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他为什么要改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4
转发:0
评论:0
雍正的原名不叫胤禛,他为什么要改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清朝入关之前,包括清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入关之前,包括清太祖、清太宗在内,满族人大多都是以动物、植物或生活用品的名称来命名的。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满文原义为“野猪皮”,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为“豹皮”,多尔衮为“獾”。清太宗的“皇太极”译音最初为黑还勃烈,为“苍狼”的意思。

  这种命名方式不但粗俗、缺少文化底蕴,而且重名率非常高。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特别欣赏明太祖朱元璋给子孙命名的办法,在给诸子起名时,第一字均用“胤”字,第二字都采用“示”偏旁,而且所选的字,含有“吉祥、如意、受福”之意。

  比如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等。

  注意,上面各个皇子的排行,并不是康熙帝全部儿子的排行。

  比如说,八阿哥胤禩其实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

  究其原因,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子,但有些皇子早殇夭折,甚至连正式的名字还没有起。经过玉牒“命名和序齿”的,其实只有二十四位。

  上面排行没提四阿哥的名字,是因为这位四阿哥就是以后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帝位后的名字叫胤禛,但登位前的名字是什么,是个历史悬谜。

  在有明一代,皇子登帝位后,从来没有为避讳而要兄弟改字辈的事发生,比如说,天启帝朱由校在位,他的弟弟就一直都叫朱由检。但雍正帝即位后,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兄弟中的“胤”字为“允”字,如大阿哥改为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等等。

  其中,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十四阿哥被改为了允禵。

image.png

  之所以奇怪,是十四阿哥和其他阿哥不同,其他阿哥被改动的只是字辈,即第二个字,他却第二、第三个字都被改动了。

  也就是说,十四阿哥虽然被改成允禵,但他原来的名字并不是叫胤禵!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史料,包括皇室《玉牒》《大清列朝实录》《爱新觉罗宗谱》《清史稿》《上谕内阁》《十朝圣训》《大义觉迷录》《东华录》等等,凡是提到这位十四阿哥,一律写成“允禵”或“胤禵”,这,都是由雍正造成的。

  把十四阿哥改名为允胤后,雍正严格把关、处心积虑,把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从各种文献资料里抹去了。

  不过,百密一疏,一份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的原敕命稿躲过了雍正的毒手,藏在清代内阁大库的旧档案堆里。近代史学家在整理《明清史料》丁编时,发现了它,上面赫然有“皇帝敕谕王胤祯……特命尔为抚远大将军”字样。

  皇帝发布的敕文,那是最正式的、最官方、最权威的文字,非同小可,不容一字有错。

  由此可知,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就叫胤祯!

  《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并非是“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的孤证。

  《明清史料》丁编上,还发表有一篇《大将军、王、胤祯题稿》残件,该件起头就写“臣胤祯谨题,为奏闻事”。

  其实,《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未并发现之前,象张尔田、吴昌绶等史学家也注意到胤禩之子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纲要》内有允禵原名为胤祯的记载。但鉴于弘旺是胤禩的儿子,惨遭雍正的,此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朝鲜使节也记录过允禵原名胤祯一事,但他们记录的内容有些颠倒错乱,也没有被采信。

  《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重见天日,“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的事实就确凿无疑了。

  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既叫胤祯,则雍正本来的名字就不应该叫胤禛。

  原因很简单:雍正和胤祯同是一个母亲所生,如果他的名字叫胤禛,不但胤禛和胤祯的名字字型高度接近,读音更是一模一样。而根据《国朝宫史》记,康熙对诸皇子的命名是很严格的,先是由内阁来拟几个备选的名字,然后亲自御览圈定,再把该名字送到宗人府进行登记,正式写入玉牒。试想想,先不说禛字和祯字字形相似,它们读间完全相同,两人又是一母所生,在称呼他们时,岂不常常弄混?

  有人认为,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而雍正本来的名字就叫胤禛。

  就因为他们的名字同音,所以雍正登位后,为了避音讳,就让十四阿哥把本来的“祯”字改成“禵”字。

  这是不对的。

  “祯”是不用避“禛”的。

  别号渔洋山人的清初大诗人王士禛死后,家人因避雍正的胤禛讳,改名王士正。乾隆专门赐名士祯,谥文简。可见“祯”是不用避“禛”的。

  话说回来,兄既已叫胤禛,弟又叫胤祯,而满文是表音文字,为字母拼音而成,如果用满文书写胤禛和胤祯这两个名字,就会完全没有区别了,造成的后果会比较严重。

  清代满文研究专家、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李学智先生断言:“从满文的书写和读音看,清世宗不可能取名‘胤禛’,因为满文的书写,‘禛’与‘祯’,完全一样之故也。”

image.png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在收藏有康熙驾崩后,清廷颁布的长195公分、宽78公分鹅黄色印制的满文遗诏,上面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中“禛”字的写法与遗诏中提到“……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中的“祯”字,就是一模一样的同一个字!

