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6
转发:0
评论:0
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古代很多名臣都源于一个良好家风的家庭,哪怕这个家庭并不富足。当然也有一些大臣的子弟由于疏于管教而成为纨绔。

  偏偏也有这样的原生家庭:父亲安分守己,可是儿子却因为骤登高位而行为失当,最后招致大祸。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故事。

image.png

  01

  一位历史上的小人物

  卢亿,一个并不出名的古人。他的儿子叫卢多逊,咋一看也想不起来他是谁。但说起来,卢多逊的是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朋友是秦王赵光美,效劳的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那么对卢老兄所处的时代就清晰起来了。

  卢亿是今天的河南沁阳人,五代十国时候的小官吏,最后逐渐升迁,成为后周的开封府推官,这个官职相当于当地法院的院长。

  在任上,他编撰了后周重要的法规典籍《大周续编敕》,被皇帝下令全国推广。凭借这样的成就,卢院长逐年升官,即使赵匡胤将“后周”改成了“大宋”,他也稳坐朝堂。

  当然,卢老兄之所以没有在改朝换代中被刷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低调。卢亿的生活特别俭朴,甚至成为了朝廷高层干部也依然保持勤俭的作风。

  不过这一切,都被他的儿子打乱了。

image.png

  02

  政治漩涡中的儿子

  与卢亿的安分守己不同,他的儿子卢多逊则聪明过人。卢多逊从小就聪慧,一本书看上几遍就能全记住。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很小就中了科举,在集贤殿担任校理。

  集贤殿是国家收藏典籍的地方,说白了卢多逊就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赵匡胤当年还是禁军统领的时候,就喜欢在集贤殿里阅读书籍。

  可能是发现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喜爱阅读是个十分不正常的事情,卢多逊开始留意这个武将。他让同僚注意赵匡胤借阅的图书,然后自己凭借天赋对同一本书通宵阅读。

  等赵匡胤再来的时候,两人就可以交流阅读体会了。在这个阶段,我们理解为交朋友。或许这个小小的图书馆管理员很早就看出来,御林军统领未来会有大作为。但是我们愿意善良地分析为:两个等级差很多的官员因为阅读成为了书友。

  很快,陈桥的兵变让“书友”成为了皇帝。同时,卢多逊的努力没有白费,由于之前两人聊得来,赵匡胤提携他当了“知制诰”,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负责将皇帝口头的命令整理成圣旨。

  在工作中,卢多逊经常与宰相赵普爆发冲突。史书记载,卢多逊喜欢当着皇帝的面数落赵普的短处。皇帝的秘书和一国宰相发生这样的冲突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有理由怀疑,是卢多逊充当了赵匡胤的喉舌。

  因为事实证明,宋朝渡过动荡期之后赵普就被赶出了京城,到地方上任一方长官,说明赵匡胤的心中自有取舍。而且皇帝与秘书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呢?当年二人因为皇弟赵光义产生了误会,卢多逊上书自辩用了这样一句话:“知我者是你,希望你明鉴。”

  同样很难想象两人能够说出这样“暧昧”的话来,可见卢多逊是宋太祖的铁杆心腹。而远在地方任职的赵普只能可怜兮兮地说一句:“我是被权幸之臣恶语中伤了。”

image.png

  03

  老父亲的远见

  在宋太祖时期,卢多逊步步高升,一度到了吏部侍郎。高官得作,府上自然是车水马龙。不仅有各种送礼的人,连皇帝的赏赐也是十分丰厚。

  这让简朴惯了的老父亲卢亿十分不适应,他对亲友说:“我家世代朴素,现在富贵突然到来,我怕家族后代将来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于是卢亿坚决不沾儿子的光,非常果断坚定地主动辞职,最后从少府监的位置退休。此时儿子刚刚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谁知,赵匡胤在壮年去世了。继任者十分重用赵普,曾经皇帝的红人却渐渐退消了热度,但对赵普的敌对态度并没有减少。

  比如赵普和皇室结成了儿女亲家,这背后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赵普的儿子,当时为潭州知府的赵承宗迎娶了燕国长公主的女儿。婚礼在汴京举行,热闹非常。可是新婚还不到一个月,卢多逊便上书给皇帝,要求赵承宗赶紧离开京城回到工作岗位。如此的不识趣让赵普恼怒非常。

  当然“宰相肚里能撑船”,赵普还是留有几分颜面,几次劝卢多逊辞职回家享受富贵,可是在官场滋润惯了的卢多逊拒绝了对方的好意,继续留在已经不是自己时代的官场上。

image.png

  04

  名利一场空

  卢多逊有一个天然的弱点,就是和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关系特别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赵匡义虽然坐上了皇位,却不愿意以相同的方式让弟弟继承自己的皇位。所以对赵光美很堤防。

