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莽篡汉被所有人支持,为什么最后支持者又倒戈相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8
转发:0
评论:0
王莽篡汉被所有人支持,为什么最后支持者又倒戈相向?,王莽篡汉被所有人支持,为什么最后支持者又倒戈相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王莽篡汉被所有人支持,为什么最后支持者又倒戈相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求贤良。

  彼时,窦太后已经去世一年,放眼天下,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少年天子的野心。

  46岁的董仲舒受到推荐,可以当面向汉武帝讲述自己的主张。他们先后聊了三次,宾主尽欢。

  这几次谈话的内容就是《举贤良对策》。

  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一年是儒家元年。

  从此以后,儒生走上帝国的舞台,开启一系列酷炫的表演,一直到2000年后都霸占C位。

  在汉武帝的计划中,儒生只是理论工作者。

  用文章为皇权加持、到地方去宣传朝廷恩德、然后用儒学教化百姓,让大汉帝国呈现一片和睦气象就好。

  换句话说,他们只是软件和APP。

  至于治国的硬件操作,那是功臣、军人、文法吏等职业人员的工作。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对吧。

  可儒生们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

  周朝才是梦幻天堂,那时的一切都是所有人共同所有,没有贫富差距、没有不公现象、没有......什么阴暗面都不存在。

  对于这种想法,军人和酷吏都嗤之以鼻,视之为脑残。

  可儒家就是有市场,毕竟鸡汤最养人。

  在汉武帝去世后,大汉帝国的主线就是文法吏和儒生的斗争史,两条路线一直斗了百年。

  直到王莽篡位,儒生获得全胜。

  胜利,也是终结。

image.png

  二、

  儒家想要崛起,有很长的路要走。

  公元前81年,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召集60多名贤良文学来长安,对汉武帝时期的政策进行了一次大讨论。

  “贤良文学”主张缩小政府的规模,放弃盐、铁等垄断行业,重农抑商让利于民,再次实现文景盛世。

  桑弘羊实名反对。

  他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用强制手段调节社会需求,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双方在小小的会议室里互不相让,从2月一直撕逼到7月,“贤良文学”才取得胜利。

  最终,大汉帝国废除了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第二年,桑弘羊也因谋反罪被霍光处死。

  在60多名贤良文学中,有一位学者叫桓宽。

  他回家后,把会议的过程和结论都整理成一本书,起名叫《盐铁论》。

  不论是会议还是《盐铁论》,表面上讨论的是经济问题,但背后却是意识形态的争论。

  桑弘羊是法家,贤良文学是儒家。

  他们争论的焦点远远不止眼前的政策,而是大汉帝国以后的指导权,理论、财富、权力、人事......的命运,都将取决于这次会议。

  这场博弈太大了。

  最终法家失败,儒家取得空前的胜利。

  不过法家和文吏的传统势力很庞大,“盐铁会议”后儒家只是平分半壁江山,想要,还需要机遇。

  他们的机遇来自几十年后的皇帝父子。

  汉宣帝其实是汉武帝、桑弘羊一脉,他重用酷吏、打击豪强、加强朝廷权威,缔造了大汉最后的辉煌时期。

  可太子却是标准的儒家学子。

  太子对汉宣帝说:“老爸,你的做法太残酷了,不如用儒生吧,以仁义教化天下多好。”

  汉宣帝一听就知道完犊子了。汉朝的制度是霸王道杂之,也就是一手面包一手钢刀,听话的吃面包,不听话的吃钢刀。

  可这个败家子想做温情脉脉的和事佬:

  “哎,乱我家者,太子也。”

  他本来想废掉太子,但一想到曾经和皇后走过的艰苦岁月,还是下不了决心,听天由命吧。

  太子登基后,就是汉元帝。

  在汉元帝的领导下,儒家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儒生认为汉朝虽然强大,但不够完美,他们强调个人道德的力量,反对政府对社会的过度控制,他们希望把政府改造成周朝的模样。

  虽然是脑补出来的周朝盛世。

  但是法家官吏的势力始终存在,他们敢做敢为,不在乎任何道德的束缚,只根据法律的标准行事。

  他们从不谈理想,只做实事。

  按道理说,儒生是很难和法家对抗的,毕竟没有武器嘛,可帝国的民间社会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

  那些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耕种一点点田地,本来收入就不多,却要拿出一半来交税,再拿出来年的种子,就剩下一点粮食。

