魏国里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并称五子良将。于禁开始时是跟随鲍信讨伐黄巾军,在随后鲍信归降曹操后,于禁也随之成为曹操的手下,因为于禁的能力出众,很快就被曹操重用,一直跟随着曹操南征北战三十余载,战功赫赫。然而,他在襄樊之战时,时逢十日大雨,而于禁军队的营地处于低洼地区,因此在连日大雨后七军皆被大雨淹没。此次失败只因天灾,非战之罪。关羽在擒获于禁后,于禁只能无奈投降。但为什么他的投降却不同于其他武将,一直被世人非议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于禁在曹操帐下任职数十载,一直被曹操重用,官至左将军,可谓位高权重,而且为曹操征战无数,立下汗马功劳。无论是曹操或者其他人都不会想到于禁会投降于敌军,可是于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然而此时,兄长还身在蜀汉,颇受众人怀疑,而且地位远不如于禁的庞德,居然在被关羽斩杀前仍不愿投降于蜀国,因此在庞德的衬托下,于禁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image.png

  二、曹操的盖棺定论

  之前也有说过,在三国时期投降敌军的事情是正常不过的。比如黄权投降魏国时,刘备也曾说“他没有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他。”曹操也曾多次想邀请背叛过自己的陈宫。但是在于禁投降后,曹操却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因此既然他的旧主都这么说了,大家对他也会不自觉产生不忠的印象。

  三、关羽的名气

  关羽在后世几乎是无人不晓,他的事迹也会经常成为人们日常的谈资,每个人谈起他的战绩时都如数家珍,从“万人丛中取敌军首级”再到“襄樊之战,降于禁、斩庞德”等等。因此每当谈起关羽时于禁总会被提起,长久以来,于禁在人们的印象就更深了。

image.png

  四、于禁的死因

  在投降不久,于禁又流落到东吴,待回到魏国时已是将逝之人,但曹丕对他并没有任何怜惜,不仅想让他出使东吴,还在曹操墓室的壁画上,刻下了当时他投降关羽的场景,让他羞愧不已,因此而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钱镠是谁?是什么时期的皇帝?为何饱受争议
在波光粼粼的杭州西湖边上,矗立着一排轩昂的牌坊群,绕过这组牌坊,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建筑,红色的粉墙围起的山门上,“钱王祠”三个大字朗然醒目。祠内供奉着五代时期的吴越国王钱镠和他的四个子孙,即五位吴越国王的塑像。按理说,吴越只是五代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历时不过七、八十年而已。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它毕竟还是中央政府,时间也比吴越国长得多。为何南宋王朝的遗迹赫然可见的不多,多数已湮灭于地下,而吴越王钱镠的纪念祠、塑像千余年来后人却是屡次修葺,至今巍然矗立于西子湖旁?这其中定有原因。钱镠(公元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出生于临安(今临安市)钱坞垅一户世代以打渔为生的贫民家庭。父亲钱宽,是个老实巴交的渔民。钱镠出生时相貌丑声音野,其父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之屋后井中,但因其祖母怜惜而留下,最后得以保全性命,因而取奶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
· 关于施托克豪森的评价如何?为什么他饱受争议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不仅仅是一位广受争议的20世纪作曲家,而且对整个战后严肃音乐创作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20世纪搞“新音乐”的作曲家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就探索的长久和广泛而言,几乎无人能赶得上施托克豪森。他发展了“参数”或称音响度数的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命名为“音群作曲家”。这种作曲法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方法,增大了音乐作品中的机遇因素、偶然因素,也意味着同一首作品不可能会有两场完全相同的演奏。在电子音乐方面,施托克豪森使用了空间参数,他在开始时规定各个顺序(如麦克风的位置及使用等等)以产生音响,有时事先将乐曲的基本素材及形式筹划好,但把具体实现这些细节留给别人。在《行进》中,乐曲的单元体取自他早期的各种作品。他把电子音响与童声女高音(通过回声效应及滤波器等手段以改变其声音)结合在一起。另有《音准》,该曲受东方文化的启迪而写成,长达75分钟,六位歌唱者的声音通过隐蔽的扬声器送出,创造...
· 左宗棠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民族英雄,他的争议主要有哪些?
左宗棠是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的成就大,但争议也很大,就让小谱解读他身上有哪些争议。左宗棠是一位文物双全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有许多历史功绩,且涉及层面非常广。左宗棠新办洋务,创办了福州船政、甘肃机器局、西安机器厂、兰州制造局、兰州织呢局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关注经济民生,兴修水利、筑路植树、栽桑种茶,是开发大西北的先驱和大功臣;在文化教育事业上抢救典籍、编印书刊、兴教劝学、修建书院。最重要的是他收复了新疆。图源网络他的成就遍布在各个层面,但是他的争议也就是从这些成就来的。左宗棠参与平定太平天国,在晚清革命党人及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史学家那里,曾经是左的重要罪状。更不用说平定回民起义。以左宗棠的角度来看他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等都是效忠于其当时的朝廷,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他维护了封建的腐败的将亡的大清王朝。除此之外,左宗棠...
· 明末袁崇焕为什么饱受争议?袁崇焕是功大还是过大?
明末袁崇焕为什么饱受争议?袁崇焕是功大还是过大?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末年,局势纷杂,身处漩涡之中的很多人都曾饱受争议,袁崇焕便是其中之一。有人说他是擎天一柱,崇祯处死他就是自取灭亡。也有人说他通敌卖国,欺君误主,加速了大明的灭亡。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袁崇焕赴辽作战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35岁时中进士,被任命为了福建的邵武知县。在任内,袁崇焕因为喜欢军事,所以经常向一些老兵打听边塞地区的战事。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被提拔进入了兵部。不久,后金攻破广宁,朝廷商议派人镇守山海关。此时,袁崇焕在查看了关外地形之后,在朝堂上夸下海口,只要有足够的兵马钱粮,自己一人便可以镇守山海关。(袁崇焕)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明史》显然,袁崇焕这句话吹牛皮了。一个从未参加过实战的文官,又怎么可能以一人之力捍卫整个帝国的安全。从这里,袁崇焕不切实际...
· 洪承畴为什么会在松锦之战中失败?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洪承畴那么能打仗,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会一败涂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军事指挥官,其中洪承畴要算是里面的佼佼者。洪承畴家境贫寒,早年曾帮母亲卖豆干为生。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才正式开始了求学之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3岁的洪承畴在殿试(科举考试最后一关)上发挥出色,取得了二甲第十四名的成绩,赐进士出身。此后,洪承畴历任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务。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文弱的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崇祯二年(1629年),陕北地区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这一年七月,起义军进攻韩城,时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主动请缨带兵出战。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只好同意让自告奋勇的洪承畴去试一试。结果没想到洪承畴第一次带兵出战就以少胜多,击溃了农民起义军,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振。从此,洪承畴就开始了半生的戎马生涯。从崇祯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