  赵普与赵光美虽无仇无怨,但是为了对付卢多逊,前者还是选择痛下杀手。赵普收集了赵光美和卢多逊往来的证据,稍加整理再添油加醋便上报皇帝,告二人有继位之心。

  要知道,宋太宗最害怕这个,赵光美的心思触动了他自己最后的底线。不管事情是否属实,赵匡义下令追查责任。最后的结果就是赵光美被踢离京城,在封地忧愤成疾,吐血而亡。

  好朋友卢多逊带着全家被流放到三亚“旅游”。宋太宗的原话是:“本来想抄没家产、诛灭九族,但是念在你是朝廷重臣,所以留有一丝颜面,全家都去海岛度假吧,永远不要再回来了。”

  宋太宗驾崩后,继任者宋真宗知道卢多逊一家是被冤枉的,于是为其平反,此时卢多逊已经客死他乡40多年。

  至此,宋初的这场政治斗争算是有了最终的结果。可能卢亿从开始就看出了儿子的小心思,却没有想到风云际会中,儿子的仕途会如此之爆红。

  可能他认为一步一个脚印才是为官之道,卢多逊的步伐太大会闪到腰。但不管怎样,卢亿一语成谶,几十年前就预见到了儿子即将悲惨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狄道之战陈泰是如何击退姜维的?结果张翼早就料到了!
狄道之战陈泰是如何击退姜维的?结果张翼早就料到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去世后,蜀汉卫将军姜维觉得有机可乘,准备出兵北伐。征西大将军张翼不同意。他说:“我们国小民劳,不该滥用兵力。”姜维不听。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姜维统领张翼和车骑将军夏侯霸,率几万人马到达袍罕,并向狄道进军。镇守陈仓的征西将军陈泰让雍州刺史王经驻守狄遭,等他率兵赶到,再一起进军。然而,王经由于和汉军作战不利,自作主张渡过洮河。陈泰闻讯,急忙率军接应。还没等他赶到,王经在洮河西岸已被姜维打得大败,死伤数以万计。姜维还想乘胜追击,张翼劝他说:“再打就是画蛇添足啦。”姜维听张翼说他“画蛇添足”,不由得勃然大怒,反而固执地下令进军包围狄道。这时,长水校尉邓艾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配合陈泰抵抗姜维。太尉司马孚也率领后续部队前去接应。陈泰进军陇西时,将领们认为汉军刚刚打败王经,气势正旺...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早就预谋的吗?达到目的了吗
周世宗在位的时候,手下有个重要大将,叫赵匡胤。他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爱好练武,投奔到郭威部下,后来又跟随周世宗东征西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周世宗对他非常信任,提拔他为殿前都点检,让他做了禁军的统帅,掌握后周的军事大权。五代期间,武将夺取皇位的事情,时常发生。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匡义、幕僚赵普等人看到周世宗壮年夭折,他的儿子周恭帝年幼无知,就秘密策划夺取皇位。公元960年春节,正月初一,后周的文武官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河北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定州)忽然派人前来谎报军情,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南侵,情况危急。后周宰相范质、王溥(pǔ)等人很是吃惊,来不及辨别情报的真假,连忙命赵匡胤带领大军,北上应战。赵匡胤马上调兵点将,准备出征。初二日,前队出发。初三日,大队出发。大军走到汴京东北的陈桥驿,停了下来。当天晚上,将士们在一起议论朝政。有人说:“如今皇上年幼无知...
· 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
禹的父亲叫鲧,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网络配图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古史传说往往以为,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事情简单而明确.网络配图有个神话,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这是一块长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宝土,鲧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见成效.从此中可以推测,鲧治水患的方法很成问题,主要是用壅塞的办法,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所以治水9年,“绩用弗成”.其实,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网络配图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其合理因素,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 关羽为何败走麦城?诸葛亮早就料到了
公元219年,关羽在高调打败于禁之后不久,后方江陵等地失守,自己也在不久之后,被东吴俘获。孙权因为从前和关羽联姻被拒,所以心中暗恨,于是不但砍下了他的头颅,还把他进献给曹操。那么,明明一开始很顺利,不但围困樊城,更打败了于禁增援的军团,这个时候甚至整个华夏都在看好关羽的将来,为何关羽的局军团突然之间就败了呢?其实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诸葛亮在很早之前,就在隆中对里面说过了。《三国志》的诸葛亮传里面有这样的记载: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已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关……也就是说,诸葛亮在第一次和刘备面谈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好了今后的军事方针,外交与开战时间都交代的很明白。可是关羽作为刘备的二弟,又被授予了“假节钺”的权利,既没有仔细研究当年军师之言,更没有在站前和刘备、诸葛亮等人仔细商讨。此时的关羽俨然是另外的一个刘备,刚猛异常,但是却少了大哥...
· 姒启父亲是谁?姒启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7]。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虽被优先提名,但他的功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