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良真的是个聪明人吗?为什么说他害了自己的儿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2
转发:0
评论:0
张良真的是个聪明人吗?为什么说他害了自己的儿子,张良真的是懂得进退的聪明人吗?其实他的一做法害了他的儿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

  张良真的是懂得进退的聪明人吗?其实他的一做法害了他的儿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张良是西汉初年的功臣中获得后世赞誉最多的人。由于他不居功自傲,又懂得进退,及时辞官归隐。他这种做法,后世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后世张家能成为中国2000年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都是因为张良留下了好的家风的缘故。

image.png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是,张良当时的做法,真的是对的吗?会不会反而是张良的做法,害了他的子孙呢?

  我们来看两条记载。一条是《史记》上的:“留侯不疑,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还有一条是《汉书》上的:“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国除。”

  “留侯不疑”是谁?他是张良的儿子张不疑,承袭了张良的爵位,所以也是“留侯”。《史书》上的意思是说,张不疑参与谋杀了“故楚国”(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那个楚国)的内史(内史是一种官名,差不多也就是旧贵族吧),本来该死,最后花钱买了条命回来,不过“国除”,“留侯”因此不存在了,张不疑成为一个守城门的更夫。

  《汉书》上的意思则是说他犯了“不敬”之罪,所以“留侯”给取消了。

  这两段记载,都有些语焉不详,没说一个明白。先说《史记》的记载。张不疑是堂堂的“汉初三杰”张良的儿子,他杀个原楚国的旧贵族,就算判死罪,为什么就“国除”呢?汉文帝不可以把这个“留侯”转让给张不疑的弟弟张辟强吗?为什么要如此绝情,取消“留侯”这个爵位呢?

image.png

  《汉书》上则根本就没说张不疑杀人的事,而是说他“不敬”。我们知道,在古代,只有得罪皇帝才叫做“不敬”。这个解释显然更有说服力一点。既然是得罪了皇帝,“国除”,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汉书》也像在和后人打哑谜,张不疑究竟犯了什么“不敬”,并没有说。

  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张良的身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张良在刘邦建国以后,极力辞官归隐。他虽然获得了刘邦尊重,但是刘邦其实是并不高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刘邦看来,张良这样做,至少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刘邦认为张良对他有意见。这个意见主要是因为刘邦杀功臣,张良心里表示不满,所以退隐避祸。但是张良这种退隐避祸,却已经把他的态度表现出来了。

  二是刘邦认为张良不想归附他。张良是原先韩国的旧贵族,一心想要依附的是韩王。后来因为韩王实在扶不起来,所以才归顺了刘邦。但是张良一直对韩王念念不忘,所以采用了不和刘邦合作的方式。

  三是张良帮吕雉。刘邦在晚年的时候,是狠下一条心,要改换太子,把皇位传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的。张良却在这时候帮吕后出主意,让她请出“商山四皓”,为刘盈助威。这样一来,刘邦才暂时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完全放弃这个想法,从他死前试图杀樊哙就可以看出,刘邦是正在一步步剪除吕后势力的。

image.png

  我认为张良做得最差的一点,就是他出面帮吕后。张良帮完吕后,刘邦去世,刘盈继位后,本来他应该继续辞官归隐的,但是吕后的风格和刘邦可不一样,她坚决不允许张良归隐,坚决不允许张良不合作。《史记》上记载:“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後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也就是说,由于吕后强迫他留下来,他也没办法,最后只得留下来,直到去世。

  张良没有接受刘邦的封赏,却留在吕后身边。恰恰是留在吕后身边的这段历史,为儿子们埋下祸根。当时张良的两个儿子张不疑在封国,张辟强担任侍中。而且张辟强还劝陈平别和吕后对抗。也就是说,张良让他自己和儿子们与吕后靠得太近了。而恰恰是因为靠得这么近,吕后去世,诸侯王和大臣们诛杀诸吕后,张良两个儿子的处境非常尴尬。虽然最终我们也不知道张不疑犯了什么罪,但肯定是这段历史,为后来汉文帝毫不客气地把张家的爵位给“国除”,留下祸根。

