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有关的亲属称谓,家族文化变迁
在父亲的有关亲属中,父亲的曾祖辈、祖辈,因古文献中极为罕见,故而这里不做介绍,我们只谈与父亲关系较近的家族亲属。
父亲的伯父、叔父,可统称为“从祖祖父”,其妻可统称为“从祖祖母”,若分别言之,则称为“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世母”“从祖叔母”。如《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祖叔母也。”韦昭注:“祖父昆弟之妻也。”大约从唐代开始,可统称为“伯翁”“叔翁”“伯婆”“叔婆”,如韩愈在《祭李氏二十九娘文》中就有“十八叔翁”“十八叔婆卢氏”之称。
父亲之兄弟,可统称为“诸父”,其妻可统称为“诸母”。如《诗·小雅·伐木》:“既有肥拧,以速诸父。”《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韩愈《祭十二郎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分别言之,父亲之兄嫂可称为“世父”“世母”,如《尔雅·释亲》:“父之昆弟,先生为世父”“父之兄妻为世母”。《释名·释亲属》亦谓“父之兄曰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古人确有称“世父”的,如《汉书·王莽传上》:“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
”不过,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为“伯父”“伯母”。“伯”者,大也。如《礼记·曾子问》:“已祭而见伯父、叔父。”《释名·释亲属》:“父之兄,…又曰伯父。”《礼记·杂记下》:“伯母、叔母疏衰,踊不绝地。”《太平御览》卷五一三引《三十国春秋》:“羊祜年十五而孤,事伯母蔡氏,以孝闻。”由“伯父”之称,又省称为“伯”,这种省称从魏晋开始使用,一直延续到现代。
如《南史·江柘传》载,江之弟江禧有子名江,知江柘被杀,“谓家人曰:'伯既如此,无心独存。赴井死”。又《康绚传》:“绚伯元隆、父元抚并为流人所推,相继为华山太守。”《颜氏家训·风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
父亲之弟,则缘古时以伯、仲、叔、季作为兄弟排行代称的惯例,可称为“仲父”“叔父”“季父”。《释名·释亲属》:“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叔父之弟称季父”。
不过,从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称呼看来,极少称仲父。偶有称季父的,如《史记·项羽本纪》“其季父项梁”;韩愈在著名的《祭十二郎文》中,对他兄子韩老成也自称为“季父愈”。不过,在大多情况下,都称为叔父,并不因排行不同而有仲父、叔父、季父之别。早在《礼记·檀弓上》就多次有“叔父”之称,如“滕伯文为孟虎齐衰,其叔父也;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此后常见,不多举例。
“叔父”又简称为“叔”,如《晋书·王湛传》中,王湛之兄王浑之子王济先问王湛:“叔父何用此为?”称“叔父”。另一次问王湛则作:“叔颇好骑不?”就简称为“叔”。晋武帝问王济时称:“卿家痴叔死未?”王济答曰:“臣叔殊不痴。”也简称为“叔”。
又如《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北瞻吾叔,前望吾兄,死而有知,请葬兹地。”《北史·河间王孝琬传》载,北齐的河间王高孝琬受刑时,“呼阿叔,帝怒曰:'谁是尔叔?敢唤我作叔?’孝琬曰:'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子、魏孝静皇帝外甥,何为不得唤作叔也?”当然,既然可以称“叔”,也就会出现“家叔”“亡叔”“贤叔”等称呼,这里就不再-一举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人称谓中还有一种“叔”,即“夫之弟为叔”(《尔雅·释亲》),我们要注意区别。
古人在有关伯父、叔父的称谓方面,有一点与今天有较大的差异,很容易产生误解。就是由于古老的氏族制度下甲姓兄弟与乙姓姐妹共为夫妇的婚姻形态在称谓中的残存,自己可称伯父、叔父为诸父,所以自己与伯父、叔父就可共称为“父子”,这在今天是只能称“叔侄”的。
如《汉书·疏广传》:“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这里所谓的“父子”,是指担任太傅的疏广和担任少傅的疏受,疏受并非疏广之子,而是他的侄儿。《后汉书·蔡邕传》:“如臣父子欲相伤陷,当明言台阁。”这里所谓的“父子”,是指蔡邕和他的叔父蔡质。
《晋书·谢安传》:“安以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这里所谓的“父子”,是指谢安和他的侄儿谢玄。《世说新语·文学》:“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这里所谓的“父子”是指殷融与其侄儿殷浩。《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载慕舆护曰:“以子拒父犹可,况以父拒子乎?”这里的“子”是指慕容宝“父”是指其叔父慕容德。所以,清人孙志祖在《读书胜录》卷六中指出:“古人称叔侄亦曰父子,……晋以后则罕见矣。”
父亲的兄弟之妻,上面已经提到,可由“世父”“伯父”“叔父”,而称之为“世母”“伯母”“叔母”。此外还有两种值得注意的称呼。一是“季母”,如《后汉书·西域传·车师传》载:“斩数百级,获单于母、季母及妇女数百人。
