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免死诏书”成“催命诏书”!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扭转局势!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4
转发:0
评论:0
“免死诏书”成“催命诏书”!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扭转局势!,“免死诏书”成“催命诏书”!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扭转局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免死诏书”成“催命诏书”!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扭转局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汉武帝时,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image.png

  可以说,没有实权的帝王一样受制于人,即位初期的汉武帝,就因此“憋屈”过一阵子。那时的朝廷班底虽有三方势力,但是,没有一方是真正属于汉武帝。

  第一方代表人物是握有先帝遗诏的窦太皇太后和窦婴,窦太皇太后一直控制着国家的军队调遣,这就决定了她不但必然插手国家大事,而且,压根就没将年轻的汉武帝放于眼中。

  第二方贵为汉武帝生母的王太后,由于,忌惮自己的“再嫁史”被窦太皇太后拿捏,所以,一直表现的很“收敛”,其和汉武帝的亲舅舅田蚡形成了另一方势力。

  第三方势力就是没啥靠山的大臣了,基本处于“观望”状态。

image.png

  后来,由于一件事,几经发酵后,让汉武帝彻底扭转了局势,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由于身体有恙被免职,空出的职位让窦婴和田蚡都眼馋不已。这时一个门客站出分析利弊,劝田蚡不要和窦婴争。田蚡采纳后,并由姐姐转告给了汉武帝他的意思。窦太皇太后虽对自己的这个亲侄有所不满,但是,也不愿看到丞相之位落于旁人之手。于是,窦婴和田蚡,一个成了丞相,一个被封为太尉,皆大欢喜。

  二人虽身在不同阵营,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崇尚儒家学说。窦婴和田蚡不但推出了一些新政策,还推荐了不少亲儒家学说的人做大臣。可以说,他们的一些所做作为,让喜欢道家黄老学说的窦太皇太后极度不喜。公元前139年,儒家学派的御吏大夫赵绾上书,请汉武帝亲政,这让已经非常不满的窦太皇太后果断出手“干政”。

image.png

  于是,窦婴和田蚡成了“闲人”,只有一个列侯的空头衔。田蚡虽没有了任何职务,但是,亲舅舅的身份,让汉武帝依旧很信任他。而窦婴则可以用“无人问津”来形容了,门庭日渐清冷起来,以前那些溜须拍马的人都纷纷“投靠”田蚡了。公元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窦婴彻底成了“被冷落”的人了,身边只剩下一个叫灌夫的人。

  此时,已为丞相的田蚡,依仗自己身份高贵,欺负皇帝年轻,一心想通过礼法来约束朝纲,在建议采纳上和推荐人才上很是强势,一时,田蚡的权势几乎要超过汉武帝。公元前131年的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王太后下诏令,要求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身为列侯的窦婴当然得去,并带上了灌夫。由于身份的落魄,窦婴和灌夫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冷落。

  灌夫因此借酒耍酒疯,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还执意不愿意道歉。田蚡非常气愤自己的喜宴被弄砸了,于是,就扣留了灌夫,以侮辱太后诏令为理由弹劾灌夫,将其关进了特别监狱,并走了司法程序,判了灌夫灭族之罪。窦婴于是找到汉武帝,希望可以救灌夫一命。哪知,汉武帝并没有以为这事有多严重,就直接让窦婴去东朝公开辩论此事。

image.png

  只是,在厅辩时,窦婴却不敌对方强大的言论团队,无奈拿出了汉景帝临终前给他的一份“诏书”,内容为:“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帝。”事情自此开始有了大反转,这份“免死诏书”非但没有给窦婴带来任何机会,反倒直接将他送上了不归之路。

  由于,在尚书房没有找到此诏书的“原件”,就不得不让人生疑,此诏书是不是伪造的?

  这个事件表面上是看汉武帝如何定调,但是,实质上却是暗藏了几方权势的较量。汉武帝当然不会放过这送上门的机会,几经思索后,决定除去窦家对于朝政的影响,同时,借此事“震慑”其他势力。只是,汉武帝要的远远还不止这些,王太后的颐气指使早已让他想摆脱母族的“控制”了。于是,事态发展就如设计好的按照汉武帝的想法进行。

  这个“遗诏”就变成了“伪诏”,窦婴被斩首弃市。

image.png

  在的“压力”下,汉武帝又将“火”撒在了田蚡身上,罢了他的官,还给王太后下了“禁言令”。而目睹窦婴惨状的田蚡,很快就在极度惊恐中魂归西天了。自此,三方势力中,就剩下那最没实力的一方了,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对汉武帝“死忠”。

