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少数民族称谓的读音大全;现代文字读音和古代读音区别

2024-04-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8
转发:0
评论:0
古代少数民族称谓的读音与现代读音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当时音译不准确、用音近字记录、一字多音、古今音变等因素。古今学者对这些称谓的读音主张从古注,以接近其本来读音。文章以汉代匈奴和清代满族为例,介绍了部分古代少数民族称谓的特殊读音。了解这些读音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少数民族称谓。

我们今天在各种文献材料中可见到的用汉字记下来的古代少数民族称谓,都是当时的音译。或者是由于当时音译不太准确,或者是由于用音近字做了记录 ,或者是由于一字多音,或者是由于古今音变,我们今天按字面的读音读出来,与古代的少数民族读音必然有些差距。

 

可是,前人对这些称谓中的一部分做过音注,这些音注早于今天几百年甚至千余年,必然更接近于这些称谓的本来读音。

 

所以,古今学者对这些称谓的读音一般都是主张从古注的,这就是今天读书时对一些古代少数民族称谓有着特殊的读音(过去多称为“古音”“古读”),而不能按字面的通常读音的原因。

少数民族称谓的读音大全;现代文字读音和古代读音区别

我们在了解古代少数民族的称谓时,对这些称谓的读音是应当有所了解的。下面先看看有关汉代匈奴的称谓:

 

“单于”,汉代匈奴的最高首领均称“单于”,有如中原之皇帝。“单”读音与“禅”通,《广韵》作“市连切”,不音 dān,而音chán.

 

“阏氏”,单于之妻,有如中原之皇后。《史记·匈奴列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云:“匈奴名妻作阏支,言其可爱如烟肢也。阏音烟。”《汉书·奴传上》“后有爱阏氏”,颜师

 

古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阏音於连反,氏音支。”所以,“阏氏”二字不音 yú shì,而音 yān zhī。

 

“荤粥”,匈奴之古名。《史记·匈奴列传》“荤粥”,集解引晋灼曰:“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奴。”《汉书·匈奴传上》作“薰粥”,颜注曰:“匈奴别号,粥音弋六反。”《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北逐荤粥”。正义曰:“荤音薰,粥音育。”又《汉书·霍去病传》作“荤允”,颜注:“荤,音熏。荤允,熏鬻也。”所以,“荤粥”不音 hūn zhōu,而应音 xūn yù。

 

“头曼”,匈奴单于名,《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单于曰头曼”集解引韦昭曰:“音瞒。”故此“曼”字不音 màn,而应音 mán。

 

“冒顿”,匈奴单于名,《史记·匈奴列传》“匈奴有太子名冒顿”,索隐曰:“冒,音墨。”《汉书补注》引宋祁曰:“冒音墨,顿音毒。”所以,“冒顿”不读 mào dùn,而应读 mò dú。

 

“谷蠡王”,匈奴大臣之称,《史记·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集解引服虔曰:“谷音鹿,蠡音离。”所以“谷蠡”不读 gǔ lí,而应读 lù lí。

 

从以上几个匈奴称谓的考察,就可知今天为什么要注意古代少数民族称谓的读音,也可以知道这些“古音”“古读”是如何确定的。这一类称谓在古代不少,限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介绍。

 

少数民族称谓的读音大全;现代文字读音和古代读音区别

下面我们只就西汉时期读音与今音不同的古代文化少数民族称谓,和清代满族姓名中的专门读音择其要者做些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介绍的西汉称谓有些不属于对人的称谓,而是少数民族的族名或所建国的国名。由于这些是与对人的称谓密不可分的,故而也一并介绍。

 

“休屠”,汉代西域地名,《史记·大宛列传》:“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又为匈奴王号,《史记·奴列传》:“浑谷王杀休屠王。在这两个地方,“屠”均不音 tú,而应音 chú。

 

“金日弹”,西汉大臣,匈奴太子归汉者,《汉书》有传。“日”不读 rì,而应读 mì。“殚”音 dī。

 

“月氏”,汉代西域国名,《史记·匈奴列传》:“东胡强而月氏盛。”有大月氏、小月氏。“氏”不读 shì,而应读 zhī。

 

