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历史上出现过两次 世人只知赵匡胤却不知郭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5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黄袍加身世人只知赵匡胤却不知郭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黄袍加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古代历史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作为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登基方式比较让人印象深刻,而且留下了不小的争议。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以“”的方式成为新的皇帝。值得注意的是,在五代十国这一历史阶段,赵匡胤并非“”的首创者,在此之前,已经有一场了。

image.png

  一

  首先,对于赵匡胤来说,取代的是后周。而就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同样是以兵变的方式登基称帝的。根据史料记载,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和赵匡胤一样,都是今河北人。郭威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从而激起了郭威反叛。在击败了后汉的军队后,郭威带兵入京,觐见李太后(李三娘),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为帝。

image.png

  二

  当然,对于已经掌握后汉大权的郭威,显然不愿意真的再屈居人下。不久之后,郭威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士兵兵变,郭威返回汴梁,迫使太后任他为“监国”。公元951年,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一带),史称后周。而对于赵匡胤来说,于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屡立战功。作为郭威手下的一员将领,赵匡胤亲自参与了一次,而且这一次是拥立别人称帝。

image.png

  三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而赵匡胤也得到了升迁,拜滑州副指挥使。两年后,郭威养子柴荣(后周世宗)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这成为赵匡胤可以获得周世宗柴荣信任的原因之一。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驾崩,年五十一。在郭威去世后,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这促使赵匡胤不断掌握了后周的兵马大权,为之后的陈桥兵变奠定了基础。周世宗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image.png

  四

  最后,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可谓英年早逝。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当然,和上一次拥立别人不同,赵匡胤这一次是被手下“”。换而言之,第一次的主角是郭威,第二次就是赵匡胤。总的来说,让郭威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教会了赵匡胤造反,而且造的是自己的反,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也是令人唏嘘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世人只知大禹治水却不知还有一个鳖灵治水
“大禹治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禹也因此得到舜的赏识,为他最后得天子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禹治水”大家都很清楚,还有一位,也是以治水得到天子的赏识,最终成为天子的古人,他叫鳖灵。《蜀王本纪》是这样介绍他的。说古代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有一天不小心失足落水,结果被淹死。但是,他的尸首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一直冲到郫。更神奇的是,他被打捞起来之后,便复活了。当时的望帝听说有这样的怪事,便叫人把鳖灵叫来相见,两人谈得很投机。望帝觉得鳖灵不但聪明和有智慧,而且很懂得水性,是个人才,便叫他做了古蜀国的丞相。网络配图鳖灵任丞相不久,一场大洪水暴发了,原因是玉垒山挡住了水流通路。这场洪水之大,和尧时暴发的洪水差不多。老百姓沉浸在水潦里,痛苦不堪,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古蜀国人口被大水一冲,减少了百分之六七十。大禹治水的时候,是用的疏导的方法。鳖灵也是一样,他带领古蜀国老百姓治水,把玉垒山凿开一...
· 为何世人只知大禹治水却不知还有一个鳖灵治水?
“大禹治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禹也因此得到舜的赏识,为他最后得天子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禹治水”大家都很清楚,还有一位,也是以治水得到天子的赏识,最终成为天子的古人,他叫鳖灵。《蜀王本纪》是这样介绍他的。说古代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有一天不小心失足落水,结果被淹死。但是,他的尸首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一直冲到郫。更神奇的是,他被打捞起来之后,便复活了。当时的望帝听说有这样的怪事,便叫人把鳖灵叫来相见,两人谈得很投机。望帝觉得鳖灵不但聪明和有智慧,而且很懂得水性,是个人才,便叫他做了古蜀国的丞相。鳖灵任丞相不久,一场大洪水暴发了,原因是玉垒山挡住了水流通路。这场洪水之大,和尧时暴发的洪水差不多。老百姓沉浸在水潦里,痛苦不堪,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古蜀国人口被大水一冲,减少了百分之六七十。大禹治水的时候,是用的疏导的方法。鳖灵也是一样,他带领古蜀国老百姓治水,把玉垒山凿开一条通路,...
· 世人只知鳌拜掌握朝政却不知道他都为清朝做了什么贡献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鳌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金时期,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在这时候明朝还没有灭亡。努尔哈赤一统女真部落后,标志着后金的逐步崛起。在明朝末年时期,天下就纷纷起义,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最终的明朝被李自成灭亡。自称李自成成为了赢家。不过李自成这个人没有大的战略眼光,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失败,这时候的清军入关。顺治帝成为了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对于人们来说,顺治帝的身上有很多谜题,单单说顺治帝的驾崩,就是充满了谜团的。清史稿对此记载寥寥数笔。人们对顺治帝的死是充满了好奇心,对于顺治帝的死,大概有三种说法,就是出家、感染天花、被炮击致死于厦门。现如今看来,顺治帝的死充满了谜团,一时间根本不可能揭开。顺治十八年,这位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突然驾崩。这时候的清朝进入了危机状态,没有了皇帝,面临的可能是天下大乱。驾崩之前,顺治帝了皇三子玄烨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康...
· 世人皆知老子,却不知其其姓其名其身世
关于老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给出了三个说法:(1)“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2)“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3)“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一、老子的姓氏1、《左传》里已有老氏《左传·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华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
·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江采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般说起唐玄宗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杨贵妃,不过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并不是杨贵妃。在杨贵妃之前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她被玄宗封为了梅妃,她的称号就像她的人一样,孤傲冷清,在后宫里她独树一帜,后宫里的女子大多都想着如何争宠,她却对此非常不屑,其实像她这样淡泊名利的女子世间又有几个呢?大家记得她的只有梅妃这个称号,殊不知她曾经的名字叫江采萍。因为她祖上就是学医的,所以她家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声,江采萍她从小就和其她女子不同,她和男子一样喜欢读书,她的父亲并不觉得女子就该相夫教子,所以给她请了很多老师,也因为如此她才和那些女子不同,她父亲对她的期望也特别高。江采萍从小就喜欢梅花,欣赏梅花的品质,她父亲为了满足自己女儿的愿意,所以特的找了各种样式的梅花。当时江采萍生活的地方种满了梅花,在那附近的人都听过江采萍的名声。当时唐玄宗刚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