  汉武帝此时真正掌控了国家的大权,一往直前开辟疆土,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也成就了自己为一代名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因一封“免死诏书”,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武帝时,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可以说,没有实权的帝王一样受制于人,即位初期的汉武帝,就因此“憋屈”过一阵子。那时的朝廷班底虽有三方势力,但是,没有一方是真正属于汉武帝。第一方代表人物是握有先帝遗诏的窦太皇太后和窦婴,窦太皇太后一直控制着国家的军队调遣,这就决定了她不但必然插手国家大事,而且,压根就没将年轻的汉武帝放于眼中。第二方贵为汉武帝生母的王太后,由于,忌惮自己的“再嫁史”被窦太皇太后拿捏,所以,一直表现的很“收敛”,其和汉武帝的亲舅舅田蚡形成了另一方势力。第三方势力就是没啥靠山的大臣了,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后来,由于...
· 金玺诏书
起源8世纪左右,君士坦丁堡政府之诏书仅为单方面发出的命令,并没有在会议上形成契约。然而,这样最后被认定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当拜占庭帝国面对不断出现的外患,努力寻求一个抑制外来势力损害帝国的方法时。12世纪时,拜占庭人开始在文章中系上金玺,以增强协商时宣誓立约的威信。其它欧洲君王模仿拜占庭诏书样式,只是更为谨慎正式。金玺诏书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得以修改加强,更较拜占庭的原形隆重正式,或者是宣布更高级于普通的政令。历史上著名的金玺诏书以下罗列出中古欧洲比较著名的金玺诏书:1136年金玺诏书,公元1136年教宗英诺森二世发布于波兰格涅兹诺,又称为格涅兹诺金玺诏书。1212年金玺诏书,公元121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发布于西西里岛。承认波希米亚王位由贵族选举产生,帝国不加以干涉;波希米亚王国可在帝国范围之外,享有独立地位,自铸货币,有权任命主教,并且在帝国境内三百多个大小诸候国中,波希米亚居有...
· 十月诏书
反对派除以十月宣言反对沙皇尼古拉二世,Kadets于1905年10月30日(“1905年革命”期间)发出被平息和一个真正有代表性的的政府的想法,和10月17日或非正式十月党党联盟他们的以名字从参加了这个宣言。然而,马克思主义者说尼古拉确实只是一个小的让步。俄国家杜马只是一个民主的外壳,因为它可以不通过法律没有沙皇的批准和受到重重管制。尼古拉二世在解雇的第一和第二的国家杜马式证明了他对权力的绝对控制。
· 教宗诏书
词源欧洲语言“bulla”一词的不同形式皆来源于拉丁语“bullire”,是沸腾之意,最初指形似沸水泡的金属圆点,后来逐渐用于中世纪时教宗或其他皇家文书上的铅制封印,最终引申为文书本身。至少在13世纪前,教宗发布的各种文书均可以叫做“bulla”,15世纪以来,这个词专指教宗发布的最重要的文书,包括敕封圣徒、教义解释以及某些特殊重大事件的训令,如1814年准许重建耶稣会的诏书,1961年宣布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诏书等。形制和格式乌尔巴诺八世于1637年发布的教宗诏书历史上,诏书格式经过数次改革。全文用拉丁文书写,开头用狭长字体书写教宗名号、episcopusservusservorumDei(主教,天主众仆之仆)以及指示诏书名称的几个词。正文部分的格式并无特殊要求,但通常非常简洁。结束部分标明诏书发布的日期、地点,教宗在位的年、月数,最后在封印旁签名。根据传统文献学观点,诏书分为几种
· 黄河文化—从三封诏书看治黄史上的堤防之争
自春秋战国有堤防工程以来,它就一直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了历代统治者、治黄人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黄河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严重的水患灾害,加之大禹治水的长期影响,人们对堤防的存在价值和作用多有微词,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治河争论的焦点。后汉明帝曾下诏书:“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堤防,任由洪水泛滥。宋太祖赵匡胤面对严重的黄河水患也曾下诏书:“夏后治水,但对言导河至海随山浚川,未闻力制湍流,广营高岸。自战国专利,堙塞故道,以小妨大,以私害公,九河之制遂隳,历代之患弗弭。”他在盛赞大禹治水的同时,对堤防这一治黄措施横加驳斥。他的孙子宋神宗则说得更妙。“河决不过一席之地,或东或西,若利害无所较,听其所趋如何?”“水性趋下,以道治水,则无违其性可也。如能顺其所向,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