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拜访讲究

2023-12-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7
转发:0
评论:0
中国人在社交场合中关于拜访的一些礼仪和习惯,包括是否需要预约、会客地点选择、拜访时间以及告辞时的礼貌。这些礼仪和习惯体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尊重他人的精神风貌。

1.是否预约

中国人一般不预约,但是正式场合 (如商业洽谈、面试、采访) 一般会预约。拜访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一般要预约。如果担心主人不在家时也会预约。现代和历史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工作也较繁重。一般来说,去做客前最好先打个招呼。


当然,去比较熟悉的朋友家有时也不一定打招呼。遇到突然来访的客人,如果你有紧急的、重要的事,可以说:“真对不起,今天很不巧,我有点儿急事,改天我一定去拜访您。”这时客人就明白自己来得不是时候,马上会告辞说:“没关系,我也没什么事,改天再来吧。”但是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一般是要放下自己的事,去热情招待客人的。

 

2.会客的地方

有客厅的,一般在客厅。在农村,一般在堂屋 (房子居中的房间,也称为正屋) 会见客人,这也是全家人吃饭的地方。见面时,主客双方都会说些客气话,例如,主人问:“请问喝点什么?”客人一般回答“不渴”“不用张罗了”之类的客气话。


但是作为主人,千万不能信以为真,而不给客人准备茶水或饮料。因为客人那么说,只是一种客气而已,是怕给主人带来麻烦有时可能并不是真的不渴。


有时候,客人也会说“随便,什么都行”。客人的想法是: 我是客人不应该提要求,主人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为什么这样说呢? 还是怕让主人为难。如果我要的饮料主人家里没有,这岂不是让主人很难堪?


因此,外国朋友对于这种客气、客套的做法,往往很难接受,因此也会常常出现一些“冲突”。中国人到外国朋友家里做客时,外国朋友常常把中国人的客套当成了真话,而不给客人准备饮料,结果渴得口干舌燥,但是出于传统礼节,也只能忍着。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向他人讨吃讨喝,也是一种不太礼貌或有失体面的行为。

 中国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拜访讲究

3.拜访时间

中国人访亲会友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选择上一般有下列原则:工作时间不拜访吃饭时间不拜访:睡觉时间不拜访。这主要是考虑到不要影响主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中国人有睡午觉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下午一点到两点半这段时间中国人一般不会去访亲会友。外国留学生也要了解中国人的这一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打扰主人的正常生活。

 

4.告辞

告辞的时候,客人一般要先说:“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 主人一般礼貌地挽留:“忙什么,再坐一会儿吧。”“还早呢,着什么急。” 这时客人仍坚持:“该走了。”“不打扰了。”中国人比较好客,也非常热情,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主人一般会挽留其在家吃饭 (特别是告辞时临近饭点),以尽地主之谊。


例如,主人会说:“留下来吃顿便饭吧!”客人回答:“谢谢!对不起我还有别的事。”或者说:“不麻烦您了,已经打扰您很长时间了!”如因事先没打招呼,主人没有准备,客人更要委婉地表示推辞:“不了,我回去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打扰您。”