”注云:“季母,叔母也。”又《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注引《世语》载,羊祜称辛宪英为“季母”,而羊祜正是辛宪英之夫羊耽的侄儿。不过,“季母”之称古代不多见,近代也不再用。二是“婶”,这是近现代对伯母、叔母很普遍的称呼,可在古代出现较晚,在字书中始见于《集韵》:“俗谓叔母为婶。”
在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于北宋诗人王令的诗句:“阅女当求婶。”王楸《野客丛书》卷二九《前辈与叔手帖》:“前后皆云弼再拜几叔几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育子》:“抱儿遍谢诸亲坐客,及抱入姆、婶房中,谓之移。
”以后,如《元史·顺帝纪三》载至元六年六月诏书中有“叔婶不失里,其势焰”之语,更是直接以“叔婶”为“叔母”之别称。由于宋以前未见“婶”字,故而宋代的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说:“今俗呼叔母为婶。经传无婶字,乃'世母’二字合呼。”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不过,在宋代,“婶”又可作为对弟妇之称,如《水浒传》第四十九回,孙立称顾大嫂为“婶子”,而顾大嫂乃是孙立之弟孙新的妻子。所以钱大听在《恒言录》卷三中又认为“今人但呼叔母为婶,婶乃'叔母’二字之合耳”。“婶”在口语中多称为“婶婶”“婶子”“婶娘”,在《红楼梦》等小说中和今天的口语中,时时可见。
父亲的叔伯兄弟,也是父辈,但又比“诸父”为疏,可统称为“从父”,如《三国志·吴书·朱桓传》附《朱异传》载,孙权“与论攻战,辞对称意。权谓异从父骠骑将军据曰:……”这里的“从父”,就是指的朱异之父朱桓的叔伯兄弟。如果再进一步细分,“从父”又可以分别称为“从伯”与“从叔”。如《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为王导的“从子”,王导为王羲之的“从伯”,王敦也
是王羲之的“从伯”,而王导与王敦是叔伯兄弟,与王羲之之父王旷也是叔伯兄弟。《南史·张裕传》附《张绪传》载,张绪有叔父张镜、从伯张敷、从叔张畅。张镜与张绪之父张演是亲兄弟,而张敷、张畅与张演则是叔伯兄弟。《晋书》卷三九《王沈传》载,“沈少孤,养于从叔司空昶,事昶为父”(按:《晋书》卷九三有另一《王沈传》)。《南史·袁昂传》:“同见从叔司徒粲。”“从叔”,又称为“从叔父”,如《宋书·谢景仁传》:“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从叔父也。”
父之姊妹古代一直称“姑”,《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统称可称为“诸姑”,早在《诗·邶风·泉水》中就有“问我诸姑”之句。若细分,父之姊称为“姑姊”,父之妹称为“姑妹”。《左传·襄公十二年》有“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之载,孔颖达正义曰:“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有“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
《荀子·仲尼》:“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列女传》卷五中有鲁义姑姊、梁节姑妹。不过,秦汉以后,不再称姑姊妹,凡已婚者,都称为“姑母”“姑妈”“姑姑”,或只称为“姑”,或再分为“大姑”“小姑”,这些都与现代相同,不再举例。需要提出的是,姑母也可以称为“姑娘”,如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就有“小官别无亲眷,止有一个姑娘,年老寡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小侄因为寻下处,做出一件事头来,特求姑娘周全则个。”还有,古人称谓中“姑”不仅是姑母之称,又用作妇女对丈夫之母之称,用作对妇女的通称,“小姑”又用作妇女对丈夫的妹妹之称。我们读书时要注意区别。
姑母的丈夫,则称为“姑父”“姑丈”,这与现代相同。不同的是又可称为“姑婿”,如《北史·高隆之传》:“父干为姑婿高氏所养,因从其姓。”《西阳杂俎》卷八:“姑婿裴元裕。”又可称为“姑夫”,如《三国志·蜀书·李恢传》:“姑夫爨习为建伶令。”《南史·袁淑传》:“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唐代赵璘《因话录》卷三:“新妇有哀迫之事,须面见姑夫。”
姑母之子女,古代多称为“表兄弟”,这与今天相同。由于古代姑母之子女称表兄弟,舅父与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为了加以区别,就称姑母之子女为“外”“外兄弟”“外表”,称舅父与姨母之子女为“内”“内兄弟”“内表”(详见下节 )。如《仪礼·丧服·缌麻三月章》“姑之子”郑注:“外兄弟也。”《后汉书·来歙传》“陛下之外兄也”,李贤注:“光武之姑子,故曰外兄也。”《宋书·臧焘传》:“傅僧佑祖父弘仁,高祖外弟也。”
父亲的舅父,应是祖辈,故称为“祖舅”,如《晋书·应詹传》:“镇南大将军刘弘,詹之祖舅也。”《南史·沈峻传》附《沈文阿传》:“祖舅太史叔明、舅王慧兴并通经术,而文阿颇传之。”“祖舅”又可称为“大舅”,如《后汉书·张禹传》载,刘秀就称张况为“大舅”,因为张况的族姊是刘秀祖母,张况是刘秀之父刘钦的舅父。父亲(也包括母亲)的舅父又可称为舅公,如文天祥《与方伯公书》:“凡百惟舅公教之诲之。”直到今天,一般仍以舅公相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