“龟兹”,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有传。“龟兹”不读guī zī,而应读 qiū cí。

 

“康居”,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有传。“居”不读jū,而应读 qú。

 

“焉耆”,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有传。“耆”不读 g或 shi,而应读 péng。

 

“乌耗”,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有传。“乌”不读wū。而应读 yā,但在“乌孙”“乌桓”等处仍读 wū。音 chá。

 

“先零”,汉代西羌之一支。《汉书·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北水。”“零”,不读 líng,而应读 lián。

 

“允吾”,汉代少数族地区地名,见《汉书·地理志下》。“允吾’不音 yǔn wú,而应音 qiān yá。

 

“乡姐”,汉代一支西羌的姓。《汉书·冯奉世传》:“陇西羌乡姐旁种反。”“乡彡姐”不音 shān jiě,而应音 xiān zǐ。

 

少数民族称谓的读音大全;现代文字读音和古代读音区别

关于清代满人姓名的读音,一般人都未注意,常常按汉字的一般读音去读。我自己过去对此也未深究,不仅信口读之,而且在讲堂影响后学。直到读了石继昌《旗人姓名读音及其他》一文(载《燕都》1988年2期),才不禁汗颜。下面所谈到的满人姓名的读音的确定,都是根据石文,这是必须在此声明的。

 

“阿”,不读 ā,应读à,即不读阴平而读去声,如曾任大学士的阿克敏、阿桂父子,近代史上知名人物穆彰阿,等等。有的在名字中有两个阿字,如曾任广州将军的阿精阿、曾任刑部尚书的阿勒精阿等,也是如此。

 

“那”,不读 nà,应读 nā,即不读去声而读阴平,如著名的叫赫那拉氏和辉达那拉氏等姓氏,签订《辛丑条约》的那桐、任过直隶总督的那彦成、任过奉天将军的那苏图等人的名字,都读nā。《辞海》在“那”字下,对“那桐”之“那”,先注音为 nā,是对的,可下面又注音为 nu6,是错的,且明显矛盾,未能发现。

 

“鄂”,读 ào,不读è。姓氏中如董鄂氏,名字中如当过大学七的鄂尔泰、其子两江总督鄂容安、曾任成都将军的鄂山、曾任驻藏大臣的鄂礼等,都读 ào。《辞海》凡鄂姓均音 è,是汉姓的读音不能用于满族

 

“额”,读è,不读é,即读去声,不读阳平。姓氏中如额尔德特氏,名字中如曾任西安将军的额勒登保、曾任大学士的额勒和布,官名中如固山额真(即八旗都统)、牛录额真(即八旗佐领)亲属称谓中如额娘(即母亲)等,这些“额”字均应读 è。

 

“华”,读 huá,不读 huà,即读阳平,不读去声。如曾任川陕总督的华显、道光时入翰林的宗室华德等。汉人姓“华”的“华’应读去声,与满人姓氏读音不同,不能相混。《辞海》未将二者加以区别,是不准确的。

 

“宁”,读 níng,不读 ning,即读阳平,不读去声。如曾任宁夏副都统的宁庆、嘉庆时的翰林宁古齐等。

 

“讷”,读 nē,不读nè,即读阴平,不读去声。如曾任大学士的讷尔经额、曾任盛京副都统的讷钦等。

 

“托”,读 tuò,不读 tuō,即读阳平,不读阴平。如曾任青州副都统的托云布、曾任大学士的托津等。

 

