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什么说马超是三国时期被低估的猛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6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说马超是三国时期被低估的猛将?,三国时期被低估的猛将马超,实力究竟有多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

  三国时期被低估的猛将马超,实力究竟有多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起三国时期的猛将,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吕布、关羽等人,但是马超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在小说的开头马超就已经有了亮眼的开场,在讨伐郭汜的时候两军对峙,马超骑着骏马飞驰而过,直接一枪挑死了敌方大将。

image.png

  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都没有出现马超的身影,后来曹操诛杀马腾及家族的其他人,马超起兵找曹操复仇,只见马超骑着战马手持长枪,白袍银甲,英姿飒爽的样子让曹操有了惜才之意。曹操见到的场面数不胜数,但是能被他所称赞的少之又少。马超起兵与曹操对战大显身手,几次把曹操赶到了溃败边缘,刘备看到马超的表现止不住的称赞:“马超之神勇果然名不虚传。”

  在曹操和马超对战的时候,曹操吩咐将士注意防御,因为马超率领的将士骁勇善战,十分难缠。这也是有马超一枪制敌的前车之鉴,曹操自然不敢松懈,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很少回去主动进攻。后来曹操用了数月时间击败马超,虽然曹操获得了胜利,但是对于马超及带领的将士后怕不已。

image.png

  不管是对于曹操,还是其他枭雄来说,马超都是比较难缠的猛将。当时的刘璋也比较难缠,刘备打了许久都没有攻下,后来刘邦在城墙上看到了马超,直接就大开城门向刘备投降。诸葛亮聪慧过人,心高气傲,但对于马超的能力表示认同,在正史里有这么一段,刘备想封黄忠为后将军,遭到了诸葛亮的反对,诸葛亮认为只有马超才有这个资格,相信马超做后将军关羽也不会反对,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对于马超能力的认同。

  马超作为名声大噪的猛将,当时也有极高的声望,但是在小说里面蒙尘许久。直到现在都有人问赵子龙和马超相比谁的地位高点?从正史里面来说,赵子龙的地位比较低,在小说里和马超不相上下,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和正史不一样,背景故事一定要达标,至于历史背景就是后话了。在历史背景中不应该有太多人物,有相似人物的话就要简化其中的一个,毕竟读者的阅读体验为大。

  如果马超在历史上是一个毫无谋略的战将,也不至于让曹操后怕,更说出了“马儿活着,我就不一定活”这种话,表明除了曹操对于马超的忌惮。曹操作为一方霸主,对于自己的谋略和城府相当的有自信,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靠的就是谋略,如果有天他发现有人懂得自己的想法,自己想什么别人全都知道,这样的人绝对会让曹操动容。

image.png

  后来征战羌胡地区,曹操说了这么几句话:马超在这里深得民心,如果我们现在撤退的话,马超绝对会卷土重来。事实证明曹操的判断是对的,马超凭借自己的威望,当地人纷纷响应,诸葛亮也评价马超“文韬武略,远超常人”,但是在民间小说里面马超只是“一介武夫”,毫无谋略可言。