  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雍正帝本来的名字并不叫胤禛。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雍正在继位后的第十四天就火急火燎地降旨,“命内外文武大臣官员,从前领奉大行皇帝朱批谕旨,悉封固缴进。无得匿留、焚弃”一事的原因了。

  清代在雍正朝之前并不存在缴还上谕朱批这一制度,雍正这么一弄,成为了定制。

  雍正追缴康熙上谕朱批的态度极严极酷,曾在雍正三年追问过一次,雍正五年又下旨切责了被怀疑藏匿有朱批上谕的雅尔江阿、保泰、满都护、阿布兰等人。

  雍正要收回康熙的朱批谕旨干什么?

  显然就是要销毁或篡改一切关于自己原名和十四阿哥原名的记载。

  雍正三年五月,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已经圆寂的僧人弘素的几个弟子,要刊刻一部据说是雍正皇帝早年做皇子的时候钦赐给他们师父弘素和尚的《金刚经》,表面原因说是要弘扬佛法,真实原因是这部经的前面有雍正亲笔写的序,一旦刊刻流行,不但给本门邀名,也为佛门添许多光彩。雍正知道了此事,赶紧派遣在自己做皇子时就是心腹门人的安徽布政使博尔前往多收缴那部《金刚经》。雍正说“朕细思,向来并无此事”,矢口否认有送金刚经的往事,还说“文与字俱非朕笔,且将朕名皆书写错误,甚不可解”,咬定序文不是自己写的,并以嘲笑的口气说落款的名字也写错了。也就是说,落款人一项写的不是“胤禛”。为了不把事情搞大,雍正说弘素既已经死了,不必深究此事,只是要博尔多彻底清查他们手里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经文,就此拉倒。

image.png

  在雍正三年,天下人都已经知道雍正正在使用的名字叫胤禛,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包括作文、考试、取名、写字,都不敢直书这两个字。那几个和尚就是看到《金刚经》序文后面雍亲王的落款不是“胤禛”,这才大大方方地刊刻。雍正却一句“且将朕名皆书写错误”推开,事实上,要真是错了,他才不会这么紧张,恰恰是因为是正确的,才忙不迭地收缴,销毁清除。