  吃个屁。

  而占据大片田地的豪族,却有免税的特权。

  朝廷官员穷奢极欲、地方官员只知盘剥,外戚、贵族没有前辈的本事,依然霸占朝堂。

  学子如果不行贿、巴结,基本没有入仕渠道。

  除了既得利益集团,所有人都希望有一场变革,来改变现有的一切。

  此时,不论是理论、理想还是操作手册,儒家的一切都特别迷人,所有人都觉得他们是世界的灯塔。

  儒家即将,只缺一个领袖。

  此时,王莽迎面走来。

image.png

  三、

  王莽出身于帝国最有权势的家族。

  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按照汉朝传统,皇太后将享有巨大权威。

  于是,王政君在汉元帝去世后,提拔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其他6个兄弟都被封侯,就连同母异父的弟弟,也做了水衡都尉。

  王氏家族之富贵震动天下。

  虽然王莽的父亲去世早,没有赶上这一波红利,但出生在这个家族,本身就是巨大的胜利。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标准的儒教徒。

  从小,王莽就跟随名师学习《论语》,学术水平相当高,当一个大学教授或者长江学者基本不在话下。

  他的哥哥早逝,留下妻子和遗腹子。

  王莽谨记“兄友弟恭”的教训,全部接过来,亲自抚养寡嫂和侄子,很快就成为青年道德楷模。

  到叔伯家做客时也恭敬有加,屁股只坐沙发的一半、喝酒碰杯一定要放到最底下、出门会一直退出去......懂礼貌的一塌糊涂。

  不要以为很容易。

  明明有权有势可以飞扬跋扈,却偏偏用最严格的姿态要求自己,怎么可能不让人产生好感。

  王思聪稍微谦逊一点,就能博取很多人的好感,何况是大汉第一家族的王莽。

  人穷的时候,自律不算什么,当他有资本的时候依然自律,才是最大的本事,也最让人崇拜。

  那些年,王莽是国民偶像。

  明明已经封侯,有了固定的丰厚收入,全家却依旧艰苦朴素,妻子连丝绸都舍不得穿,客人都以为是家里的老妈子。

  儿子失手杀死奴婢,在别人家都不算什么。

  奴婢而已,私有财产而已,她的生死和人生都是主人一句话的事,死就死了。大不了暗箱操作一下,给儿子洗白呗。

  王莽不行。

  他一定要逼儿子自杀,以第一家庭的名义,维护法律和道德的权威。

  在我看来:

  王莽不是沽名钓誉的小人,而是时刻以儒家标准要求自己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年仅38岁就当了大司马。

  有权势、有信仰、有能力的儒家信徒,太符合帝国儒生的期望了。

  于是,新圣诞生了。

  所以当王莽官场受挫时,就会有无数人出来请愿,把他送回朝廷的权力中心,每次都是如此。

  在当皇帝前,他基本没遇到大困难。

  从朝廷、贵族到乡野,几乎所有人都支持他......虽然贵族和豪强的目的不纯,但儒家信徒是真的希望和王莽一起,建设梦幻中的天国。

  理论中的东西,王莽信吗?

  我觉得,他真的认为自己的信仰是真理,只要把理论落实,就一定能实现人间天国。

image.png

  四、

  公元8年,53岁的王莽代汉称帝。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天下儒生的胜利。他们用改朝换代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法家宿敌,成功组建了纯儒家政府。

  百年恩怨,到此为止。

  西汉末年是儒家最需要领袖的时候,而王莽生在最有权势的家族,自己又是恪守道德的儒家信徒,可谓风云际会。

  好了,一切都开始吧。

  向天国前进。

  当皇帝的第二年,王莽就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理论依据则是儒家经典。

  首先是最核心的土地问题。

  王莽规定,天下土地和奴婢全部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买卖。八口之家的土地数量不能超过一井,多余的必须充公,由官府重新分配。

  看看名字:井,妥妥的井田制。

  王莽希望用实力让理想落地,从此再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最终达到大同世界。

  可问题来了:

  自己的土地凭什么无偿交给官府,还要免费分给别人......

  豪族用了几代人才积累下如今的家业,您老人家一句话就要拿走,连个招呼都不打,太欺负人了吧。

  再说了,没有土地怎么养活奴婢?