如果主人已经有所准备,而且一再相请,也可以客随主便,以“那我就不客气了”或“给您添麻烦了,真过意不去”等表示接受邀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族这些宴请客人习俗和交际礼仪你知道多少?
汉族的交际文化中,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塑造社交形象、促进社交成功的重要工具。正确的言谈举止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以下将详细探讨汉族在谈话沟通与宴请客人方面的礼仪习俗。宴请客人的习俗讲究用餐方式:分餐式:国宴、正式宴会多用分餐式,即一人一份,讲究用餐公平。公筷式:公务宴请、商务宴请多用公筷式,体现用餐卫生。自助式:便宴可选择自助式,氛围轻松愉快,适合熟人、朋友之间感情交流。宴请时间与地点:时间:正式宴请一般习惯在晚上邀请客人一同进餐,进餐时间应控制在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地点:应选择环境优雅、卫生良好、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的地点,避免给客人随意、忽视、邋遢的感觉。点菜要求:费用与食量都要量入为出,既要吃饱、吃好,又不要图虚荣、讲排场。大型宴会可提倡AA制付款形式。相互体谅是社交聚会的首要原则,不要对别人所点的菜品挑三拣四。点菜时,一看人员组成,人均一菜比较合适,如果男士较多,菜...
· 中国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迎送客人之道
1.迎接话语主人迎接客人时一般会有一番客套话,例如:一路辛苦啦!对不起(很抱歉),有失远迎!请进!(客人突然来访,请客人进屋时应说)您来了,请坐,今天冷不冷(热不热)?走累了吧?(客人应前来时应说)您坐着(你们谈吧),我还有点事,失陪了。(有事无法陪客人时应说)2.招待客人中国人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主人倒茶时,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且茶杯无论大小都不得倒满,这叫“浅茶”,或叫“七分杯”关于“客来敬茶”,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来到浙江莫干山的一座寺庙,这里的老和尚不认识他,看他打扮朴素,便态度冷淡地指着木椅说:“坐!”然后又对童子说:“茶!”交谈一阵后发觉这位香客的谈吐不俗,便请东坡进入厢房,客气地说:“请坐!”又吩咐童子:“敬茶!”后来,当老和尚知道这位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城时连忙笑着把他请到客厅,恭恭敬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童子:“敬...
· 中国传统的交际礼仪习俗宴请客人有哪些讲究?
1.邀请朝廷、大家族的正式宴会或婚宴等要发请帖;一般宴请或私人家宴多用申话或口头通知。但不管哪种方式,邀请最晚应在宴请前一两天发出,当天“叫”是不礼貌的。2.出席宴会服饰中国一般没有专门赴宴的礼服,只要穿得比平时稍好或整洁一些就可以了。3.宴会常识(1)酒和饮料,由客人选择(2)宴会开始时一般要干杯,有时结束时还要干杯。(3)同桌人无论认识与否,都有互相夹菜的习惯;只顾自己吃,被认为是不礼貌的。(4)吸烟的人互相敬烟,以示亲热,只顾自己吸烟是不礼貌的。而且有女士在座的场合,应首先征求女士的意见“可以吗?”,否则也是不礼貌的。向他人敬烟,礼貌而又卫生的做法是,原包打开后,由对方自取。(5)敬烟后,应主动掏出打火机或火柴为对方点烟。要记住一次不要点两支以上的烟,点过两支后要重新打火,再为其他人点烟。另外,敬烟点烟都要先老者、女士,然后再其他客人,最后自己。4.家宴邀请习惯语(1)x日到我家来玩...
· 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谈话沟通技巧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正确得体的言谈可以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促进社交的成功。通常人们喜欢的言谈是语言高雅传情、随和、幽默,声音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自然。在社交场合,谈话首先要看对象。交际对象是对谈话起限制作用的环境因素,谈话要以听话对象能够接受为前提,以他们的感情、知识为限度。例如,与长辈或年岁大的人谈话,要注意使用“您”“请”等敬语。又如,男女之间相处,要注意讲究分寸,才显得有礼貌和庄重文雅。其次,谈话要注意姿势,站着谈话要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的脸,东张西望是不愿意谈话的表示;高昂着头,会被认为看不起对方。坐着谈话时,身体要坐正,不能东倒西歪,不能跷二郎腿,更不能把脚底板朝着对方。民间俗语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说的就是一个人应该懂得起码的礼貌。倘若在与他人相见时,高跷着二郎腿或不住地抖腿、摇头晃脑,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还有,中国人在交谈、特...
· 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打招呼说法
打招呼文化的基本要求1.得体中国人见面比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例如工作中最普遍的问候是:“你好!”“再见!”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李老师,再见!”,就会显得更为亲切。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打招呼、问候的语言愈加丰富,但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主动的态度2.适度(1)与场合相符。选择打招呼的方式、语言要考虑环境、场合因素,在生活场合、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可以运用轻松、随意的打招呼方式和言语,而在工作、社交乃至国际交往中就应该选用较正式的打招呼方式和言语。(2)与自己的身份相符。通常问候之后,人们会很自然地行见面礼,以示友好。这时你要注意依照自己的身份来选择是否施礼或施哪一种礼节打招呼的一般规则(1)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男女均应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应先向上级致意。(2)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最好的距离,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