  至于张家在后世两千年中,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姓,那也是因为汉初的时候,张家人就比较多,并非所有的张家人都是张良后代的缘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智多星吴用真的不如一个女人吗?为什么这么说他
为什么说智多星吴用还不如一个女人识大体,你看他做的这些嗅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水浒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梁山108将中论谋略和智慧当属入云龙公孙胜和智多星吴用了。公孙胜精通道法,能呼风唤雨,并且熟知天文地理,行侠仗义。吴用本是个教书先生,无论是才华还是能力在当时顶多算个秀才,他偏不好好教书,整天跟晁盖等人混在一起,不知不觉也就上了梁山。很多人对吴用都是非常排斥的,就像他的名号一样,虽然足智多谋却没有用在正道上,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此人的嗅事吧!吴用从一开始就跟着晁盖混,可以说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也可以说是晁盖最相信的一个得力助手。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时,吴用起了最关键的作用,选址、用人、献计从头到尾都是吴用做的策划,结果大家都知道,七人用最低的成本和最省力的方法就获取了高达十万贯的财富,不费些许力气摆平了武功高强的杨志。智取生辰纲是吴用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他...
· 清末时期一寡妇为了一个和尚,亲手杀害了自己儿子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自古以来就是母爱深切,从古代就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在清末时期有这么一个毒妇,竟然下手杀害了自己的孩子,这件事还被编成戏曲传唱,以表达人们对此的厌恶、憎恨之情。戏曲《杀子报》就是讲述了清末在江苏南通有个家庭,丈夫王子成,英年早逝。家里剩下一儿一女。妻子徐氏与僧人私通,被儿子撞见,两人恼羞成怒,合力将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杀害,分尸装进坛子里。最后女儿王金定揭露母亲恶行,后来真相大白。这段戏曲被广为流传,一段民间的故事被大家记住,是因为在古代自己的亲生母亲竟然对孩子下毒手也是极其被人们唾弃的,那到底徐氏是因为什么而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呢?相传徐氏的丈夫因为过度劳累,身体被掏空,病入膏肓、无药可治而身亡。徐氏迷信就请来的巫婆做法,巫婆说有鬼附身,需要长和念三天三夜的金刚经方能退鬼。徐氏听信巫婆请来了和尚纳云,纳云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和尚,由于自己长期被师傅拢在寺里,外出看见徐氏便和徐氏眉来...
· 杜审言是怎么害了自己的儿子的?还惊动了女皇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杜甫的爷爷很狂傲,自己一再遭贬,结果害死儿子,还惊动了女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杜甫的爷爷很狂傲,自己一再遭贬,结果害死儿子,惊动武则天。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岁手刃朝廷命官,仇人临终前竟对他赞不绝口。杜甫有首五言长诗,叫《赠蜀僧闾丘师兄》,其诗曰: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惟有摩尼珠,可...
· 西汉历史:王莽真的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王莽是西汉末著名的外戚,他以外戚的身份专权,掌声握汉室大权,并最终篡夺了刘氏的江山,自立国号为“新”自己当起了皇帝。在他逐渐攀登上权力顶峰过过程中,竟杀害了自己的女婿汉平帝,毫无手软,令人发指。那么,他的亲儿子怎么死的,是史书所记载的自杀,还是另有原因网络配图王莽为什么杀儿子中国古代父杀子,子杀父的恶件,多发生于皇家。杀子皇帝的数量,终久是极少数。虽然汉武帝在奸人江充的挑拨下,杀了儿子及三个孙子,但后来后悔莫及。而王莽逼亲生儿子自杀似乎成瘾,即使在多骨肉相残的皇家,也是极特殊的。网络配图王莽次子王获杀死一奴,王莽严厉的责备他,逼迫其自杀。在那个时代杀奴是不需偿命的,于是有人以此对王莽唱颂歌,以为王莽有人道精神。在评价此事前,须莽逼令亲生儿子自杀,似乎只是很无所谓的事。他的四个嫡子中,除一个病死外,余三个都是被他逼自杀的。一,逼杀次子王获网络配图第一个被王莽逼死的是他的次子王获,表面原因是王...
· 他本应该是皇帝的,却自己想太多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朱棣是很著名的皇帝,但实际上,朱元璋并没有想把皇位给他。他最满意的儿子是朱标,也早早将其立为太子。可惜的是,这个儿子死得太早,让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太子死后,他杀了一片人,为的也不过是让他坐稳脚步。不过朱允炆干了一件事,真的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浪费得一干二净。在临死之前,朱元璋下了个命令,让燕王朱棣立刻回京。朱棣本身便能文能武,对当时的朱允炆而言是个很大的威胁。相比之下,朱允炆实在是太弱了。对于自己儿子的不满,朱元璋自然是了如指掌。他生前最担心的,也是这件事。所以他在临死之前还在记挂,想要将他召唤回京城。至于是叮嘱还是杀掉,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了,因为这件事,被朱允炆破坏了。当时朱允炆身边也有一帮辅佐的臣子。他们见惯了黑暗,见多了风雨,因此很担心朱元璋临死变卦,把皇位给了燕王。毕竟,在他们看来,朱允炆真的比不上朱棣。所以,在他们眼中,朱元璋的这个命令,就是要废太子了。那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