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杨恽是怎么因为一封信就死了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5
转发:0
评论:0
杨恽是怎么因为一封信就死了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个性所致还是家族宿命?司马迁的外孙也因一封信死于非命,感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个性所致还是家族宿命?司马迁的外孙也因一封信死于非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并不是一写出来就风靡大汉朝的。

  司马迁写完之后,并没有胆量将它公开发表,而是将其“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因为里面有太多不被统治者所容的东西。

image.png

  前文中大鹏也说过,受司马迁因言被废的影响,司马迁的女婿杨敞一直谨小慎微,但他二小子杨恽却是有名的傻大胆。

  汉宣帝年间,杨恽听说霍家意图谋反,就通过侍中金安上将此事禀告了汉宣帝。霍家被诛杀后,杨恽因告密有功被封了侯。

  杨恽很喜欢姥爷写的《太史公书》(即《史记》),就上书汉宣帝,把它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才知道司马迁还写了这么一本好书。

  杨恽为官十分清廉公正。他管理选调生的时候,废除了交钱就能提拔的旧例,对官二代、富二代、农二代们一视同仁。

  并严格按照法令对选调生进行考核,将工作优异、德才兼备的选调生提拔到高一级的岗位上,有人甚至做到了郡守、九卿。

  为什么杨恽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视金钱如粪土,甚至将父亲和后母的上千万遗产,统统拿出来分给了族人和后母的兄弟。

  不过,杨恽也有个特别大的缺点,他仗着自己德行高尚,经常看不起那些贪官污吏,老想把人家法办,结果得罪了许多人。

  戴长乐是汉宣帝在民间时结交的知己,汉宣帝即位后,擢升他为九卿之一太仆。后来,有人上书告发戴长乐言语失当,皇上将此事交给廷尉审理。

  戴长乐怀疑这是杨恽教唆别人告发他,也上书告发杨恽,列举了杨恽不少不当言行,比如说,韩延寿被抓以后,杨恽上书为他辩冤。

image.png

  再比如说,高昌侯董忠的车马受惊奔入北掖门后,杨恽说,汉昭帝去世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现在又发生这种事,莫非是上天在示意?

  再比如,杨恽听说匈奴单于因暴虐无道,被逼自杀后,就对人说,无道的君主,必然自陷绝境。古今之事,其实是一丘之貉啊!”

  经廷尉于定国调查审讯,发现杨恽确实说过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就建议将他逮捕治罪。汉宣帝不忍心判他死罪,把他免为平民。

  一般人被这样处置,必然会闭门思过,做出让人可怜的样子。但杨恽失去爵位以后,居家经营产业,兴建房宅,整天饮酒作乐。

  他的朋友,安定郡太守孙会宗,写信规劝杨恽,让他闭门思过,诚惶诚恐,做出让人哀怜的样子,不要再交结宾客,四处讲学了。

  杨恽写了封回信,这就是著名的《报孙会宗书》。这里面有对皇帝的怨恨,有对孙会宗的挖苦,有为自己行为辩解,写得锋芒毕露,与其姥爷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如出一辙。

  这时,他侄子杨谭也对杨恽说,杜延年以前因罪丢官,现在被征召为御史大夫。您罪轻,又立过功,还会被重新起用的。

image.png

  杨恽说,有功有什么用?皇上不值得我为他尽力。杨谭也随口附和说,皇上的确是这样,盖宽饶、韩延寿这些清官,都因为小事被杀了。

  后逢日食,有人上书将其归咎为杨恽骄奢不悔过所致。结果,廷尉在他家中搜出《报孙会宗书》,汉宣帝看后大怒,以大逆不道罪,将杨恽腰斩。

  不仅如此,未央宫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敞及孙会宗等与杨恽交情深厚的人,也都被免去了官职,士大夫集团因此遭受重创。

  因此大鹏觉得,赵广汉、韩延寿、杨恽等人的被杀,并不是偶然的。汉宣帝掌权后,一直在重用外戚、皇族和宦官,刻意打击打击士大夫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栾恽
栾恽:明朝永乐年间举人,官至通政使,正德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英宗北伐瓦剌,发生“土木之变”,先祖恽任兵部尚书,与于谦同心筹划。于公元一四0五年迎英宗回朝,经成回舆之功。
· 夏恽
夏恽(?—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三国演义》载: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其首领是张让和赵忠。他们玩小皇帝于股掌之上,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人民不堪剥削、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当时一些比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团的黑暗腐败,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形势。郎中张钧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黄巾起义是外戚宦官专权逼出来的,他说:“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
· 李恽
唐宪宗第二子、澧王李恽简介,李恽为什么没能被封为储君?唐宪宗第二子,封澧王。正史并没有记载澧王李恽的生年,不过根据他的哥哥惠昭太子李宁生年(792),以及三弟穆宗李宥的生年(795),可以断定澧王李恽生于792-795年之间,卒于820年。元和七年,惠昭太子去世,唐宪宗因澧王年长,后宫之中有很多内助,本想封他为储君。却因翰林学士崔群进言,而封遂王(穆宗)为储君。----《旧唐书·崔群传》
· 李恽
生平生年没有记载,根据异母兄李泰和异母弟李贞的生年,李恽当生于620年和627年之间。631年,李恽封郯王,634年,任洺州刺史。636年,改封蒋王,任安州都督,实封八百户。649年,加满千户。652年,徙任梁州都督。李恽在安州,多造器用服玩,到了将离任时,有递车四百辆。州县不堪其劳,有司上奏弹劾,唐高宗特宽宥不问。后历任遂州刺史、相州刺史。674年,转箕州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惶遽自杀。高宗知道实情后,斩张君彻,追赠李恽为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家庭妻:元氏,先去世,于显庆元年(656年)陪葬昭陵,其墓为昭陵第111号陪葬墓。妾:孙法澄,同州冯翊县令孙同的次女,字无所得,贞观十四年(640年)—开元十七年十一月三日(729年11月27日)。上元二年出家为尼,彭王李志暕撰有《兴圣寺主尼法澄塔铭并序》儿子博陵王李焯汝南郡王、嗣蒋王李炜,被武则天处死蔡国公李...
· 李恽
唐太宗第七子、蒋王李恽简介,蒋王李恽的妾侍是谁?李恽(?―67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兄,母王氏。唐朝宗室、藩王。李恽生年不详,根据异母弟第八子李贞生于贞观元年(627),异母兄第四子李泰生于武德三年(620)推测,李恽应该生于621---626年之间。贞观五年(631年),与其他兄弟同时受封为郯王,贞观八年(634年),任洺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蒋王,任安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649年,唐高宗继位加实封满千户。永徽三年(652年),徙任梁州都督。时李恽在安州,多造器用服玩,到了将离任时,有递车四百辆。州县不堪其劳,有司上奏弹劾,唐太宗特宽宥不问。后历任遂州刺史、相州刺史。674年,转箕州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惶遽自杀。唐高宗知道实情后,斩张君彻,追赠李恽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史籍记载《旧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