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抗:东吴最后的良将,一生戎马征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陆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后期,随着蜀汉衰微、灭亡,魏国被司马家篡权,天下局势逐渐从“合久必分”向“分久必合”转变,而这时天下的主旋律,也就变成了晋、吴两国的南北对峙。东吴盘踞江东,拥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于是在魏、蜀、吴中存活时间最长,从孙权称帝算起达到了五十二年,在周瑜、鲁肃、吕蒙相继去世后,陆逊成为了东吴的顶梁柱。
陆逊为东吴竭忠尽智,整顿军队、治理内政、平定叛乱、发展经济,堪称贤臣的楷模。除此之外,他还为东吴培养了自己优秀的儿子——陆抗。作为东吴后期的中流砥柱,陆抗可谓是久经战事,此外,他和晋朝名将羊祜的“陆羊之交”也为世人所称道。那么,陆抗戎马征程的一生是怎么样的呢?
东吴黄武五年(226),陆抗出生于吴郡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他的父亲是受封为丞相的陆逊,而母亲则是江东奠基人孙策的女儿,这么说来,他是孙策的外孙,该叫孙权一声“外叔公”。他从小受父亲的熏陶,不但文武双全,还赤胆忠心。
后来,陆逊因参与继承人问题被孙权迁怒,在悲愤中去世,但陆抗将杨竺陷害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一一进行辩驳,孙权才终于悔悟。成年后,陆抗被孙权封为建武校尉,统率其父生前的兵士驻扎在武昌。第二年,陆抗受封立节中郎将,前往柴桑驻防,他治军严谨,使得另一位重臣之后诸葛恪感到惭愧。
孙权去世后,孙亮继位,陆抗被封为奋威将军,太平二年(257),诸葛诞投靠东吴,陆抗受封为柴桑都,前去接应。他首次出征,便“破魏牙门将偏将军”,于是班师后受任征北将军。元兴元年(264),孙皓即位,陆抗受封镇军大将军、益州牧。
建衡二年(270),陆抗又接过大司马施绩的班,“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因为东吴在后期更加专注于整顿国内,对外战争并不多,所以陆抗并没有太多作战的机会。到凤凰元年(272),机会终于到来,西陵督步阐举城降晋,陆抗连忙出兵征讨。
晋武帝见状,派出车骑将军羊祜率五万大军进攻江陵围魏救赵,又派徐胤率水军前去援助步阐。陆抗在西陵城外筑墙,一方面围困城中的步阐,一方面则阻挡前来支援的晋军。后来,陆抗认为江陵易守难攻,于是集中注意力于西陵,另一方面,他传令江陵守将凿开堤坝,将晋军的运粮道路阻断,晋军只好从陆路运粮,效率极低,大军也就难以快速推进了。
等到羊祜支持不住而撤军,陆抗就立刻攻克西陵,取得大胜。此后,陆抗驻扎西陵,成为了防御晋国的坚实防线。他关心朝政,多次上书劝谏孙皓却无果,最终于凤凰三年(274)去世。他死后,晋国很快便按照他生前所警告孙皓的作战策略南下,灭亡了东吴。后来,羊祜和陆抗都入选武庙七十二将,被后人所崇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