  在清除本名这事上,雍正做得天衣无缝,至少,现在还没有人查得出雍正本来的名字叫什么。

  不过,说雍正为了夺嫡改诏而突然启用了胤禛这个名字,是有一些说服力的。

  试想想,传位诏书上不可能只录齿序,第几皇子,必录有名讳,而禛字刚好是可以在祯字上添几笔就可以完成的,而遗诏满蒙版本根本还无须改动。

  往这儿一想,什么都解释得通了。

  无怪乎,康熙驾崩前后住节于北京的朝鲜使臣全城君李混会在给朝鲜国王的报告中提到十四子胤祯吵着闹着在宗人府要求拿出玉牒来和雍正皇帝对质之事。

  分明就是两个人的名字出现了问题,否则,拿玉牒出来做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郑和的原名是叫马三保?郑和为什么要改名字
郑和原名马三保,他出生在云南昆阳一个回族家庭里。他自幼聪明伶俐,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自己也非常喜爱读书。他的父亲和祖父信仰教,曾经前往教的圣地麦加做过朝拜,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威信。郑和由于家庭信仰教的原因,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教的教义和教规,并逐渐懂得了其中的意义。在和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郑和获知了海外各国的许多情况。这使年少的郑和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的父亲为人刚直不阿、心地善良,经常将自家的粮食分给贫困的灾民,长辈心胸豁达、不图回报的性格遗传给了郑和。马三保的童年在快乐中度过,但是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战争毁掉了他的家庭,打碎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对将来的憧憬。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统治云南的梁王不肯降服,他多次杀死朝廷派来的使臣,指挥手下的人马发动叛乱。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为了平定叛乱,统一全国,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令他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讨云贵,在两年多的艰苦征战中,...
· 北京的故宫原名叫紫禁城,为什么改名?原名有什么意义
故宫是现存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封建王朝时是明清两代皇帝及家眷的居住地,是全国的权力中心,现在已经改为故宫博物馆。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依稀可以感到荣耀背后权力的沉重。故宫是我们现在对它的称呼,明清时期,人们都称呼其为“紫禁城”。那么,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宫殿为什么会起名为“紫禁城”呢?而现在为什么又叫故宫了呢?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建成时,原本就叫“紫禁城”,而不是现在所说的“故宫”。说起紫禁城名字的来源,还要从天上的星星说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明亮耀眼,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两旁,因而有“紫微正中”的说法。据古代天文学家的叙述,他们通过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发现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世间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即玉皇大帝,是法身无上,统驭诸天,主宰宇宙,权衡三界的“天帝”。...
· 胤禛为什么要一烧定乾坤?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老四胤禛火烧百官行述,为啥一烧定乾坤?你看康熙的反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稳大局复位再还宫”,上书房堆积如山的荐章,并未令老八胤禩步入东宫,倒让废太子的冷灶复燃,一道旨意,胤礽重返毓庆宫。然而,太子之位虽复立,情势却更加不妙,正如老谋深算的邬思道所言“复太子位,出于不得已,据我看,太子宝位比从前倾斜的多了”。胤礽也不是傻子,他深知顶头的老八一群,怒马如龙卷,卯足了劲儿要跟毓庆宫抗衡,故而,胤礽的狗头军师出来献计解忧了。黄体仁和司马尚向胤礽提及一条大鱼,任伯安。任伯安早年利用在吏部任事的机会,暗中搜集百官的隐私、过错,整理成册以为要挟,称之《百官行述》,谁握此册在手,等同抓住六部九卿的小辫子。太子胤礽正中下怀,立刻写一封密信,命黄体仁奔赴江夏获取百官行述。与此同时,老四胤禛也来了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命年羹尧夜屠江夏,顺藤摸瓜由李卫老十三连番上阵,最终...
· 山县昌景为什么要改名?山县昌景为什么要背叛他哥哥
家族山县昌景(1530-1575)山县三郎兵卫昌景,幼名源四郎,戒名休山贤好禅定门,本姓饭富,兄长是武田家重臣饭富虎昌。饭富氏是清和源氏的后代,世代皆为甲斐国守护武田家的重臣,兄长饭富虎昌更是被称誉作“甲山猛虎”率领着武田家的精英部队,为武田信玄所信赖倚重的主要战力之一。子嗣昌次、昌満、昌久、昌重、信継出身源四郎在武田家的仕途和高阪昌信十分类似,最初都是以小姓近习的身份侍奉信玄开始做起,元服之后被信玄拔擢为使番,担任信玄的军使传达命令并监督部队的执行情况。源四郎的初阵是在信玄驱逐武田信虎后的第二年,神之峰城城主知久赖元反叛,源四郎被信玄以使番的身份派到下级部队中参加攻打神之峰城的战役。此后源四郎便时常在前线战事中立下战功,以他骁勇的表现屡次获得信玄的感状,到天文二十一年,源四郎便已被提拔为指挥一百五十骑的侍大将。同年武田家在谋士真田幸隆的策略下攻取了村上义清的户石城,由猛将村上义清所镇守的...
· 孙綝位高权重,他死后为什么要改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綝年仅29岁,位高权重一代权臣,为什么死后连名字都改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綝这个人大有来头,他是孙坚的弟弟孙静的后代,叫孙静为曾爷爷,有一个哥哥是孙俊,这个两个人都是吴国的皇室成员,在吴国刚刚成立的之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两兄弟自当时奔赴前线在所不辞,在哥哥孙俊不幸战死之后,他就接管了哥哥的部队,当时才26岁,可谓是少年得志。在孙权在位的时候还安分守己,有一个可以管得住的人,但是孙权驾崩将皇位传位于孙亮,孙綝变开始慢慢显露出自己的野心,因为孙亮登基时才仅仅10岁,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没有权力,孙綝成为了朝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甚至孙亮有什么事情都先跟他说一下,但是孙亮心中很不甘心,一直都想着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但是迫于孙綝强大的势力,并不敢轻举妄动,等了很久终于是等到了一个机会。魏国将军诸葛诞不干司马氏专权过来投奔吴国,要求吴国支援,孙綝亲自带兵支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