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严延年为什么要说给母亲准备棺材这种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3
转发:0
评论:0
严延年为什么要说给母亲准备棺材这种话?,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儿子升官,母亲去探望,看了眼后扭头就走,说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儿子升官,母亲去探望,看了眼后扭头就走,说:我回去为你备棺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西汉,是个盛产酷吏的王朝。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知名的酷吏层出不穷,而严延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知名程度,甚至可以与郅都、张汤、义纵等前辈相提并论。

  严延年出生于东海郡,自幼便学习法律,从得到了“明法”之名。其后,严延年受到朝廷征召,在京城内担任侍御史,专门负责弹劾大臣。作为一介谏官,严延年从来不避权贵,甚至连权倾朝野的霍光,他都敢不放在眼里。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弹劾霍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有不道之罪!”

image.png

  当时,霍光刚刚废掉海昏侯刘贺,拥立了出身民间的皇孙刘病已。此时的霍光,虽然表面是首辅,其实是大汉帝国的“摄政王”,如果汉宣帝刘病已不听话,他也同样能废掉。只消一句话,霍光就能让严延年人头落地。然而,严延年却还是敢与这位大权臣顶牛。汉宣帝看完严延年的奏章,不禁大惊失色,他搁置了奏章,变相地将严延年保护了起来。严延年弹劾霍光的行为,给汉宣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刚直的严延年一定会是条“好狗”。

  其后,严延年又屡次参劾大臣,屡次遭遇贬斥,甚至还犯下了死罪。为了逃避追捕,严延年东躲,好不容易才保下了一条命。其后,严延年幸运地遇上了大赦,这才敢于重新抛头露面。后来,汉宣帝想起了严延年,并将他安排到治安极差的平陵县,让他惩治当地的奸佞。严延年到任后,二话不说,用铁腕惩治豪强恶霸,杀死很多人。因此,严延年遭到其他人的弹劾,被迫去职。

  虽然严延年丢了职务,但却得到了汉宣帝的信任,一向以“王霸之道”统治国家的他,就喜欢严延年这样“凶狠”的官吏。当时,河北涿郡豪强纵横、鱼肉乡里、攻杀长吏,丝毫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连续换了好几任县令,仍然不能恢复当地治安。因此,汉宣帝重新起用了严延年,并将他任命为当地的县令。

  严延年一到任,丝毫不跟那些不法分子客气,准备杀了再说。于是他派出属吏赵绣去拷问当地的豪强——高氏。然而高氏是涿县的霸王,赵绣并不敢惹,于是他留了一手,准备了两份罪状,一份较轻,另一份较重。他准备先将较轻的罪状交给严延年,如果延年不高兴,再把较重的罪状上交。然而出乎赵绣意料的是,严延年早就看透了他首鼠两端的伎俩,他直接派人搜了赵绣的身,直接将较重的罪状拿了出来。第二天,严延年将赵绣押到高氏族长面前,当场将其打死。

  官员们看到赵绣的惨死,终于明白了糊弄严延年的下场,于是他们全力查案,将高氏一族的罪行全部查出。于是,严延年拿着罪状,当众宣布高氏的罪行,并将数十名凶徒当场处死。听闻高氏一族被诛灭,涿县士民无不欢呼雀跃,一时间严延年名声大振。

image.png

  其后,严延年又升任河南太守。到任后,他故伎重演,大肆豪强,将河南打造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模范州郡。严延年虽然作风残酷,但他对贫苦百姓却十分有同情心。若穷人犯法,他会想尽方法留他一命;若是豪强犯法,那就对不起了,打死再说。在河南,严延年杀得血流成河,豪强们恐惧地将其称为“屠伯”。

  对于严延年雷厉风行的作风,汉宣帝可谓是欣赏无比,甚至还专门奖励他30斤黄金。然而他同僚看来,严延年的行为无疑是取死之道。例如京兆尹张敞就劝他:“你杀戮太重了,要运用德化,决不可专用刀剑!”然而严延年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不杀那些豪强,豪强们就会肆无忌惮地鱼肉百姓。和豪强们讲德化毫无意义,只有刀斧才能让他们敛手。”

  当初,严延年升任河南尹时,他的母亲曾过来看望。其母刚到,就看到严延年正在处决罪人。随后,母亲躲进驿站,关上大门,不肯见严延年。严延年很孝顺,不断向母亲叩头,希望她能走出房门。过了半天,母亲走出了屋子,她对延年说:“作为郡守,应以德化绥抚百姓,怎么能动不动就杀人!”然后,母亲面色凝重地对严延年说:“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这里我一刻也不想多待,我可不想看到我儿子在壮年就被杀死!回到家,我会给你准备棺材的!”随后,母亲乘车转头就走,丝毫不顾儿子的苦苦挽留。

