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出行禁忌:从吉日选择到古人的出行忌讳
出门远行,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旧时交通不便,出门远行困难很多,最怕遇上灾祸,所以民间习俗有很多出行方面的禁忌。
比如云南的马帮就有农历腊月、六月忌远行以及“春不走东,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的讲究。
有首古诗感叹行路艰难,描述了出行的诸多禁忌:“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一般来说,民间出行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慎选出门吉日
古人出行多择吉日。商代甲骨文中就常见占卜择吉出行的记载。商朝人用火烧龟甲或兽骨,然后根据甲骨上出现的裂纹来判断未来的吉凶。帝王出巡、郊游打猎、外出办事、将军远征等都要进行下问,以预测出行的吉凶如果卜问得不到吉兆,过几天再行卜问,再定行程日期。这种卜问吉凶之法在古代相当流行。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设有卜官,观天地之变、测阴阳之机,预卜未来。
这种选择吉日出行的做法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民间俗语有云:“三六九往外走。”“初五不出门,初六好兆头。”“六”在中华文化中是个吉祥的数字,有“顺利”的意思,所以很多人选择在初六、十六、二十六出门,以图旅途平安,出行顺利。比如正月初六是各地农民工传统的第一个出门吉。日但大家都选初六吉日出门,自然也会造成客流高峰,以致大批民工滞留车站。
人们出外行路,一般不选带有“四”和“七”这两个数字的日子“四”“七”均是不吉利的数字。“四”与“死”音近,意味着不吉不顺;“七”与“凄、戚”同音,象征着不顺利,丧事中还有“做七”之习俗。因此,人们不愿意选择带有“四”和“七”这两个数字的日子出门,尤其是不愿意选择“初四”出行,因为“初四”谐音“出事”。
有趣的是,尽管俗语云“三六九往外走”,但人们大多不喜欢选择“十三”出行,因为“十三”谐音“失散”。珠江三角洲一带甚至婚姻嫁娶之事也不选择“十三”。另外,如果已经选定好出行吉日,但临时有不好的预兆如小孩摔跤、小孩大哭不止、碗碟打破、猫头鹰夜啼、家犬夜哭之类等,要至少延期一日,否则不吉利。
二、路上行走时的禁忌
在山路上、胡同里或夜间行走,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未弄清楚之前,不能随声答应,也不能回头看,俗以为这可能是鬼魅在试探。民间认为人名是人体的一部分,若答应了,灵魂便为鬼魅所勾,人将遭遇不测。行路对面来了旋风,要吐几口唾沫以避邪,民间认为旋风是鬼,鬼怕唾沫,唾之则避。
行路时,忌讳遇上送葬的,俗以为不吉利;如遇之,要将帽子或衣服脱下,扑打数次,以散晦气。在数人同行时,各地大多都有“夜不前行、昼不后行”的说法。民间以为夜晚在后面走,前面遇险,可速避之;而白天在前面走,路有遗钱,可先拾之。
汉族旧时禁忌与女人同行。古有“军中不可有女,不可与女人同坐车船”的俗语。原因如下:男尊女卑;对女人经血的恐惧;性诱惑禁忌。总之,人们出门在外都要格外小心,“出门观天色,进门观成色”,不轻易和陌生人攀谈,以免坏人摸清底细,遭遇不测。日出出行,黄昏投宿,紧关门户预防意外;最怕的是歇在“黑店”或上了“贼船”,在外住宿,睡觉应忌风吃饭宜忌冷;尤为忌讳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抽陌生人的烟,防止被蒙汗药麻倒或食物中毒。
蒙汗药药材
男子出门要特别注意控制自己,忌拈花惹草寻花问柳。谚语云:“出门千里,不吃枸杞。”柏杞为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这条禁忌谚语就是含蓄地告诫男子:出门要注意控制自己不要拈花惹草。
出门忌贪占他人便宜,谨防上当受骗。下店歇息时,不要枕着鞋子睡觉,不然会沉迷不醒不要起床的时候站在床上,另外,无论什么时候不要站在或坐在人家的门槛上,主人家会不高兴这样。俗语云“有钱难买回头望”,出门时,要清点行李,以免遗落。
还有俗语说得好:“出门三辈低”出门人要百般忍让。更忌钱财外露、夸口张扬,有“出门不露白,露白会失财”的警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