  于是,所有地主都起来反抗王莽,甚至连大臣们也不理解。是啊,不是所有人都为了理想而活,他们追随王莽只是想多捞好处。

  土地公有制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2年后,王莽取消土地和奴婢政策。

  这下连穷人都不满意了:“说好的分田又反悔了,你丫是个骗子吧。”

  动了的蛋糕,又失去穷人的支持,王莽和儒生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撞的头破血流。

  其次是实行政府专卖制度。

  在“盐铁之议”上,儒家因反对官营而取得胜利,如今又在财政压力和大同理想的驱使下,恢复官营专卖制度。

  可真的很有趣。

  在这项改革中,王莽恢复了平准均输,在长安设立两个市场,派遣官员征收交易税,顺便平抑物价。

  又把盐、铁、酒、铸币全部收归官营,然后向医生、裁缝、渔民等人收税,再加上官府直接放贷,这项改革称为“六莞。”

  可惜的是,这项改革也破产了。

  在汉武帝和桑弘羊时代,朝廷用“以商制商”的策略来推行官营制度。拉拢一部分商人,让他们担任商业官员,打击另一批大商人。

  商人懂得市场经营,也知道对手的软肋,再加上遍布朝野的酷吏,让汉武帝和桑弘羊取得极大成功。

  可王莽是君子,没有这套手段。

  他只是单纯的发布命令,派遣官员去执行,结果就是官员腐败、商业萎靡。到头来,不仅朝廷没有得到财政收入,连所有商人都得罪了。

  更要命的是,货币改革。

  直接说吧,王莽的货币改革就是洗劫民间。

  当然,货币的形式也来自儒家经典:刀币、贝币、龟币、金币、银币、铜币...

  他先后发行了4套货币,每次发行新货币就会规定:可以兑换多少旧货币......相当于一句话就把旧货币贬值几倍到几十倍。

  假如一个人有100旧钱,今天还能买一袋大米,可明天新货币发行后,按照规定的兑换率,只能买一个烧饼。

  缺德不缺德啊。

  币制混乱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国民经济一片萧条时,王莽想洗劫财富的初衷也成为镜花水月。

  王莽、儒生、纯儒家政府的第一次理想实践,已经彻底失败。

image.png

  五、

  网上总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

  其实这个说法最早的起源是胡适:“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王莽不是穿越者,只是儒家信徒改革者。

  从汉朝开国起,儒生就谋求参与社会管理,在汉武帝时代获得阶段性进步,在经过盐铁之议、儒法争锋后,终于在西汉末年取得全胜。

  儒家风气养育了王莽,王莽又回报了儒家。

  王莽几乎没有阻力的登上皇位,除了儒生的支持,还有世家门阀的默许。

  汉宣帝口中的“汉家制度”是王霸道杂之,王道负责和教化,霸道则是任用法家酷吏,清理一切不安定因素。

  而地方的豪族、门阀是首当其冲的。

  虽然汉宣帝以后再无雄主,可一旦再出一个生猛皇帝,利用汉朝的权力结构和制度来收拾他们,也是分分钟的事。

  在“汉家制度”的话语体系中,所有豪族都没有丝毫安全感,想要保住自己的家业,最好的办法就是改朝换代。

  而儒家正好是法家酷吏的死敌。

  支持儒家,是豪族、门阀必然的选择。

  所以啊,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或是现实,或者精神。

  王莽的改朝换代就处于纠结当中。豪族门阀希望支持王莽来保持现状,儒家希望支持王莽来改变世界。

  而王莽选择了后者。

  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儒家的理想太丰满,根本不切实际,可儒生和王莽却死不回头。理想化的改革没有丝毫效果,但伤害了豪族的利益。

  于是,天下皆反。

  有的豪族亲自起兵,而有的豪族选择支持刘姓宗室,大家都在为未来拼命。最终,获得南阳和河北豪族支持的刘秀,成为胜利者。

  当初为王莽唱赞歌的儒生呢?

  又聚集在刘秀麾下,歌颂新的世界。

  他们当初的理想和反叛,又有谁会记得,或者又有谁会提起?

  当然,王莽被杀时依然有千余人追随,他们自愿和皇帝一起赴死。

  他们都是理想的殉道者。

image.png

  六、

  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

  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值得铭记。

  王莽和西汉儒生的理想失败了,但他们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太理想化的理论根本行不通,想要有所成就,只能立足现实。

  后来的王朝,再也没有纯儒家政府。

  东汉的儒家再也不提什么周政、公有、井田制......虽然时间只过去几十年,但仿佛已经过去几个世纪,那些名字早已被尘土淹没。

  只有走过这条路,并且遭受失败后,世人才知道此路不通。如果从来没有试验过,永远有人不会死心,永远抱有希望。

  他们会说:“如果怎样......”