  只可惜马超英年早逝,一身的勇武谋略,为蜀汉付出了很多,至于他的是非功过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说马超是三国时期最悲情的大将
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司隶部扶风郡茂陵(今陕西杨凌五泉镇)人,东汉卫尉马腾之子,汉末群雄之一,蜀汉开国名将。早年随父征战。后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留驻割据关中三辅。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退守割据凉州陇上。失败后依附张鲁,又转投刘备。带头上表刘协,表请刘备称王。又辅佐刘备称帝。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终年47岁,追谥威侯。有阵中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网络配图《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锦马超”,因俊秀容貌与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吕布之勇”。作为一个将军,若能够疆场获胜而归,献俘阙门,从而获得封侯以及荫及子孙,当然是一件理想之事。若不能实现此愿望,那就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也是一个军人的荣耀。最悲情的是,有仗不能打,有兵不能带,空有一身武艺,只能看着别人驰骋疆场,而在家里闲着,还要被人时时提防。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大将,论军职,他是王以下...
· 三国能力被长期被低估的将领是谁?
三国时期时局动荡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涌现。这里当然会有沧海遗珠,会有能力被长期低估的人才。古语有云: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是在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一个人物,他虽然是一个小小书生,可是居然能取了关羽和刘备的生命,他就是陆逊,出身名门之后,却为了承担其家族的重担,所以,尽管在当时,他的学识在当地已经有了很高的影响,可还是开始了他的军族之行。陆逊说起来不能算个武将,也只是个书生而已,不过在当时大的背景的影响下,才不得不走上了军族之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孙权当上了皇帝,他也已经成为了东吴的一名幕僚,还帮孙权解决当时的武装起义之争,渐渐的他的才能越发的突出,引起了孙权的重视,于是孙权便决定开始重用他。突然出现的一个这样厉害的陆逊,使当时的人们对于书生原本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后来,陆逊找出关羽的弱点,趁机夺得了荆州,赢得了胜利,他虽然是读书人,可是却能这般英勇的消灭掉敌人那么多军队,此后还把关...
· 为什么说咸丰是被低估的皇帝?他在位时有哪些改革?
对咸丰在位时做了哪些改革为何说他是被低估的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晚年的自满心态,让清朝从鼎盛开始走上下坡路,而嘉庆皇帝的宽纵,道光皇帝的懈怠,都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不过由于基础牢固的原因,清朝中期的数十年间,许多社会问题还只是零星地暴露。等到隐患积累而集中爆发之时,大清的接力棒,刚好交到了咸丰皇帝手上。道光选择咸丰继统的过程,也颇有一番波折,我们后面会具体讲到。对咸丰这位皇帝,历史评价普遍不高,有些影视作品甚至将其塑造成昏君的形象,这主要与咸丰在位时国家发生了太多的动荡有关。《清史稿·文宗本纪》对咸丰的评语是:“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翻译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咸丰的运气很不好,刚当皇帝,就碰上了清朝最艰难黑暗的时代。咸丰在位时,清朝发生了两次大灾难,一次是席卷江南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运动,险些掀翻清朝统治,清政府耗费十数年时间和无数金钱才将其平...
· 三国时代被严重低估的四大名将因何低估他们?
有句老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三国那个全民皆兵的战争年代,自然涌现出了诸多优秀名将。我们可以根据武力排名列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甚至连王双、文鸳等一些二三流的武将也时常为人们谈起在茶余饭后。当然,三国名将们时隔千年还能被人们津津乐道,肯定是有《三国演义》的功劳。不过,面对名将如云的三国,罗贯中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一些低调的实力武将最终和读者失之交臂。现在,就让我们来拾演义之遗珠,寻找一下那些隐匿于历史长河里的名将们。一:高顺:力压张辽的一流战将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两把刷子的人物。我们先来看一下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
· 被低估的智氏
三家分晋本来应是“一支独大”,最后却成了“三家分晋”。那曾经风光无俩的“一支”就是晋国智氏。古人喜欢“防微杜渐”、喜欢“履霜坚冰至”,喜欢“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于是,族灭的智氏一定在“独大”之时就有众多灭亡的征兆:开始找吧。第一个征兆就是没有找好接班人。这时,出现了一个“见微知著”的人,智果。智宣子挑继承人时,智果说,选智宵比教好,因为智瑶有五个过人之处但道德上不行,把家业教给他,一定会败家。换句话说,智瑶“才高德寡”,能力越强,败家越快。但智宣子没听他的,还是选了智瑶。第二个征兆是智瑶的轻慢树敌。智瑶当上了大家长后就是智襄子。书上说智瑶轻漫自大,十分轻视韩家和魏家。这时,智国以“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劝智襄子不要怠慢树敌。但结果呢,智瑶依然故我。看,智果的预言应验了。但古人还是很厉害的:在这看似神秘的因果链中,他们又镶进去了“量变到质变”的理性认知,这就避免了“预言——应验——倒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