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九卿制:古代官制你理解多少?
一:起源
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于开皇元年(581年)由隋文帝杨坚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此后经历代修缮,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它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组织架构
三省六部↓↓↓
古代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官制,由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唐宋时期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所谓“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中书省和门下省则形成于三国。“三省”各有其职能:
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①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为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②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如认为不当,可封驳,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③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是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户(原度支)、刑(原都官)、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六部各设一名长官尚书,并设侍郎作为尚书的助手。【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九卿↓↓↓
九卿制度起源于周朝,历经多个阶段演变,是古代政府机构的骨干。九卿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和少府。汉代沿袭秦制,但官职名称有所变化,如奉常改为太常,郎中令改为光禄勋等。九卿分别负责礼仪、警卫、财政等事务。随着历史发展,九卿的地位逐渐转变,但仍保持其在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三:特点与评价
特点
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这种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三省之间既相互限制,又互为补充。中书省颁布诏令后,门下省有权进行审核,如认为不当可驳回。这种设置确保了政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三省六部制将原来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分散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这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皇权的权威。
评价
积极方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封建皇权。此外,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
消极方面:三省六部制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官僚机构庞大可能导致效率低下;政令传递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可能失去灵活性和及时性。此外,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皇权的不断集中,宰相权力不断受到削弱,这也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断衰落。
四:优劣势
优势
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三省六部制通过三省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了决策与执行的紧密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六部则进一步细分了各项政务,确保国家运转有序。
相互制约,防止专权: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向皇帝负责。这种制度设计有效地防止了宰相或某一部门专权,维护了皇权的权威。
传承与发展:三省六部制是在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三公九卿制的优点,同时进行了创新和完善。这一制度在唐朝以后虽然多有变化,但基本沿用着整体框架设置,直至清末。
劣势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尽管三省六部制在分工和制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仍然存在。当皇权过于强大时,可能会削弱相权,导致政治腐败和专制主义。
制度僵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三省六部制逐渐变得僵化。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皇帝为了加强集权,往往绕过三省六部直接发布命令,导致这一制度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作用。
官员腐败:尽管三省六部制在理论上能够防止官员腐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官员之间的勾结和利益输送,腐败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