  王莽改革则把错误的路永远堵死,他和那些儒生用鲜血告诉后人:此路不通,你们不要走。

  在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一定要有人去做。

  于是,他们成了失败者、民贼、妄人......被记录在史册,在后人的嘲笑和唾骂声中走过千年。

  但是回头看。

  我们已在失败者的馈赠中走过数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安石改革的失败是因为反对者吗?其实不然,败在改革的支持者身上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又称王荆公、舒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宗旨,于熙宁年间大规模推行改革变法运动,史称“熙宁变法”。先后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重大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之大之广,前所未有。改革变法历时十六年,始终遭到了旧党的强烈反对,随着宋神宗的病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千百年来,王安石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按照王安石的制度设计,这次改革是完全兼顾了国家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是双赢的。以“青苗法”为例,原先每到春天青黄不接时,农民都要向地主土豪借贷,借贷利息往往高达三分或五分。也就是说,秋后农民收获的一半左右要归地主老财。而王安石制定的“青苗法”规定,由国家向农民贷款,利息两分,...
· 李世民的支持者更多,为何李渊把李建成立为太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世民可以说是文韬武略兼备,在民间也是拥有很高的声望,很多人都希望他成为皇帝,带领唐朝走向光明的未来。但李渊似乎不这么想,他坚持把李建成立为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李渊偏爱李建成的性格。李世民刚猛热烈,而李建成则是相对稳重。当时天下已经安定下来了,外敌对中央也没有威胁,李渊为了让国家更好更快发展,所以选择了李建成。在李渊的心目当中,李建成更适合在太平盛世当皇帝。如果当时天下纷乱,外敌虎视眈眈,那么李渊说不定会选择擅长打仗的李世民。换句话说,李世民不是输在了能力,而是输在了性格。其次,李建成的能力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说到功绩,李建成的确赶不上李世民。不过这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参与战争比较少。李世民多年以来一直在外征战,而李建成则是在皇宫当中学习礼仪。他想要建功立业,可是李渊不允许他出去。李建成经常陪在李...
· 武则天称帝后为何最后又传位于被废太子李显?
武则天称帝后为何传位于李显?由于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早死,她的二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但是李贤这个人非常有才能,并且在大臣之间很有威望,武则天感到这个儿子是她夺权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的威胁。于是在公元680武则天派人诬告李贤谋反,废除其太子的称号,不久之后又派人把他杀死。在废除李贤太子之后,唐高宗又立自己的三儿子李显为太子,由于李显比李贤要软弱和无能,所以在一段时期之内他被武则天所接受。李显即唐中宗,(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中宗初被封为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才被立为太子。网络配图武则天,今山西文水东人氏,人称“武媚娘”,性巧慧,多权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她在协...
· 佟国维是一直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为什么最后还能善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佟国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管你是夫妻、兄弟还是父子。只要稍微露出纂逆的端倪,甚至,老老实实的不惹是生非,也会祸从天降。虽然,都说帝王无情,但是,有时他们还是很在意自己的亲人的。康熙和他的亲舅舅佟国维,就联手上演了一场好戏,化解了佟国维的一场政治危机。佟国维此人和康熙有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太子太保佟图赖次子,孝康章皇后幼弟,他的姐姐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生母,而他的女儿后来也成为了康熙的皇后,封号为:孝懿仁皇后。所以说,佟国维和康熙皇帝真正是亲上加亲的关系。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后来,佟国维做的一些事情虽让康熙皇帝不满,但是,康熙皇帝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佟国维这个国舅可以说是当的四平八稳,一直到康熙43年他才告老。相较于他的兄弟,在噶尔丹战役中阵亡的佟国纲,他的结局应算得上是圆满了。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
·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又两度将他罢相?
熙宁九年(1076)11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称为“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王安石罢相了。这位满怀富国强兵理想,亲手制定中世纪思想最超前改革方案的铁腕政治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权力中心,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看大宋朝堂的风云变换。关于这一次罢相,一千年来,史家们对王安石无论褒贬,有个真相却是集体认账:此时此刻,伟大的王安石变法,自身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私人品德论,即使对王安石并不太认同的大文豪苏洵,都有这样的赞叹:“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俨然刻苦上进的简朴好青年。这位好青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此后业绩也是斐然,走到哪里,都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快成了仁宗年间,全国知名的好干部,也多次获得朝廷的表彰提拔,但奇特的是,纷至沓来的高官厚禄,他却基本婉拒!因为王安石的心中,有着更大的追求:以一场变法,改变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