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成为废帝后,他为什么要私刻印章?
刘贺成为废帝后,他私自刻了一方印章,透漏了这样的“秘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两汉四百多年的国祚中,共历二十九帝,如果要问哪位皇帝是最“不幸”的,那就非“倒霉蛋”刘贺莫属了,他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被废了,所以史称汉废帝,那么此事背后,到底有一段怎样凄惨的故事呢?刘贺刻了一方什么印章,又透漏了他怎么样的秘密,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在小编揭秘之前,还得先给您说刘贺的一方印章,2011年,在南昌市古玩市场,当地警方经过多日的调查和走访,一举破获了一起盗墓案,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发现他们所盗的墓葬位于南昌市的观西村一处土墩附近。此后,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察和发掘,确定了该处古墓是一处西汉大墓,为了更好的对该汉墓进行保护和研究,专家们不辞劳苦,展开了长达五年的全面发掘。
根据墓葬土的文物资料判断,墓主人系第一代海昏侯,也就是那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西汉废帝刘贺,专家们在这座巨墓内,共出土的各种珍贵文物累计高达1万多件,这些高档次的文物,倒也十分符合他曾为帝王的身份,而最让小编感到惊奇的,却是墓主刘贺的一枚印章。
刘贺墓出土的这枚印章的经过,也是甚为传奇的,当时,专家们在清理墓室中靠近主棺的一片区域,由于年深日久,主墓室中满是淤泥,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件的文物,专家头戴强光电灯,手拿探铲蹲在地上,一点一点的在淤泥中寻找着有价值的文物。这日中午,一位专家的小铲子在淤泥中顿了一下,很显然,泥水中藏匿着“硬东西”。
这位专家放下小铲子,用手将淤泥小心地扒开,把“硬东西”取了出来,经过淤泥,并用抹布擦干净后发现,原来是一方玉制龟钮印章,约有2厘米宽,显得十分精致。专家们看到这件文物后,都感到很惊喜,随后这件玉印,被送到了南昌文物局,经过专家的认真解读,最终确定印文为“大刘记印”,可这“大刘”是什么意思呢?
后来,专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是一种刻私印的文字格式,即“大+姓氏+记印”,或“巨+姓氏+记印”,前者“大”多表示高贵,后者“巨”多表示富有,而“刘”毫无疑问就是刘贺的姓,所以“大刘”就表明了刘贺为皇室的高贵身份。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刘贺在历史上可是个“废帝”,他怎么好意思称“大刘”呢?其实,这个大字,表现的就是刘贺的一种“不甘”的心态。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无子嗣,所以在大臣霍光的建议下,就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帝,因为刘贺系汉武帝之孙,所以是符合礼法的。可不幸的是,刘贺在位期间却表现得昏庸无能,而且还不守帝王的礼仪,导致朝纲混乱,所以又是在霍光的主持下,废掉了刘贺,立刘洵(武帝曾孙)为帝,是为汉宣帝。
刘贺被废后,继续回到巨野(今山东)做昌邑王,但“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幸的事情又再次被降临到刘贺的头上,不久之后,他的昌邑国也被废了,从而分封到豫章(今南昌),是为海昏侯。
如此一来,刘贺的人生就像是从山顶跌落到了谷底,虽然对他来说打击巨大,但作为汉朝皇室的优越感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在经历了两次打击后变得更加强烈,为了遮掩他两次被废的尴尬。所以刘贺就刻了一方“大刘记印”,这方印,真正地破解了一个千古之谜:透露出了刘贺的倔强,以及内心的不甘,明明自己才是“正统”,凭什么说废就废,老子就是不服!
虽然刘贺不是个当好皇帝的料,但是他内心却有着当皇帝的渴望,在尝了一点权力的味道后,他也许变得更加贪恋皇位,可是自己又没有能力与霍光等元老重臣对抗,所以就只能顺从!既然在公开场合无法得到应有的权力,那就刻个“大刘记印”来过把瘾,也算是安慰了自己受伤的心灵,可见他的内心也希望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
由此可见,这方印章虽小,但背后的意义却很深远,所以这就是文物的价值,不仅可以佐证历史,而且还能发现我们未知的谜团,它就是还原历史中谜一样的海昏侯的最佳物证。其实,小编真正想说的是,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黎民百姓,他们都是过去那段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反复的研究和琢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