“双”,读 shuàng,不读 shuāng,即读去声,不读阴平。如曾任参赞大臣的双寿、著名的评书艺人双厚坪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读音
简介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个体与群组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譬如:他们发展的时间、词语发展地使用者的成长地使用者的现居地社会阶层教育水平语言学的辞汇一个人的发音方法,建基于他们语言中声音的基本单位-语音。语言学中专门研究语音的分支就是语音学。扮演相同角色的语音被归类为同一个音位,而其研究则称为音韵学。参见国际音标语言英语发音错误发音汉语音韵学反切粤语正音运动Wikipedia:格式手册(音标)
· 佘姓读音写法
佘姓的读音佘姓的读音,正确读法用汉语拼音注音就是“shé”,第二声,与“蛇”同音。可以说,古往今来,都是这个读音。但佘姓的读音因种种原因在有些地方还有些不同的读音。一是读音“shè”,与“社”的读音相同,“she”的第四声。这种读音主要在北京,北京人读“佘”都叫“shè”(社)。是什么原因读“shè”,不清楚,可能与北京方言有关。二是读音“zhuàn”,与“赚”的读音相同,“zhuan”的第四声。为什么会读“赚”?因“佘”的读音与“折”(shé)的读音相同,含有“蒙受损失”、“减损”的意思。为了避其“折”意,所以把“佘”(shé)读成“赚”(zhuàn),特别是做生意的商人,见“佘”姓人都称“赚”姓。这种读音主要在安徽铜陵、黄山市一带。三是读音“līu”,与“溜”的读音相同,“liu”的第一声。在湖南桃源及湘西北一带,“佘”(shé)就又读“līu”(溜)。为什么会读这样一个与“佘”字发音...
· “牟”姓读音探源
“牟”姓读音探源来源:[日照牟氏宗亲联谊会]发布日期:[2012-4-21]“牟”姓读音探源自从电视连续剧《牟氏庄园》播映后,牟姓的读音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争议。几千年来是祖先错传还是后人错读。其他姓氏读什么音都无所谓,现在已有牟氏族人在谱谍中直接标上错误的读音,以讹传讹,实属不该,深感痛心。到底念“mou”还是念“mu”略谈一二,仅大家参考。一、先从“牟”字字形说起:唐汉先生《汉字密码》“牟”甲骨文“”牛头边上有一口,金文“”小篆“”楷体“牟”都在牛头上方有螺旋符号由低到高的牛叫声。《说文解字》:“牟,牛鸣也。从牛,厶象其声从口出”。字典词典解释也是牛叫声,总之“牟”的本意就是牛叫声或牛鸣声。二、牛、牧与牟的关联及演变:牟字的主体是牛,牛在远古时期具有疯狂的野性,将它们训养成,耕地拉车等农田不可缺少的主力。可想而知,先人们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牧字的由来请看《汉字密码》牧,甲骨文“...
· 复姓“令狐”的正确读音和起源故事
“令狐”这个姓氏在当今虽然很罕见,大家却非常熟悉,这自然要多谢金大侠所写的《笑傲江湖》——江湖上谁人不知“令狐冲”啊?但是很可惜,可能因为“令”和“狐”这两个字太常见,99.99%的人,包括央视电影频道主持人,都把人家令狐冲的姓氏“令狐”给读错了,也就是按字面读了。实际上翻翻字典词典可以发现,复姓“令狐”的正确读音是“línghú”,“令”在这里读第二声而不是第四声。所以下次您再发现有小伙伴看《笑傲江湖》的书或电视剧时,要提醒他,人家主角叫“línghú冲”,不叫“lìnghú冲”。那么“令狐”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令狐”字面意思不像“司马”、“南宫”等汉人复姓一样好解释(“司马”是管军事的武官、“南宫”就是南边的宫室),可能有些人会误以为“令狐”是南北朝少数民族入中原以后带来的姓氏(如“宇文”、“呼延”等),但事实恰恰相反,“令狐”的起源不但非常早,而且是标准的华夏姓氏。要说令狐氏...
· 逯姓的读音、写法与释义
【逯字的发音】逯,读音:lù(禄),Lǜ(绿)两种,均为四声,均为正确的读音。在《客英字典》、客家话、梅县腔、台湾四县腔均读为liuk,潮州话读“罗翁”,但在《新华字典》中只有一种读法,读lù。释义仅一个字:姓。【“逯”字的读音演变与成因分析】原因一:《新华字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10月初版的。在新华字典中的读音是“lù”,释义是“姓”。“逯”字总笔划为11笔。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的过程。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1956年1月31日,《汉字简化方案》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同时在全国推行。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