image.png

  最终,严延年的母亲一语成谶。由于严延年对待下属很严苛,动不动就要打人、杀人,因此他的属吏每天都过得很压抑。一次,一个叫严义的小吏去算命,结果算了个死卦。严义认为,自己肯定要被严延年杀死。因此,他只身前往长安,向官府递交了严延年的十大罪状,然后当场自杀。后来,官府对严延年进行了调查,发现他怨望皇上、经常诽谤朝政。在汉宣帝的亲自批准下,严延年被处以斩刑。在宣帝看来,严延年是条好狗,也是条沾满、人见人怕的“恶犬”。而这样的恶犬,也到了该死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严延年是一个汉宣帝很器重的人。那时候,严延年正在河南当太守。有一天,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去河南看他,没住几天就要回去。而且回去的时候对严延年说,我看你的丧期就要到了,我还是回去给你准备后事吧。严延年的母亲回去后,果然仅仅一年多一点时间,严延年就被判刑遭诛,遗体弃市。严延年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把儿子的遗体拉回去埋葬。(严延年剧照)严延年既然那么受汉宣帝的器重,为什么又会被判弃世之刑呢?我们先来看看严延年为什么受汉宣帝器重。严延年最早担任御史属官,后来被推荐为侍御史。那时候,霍光刚刚废了刘贺,迎立汉宣帝为皇帝。严延年立刻就弹劾霍光,说他“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就是说霍光擅自废立皇帝,不是人臣的作派。奏章上去以后,被搁置在一边。这个被搁置一边的举动,其实非常耐人寻味。很显然,虽然当时是霍光主政,但是这份奏章应该由汉...
· 严延年当官之后,为什么他母亲要说离丧期不远?
母亲得知儿子升官,说了句:恐怕丧期不远,一年后竟然应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有清正廉明的好官,也有十恶不赦的奸臣,但是也有一些很难用好与坏来评价的官员,比如说下面这位,西汉的官员严延年。他年少的时候了解过法律,长大后从小吏做起,担任过御史属官,后面升为侍御史。而他声名大噪是因为他敢弹劾当时的权臣霍光,虽然汉宣帝没有理会,但在群臣中树立了威望。严延年任涿郡太守时,因高氏家纵容盗匪,严延年就下令拷问高氏,赵绣想包庇高氏,就被严延年带到街上杀掉,震慑郡中官吏,而后审问时,官吏们都吓的两腿发软。几年后,严延年任河南太守,整治当地的治安,打击豪强,扶贫济弱,而且很照顾一些出身不好的下属。从这些来看他可以说是一个好官,但是他却被认为是酷吏。因为他办案方式很奇怪,如果是穷人犯了罪,他会设法开脱,马上就放人,如果是有钱人犯了罪,即使是一点过失,他也能把他定个死罪。导致全郡...
· 西汉酷吏严延年
简要介绍:严延年,生卒年不详,字次卿,东海下邳(今江苏睢宁)人,西汉酷吏。少习法律,初任郡吏。后历任御史属官、侍御史、御史掾、好县令、长史、涿郡太守等职。严延年执法严峻、苛刻、残暴,后因遭人弹劾举报,以诽谤朝政之罪,处于弃市刑罚。人物生平:初为郡吏严延年的父亲担任丞相属官时,严延年在丞相府稍微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返回东海郡后担任郡吏。通过选拔,严延年担任御史属官,后推举担任侍御史。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大将军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刘询为帝。汉宣帝刚即位,严延年上奏弹劾霍光“擅自废立皇帝,没有臣下的礼规,不仁道。”奏章虽然搁置在一边,但朝廷内对严延年却敬而远之。担任太守后来,严延年弹劾大司农田延年手执兵器冲犯汉宣帝的侍从车子,田延年自辩没有冲犯汉宣帝的侍从车子。汉宣帝将此事交付给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斥责严延年为何不移送文书到宫殿门来禁止田延年,而让他能够出入宫殿。于是御史中丞反过来以...
· 田延年、严延年、杜延年分别是谁?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吗?
其实,古代这种同名异姓的情况也挺多的哈,但是没有想到,这三位“延年”大人居然扎堆到西汉汉昭帝、汉宣帝时期去了,一开始愣是没分出来,差点看晕了,字里行间全都是这个“延年”,那个“延年”。了解过他们三人的生平经历以后,才发现这三个人的性格差异太大了,很好区分。先说田延年,此人是霍光的小跟班,当初拥立汉宣帝登基的时候,他可是坚决站在霍光这边的,所以知道不少霍光的“老底”。田延年的政治管理能力十分出色,霍光的家乡河东郡治安不好,就专门把田延年调任到河东郡去。田延年善于用人,很快就恢复了河东郡的治安,打压了当地豪强劫匪。霍光见田延年这么有价值,便将田延年提拔到朝廷,担任大司农,主管全国财政,说白了就是油水多多的肥差。田延年能力是很强,但同时他也很贪财。再加上,田延年有霍光这座大靠山,行事起来非常大胆。当时汉昭帝突然病逝,皇室库存中并没有准备足够的修造陵墓的物资,可是市面上的物资又都被茂陵的富户焦氏、...
· 为什么是密折制度?清朝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密折制度是指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所谓密折,是指各级官吏上呈皇帝的秘密奏折,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这种奏折,皆由臣僚缄封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拆阅,旁人不得与闻。清初官员对君主的报告,有题本和奏本两种。但是由于它们不仅繁复迟缓,而且容易泄露机密,看的人多了,自然不利于皇权的正常行使。因此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公文即奏折。比起题本来,它不拘格式,书体自由,也没有贴黄、票拟等手续,而且不需要经通政司、内阁,直接由皇帝亲自拆阅,保密性强,因其折面、折内往往书有“密”等字样,故称为“密折”。清代密折大约始于顺治时期。康熙帝时期只有宠臣才有权使用密折,至雍正朝时密折制度大盛得以推行和完善。密折的内容一般划分为请安、谢恩、缴批和陈事四类。其中陈事折非常繁杂,可分为天候、粮价、养廉、水利等数十类,上自军国重务,下至身边琐事,无所不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