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白族与游猎民族的建筑智慧: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游猎民族的“仙人柱
居住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也是游动性很强的群体,部分族人目前仍保持着古老的生活传统。他们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之中,一直保留着不定期游动的习惯。所以,他们的居室也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特征。
鄂温克族仙人柱
鄂温克人把古老的居室称为“仙人柱”,意为“木杆屋子”,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简陋的圆锥形房屋。其搭建程序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权、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余度约 60 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他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上面再覆盖上狗 (po) 子皮或树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仙人柱就建成了。形式简单,建造方便,充满山野情趣。
仙人柱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排烟和采光。南侧或东南还要留出一个让人进出的门。由于桦树皮较厚,仙人柱内部较暗,只能从仙人柱顶端的通烟口和门两处进光。仙人柱上的覆盖物要根据季节随时更换冬天气候寒冷,多用狗子皮覆盖,一架仙人柱大约需五六十张狗子皮。到了春天,天气渐暖,就可以换盖桦树皮了。仙人柱冬天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风向阳处,夏天则多搭在地势较高、通风凉爽的地方。
仙人柱内,正对门口大多供奉神位,四周按长幼、男女尊卑分布着一个个铺位。仙人柱的中间是火堆的位置。按照习惯,男人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在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许到火位以北。有宾客来时,仙人柱的主人按照习惯,要把客人让到神位的位置,也就是与门相对的位置就座。
仙人柱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不允许在仙人柱内围着火堆绕行;女人只能在仙人柱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座。通常,猎人们要在仙人柱内生火做饭,当挂壶烧火时,禁忌挂锅或挂壶不稳,前后摇动。
仙人柱结构简单,拆盖极为容易,建筑材料俯拾即是,是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人游猎生活的产物。但现代社会中,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人大多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房屋,这种较为原始的活动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猎时才偶尔搭建,用来栖身或暂避风寒。
大理白族的石砌方楼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唐代的南诏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将它作为都城,因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使大理拥有“文献名邦”的美称。大理少数民族居多,其中以白族为主。白族是一个很讲究居饰的民族,他们的住房以整齐、庄重、精致的特点闻名中外。
大理古城
因大理盛产石材,大理城也被称为“石头城”。大理的民谣说:“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指的是用石头建房子是白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在白族民居中,各种各样的石头都能派上用场,石头不光用于墙基墙角,也用于门头窗头的横梁,甚至用圆滑溜的卵石砌起高墙,由此可见白族人高超的建筑技艺。
中国各地民居多为坐北朝南,这样才向阳背风,温暖舒适,可是大理白族的主房却都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区常年刮偏西大风有关。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多为封闭式的住宅,其布局形式主要是“三房一照壁”。“房”是指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侧的两幢配楼,共三幢房子;“一照壁”是指正房正对着的一堵墙壁,四部分共同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院落。
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从门楼建筑水平的高低、精致的程度、用料的讲究,可以看出主人的经济状况。白族人无论大家小户,都十分讲究门楼的建筑。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白族人家对美的追求、对美的享受似乎都集中在门楼上。
“龙纹”照壁
照壁,白族人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在朝东建一堵墙壁,让晨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给全家带来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
它作为白族民居建筑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增强空间层次感的作用,使客人不至对门内院落屋宇-览无遗。照壁上往往绘有山水风光、瑞禽祥兽等图画,或者写上大大的“福、寿、旭日东升、紫气东来”等吉祥词语,为整座宅院落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也寄托了白族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白族传统民居
白族人不仅讲究住房舒适,也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栽上几株绿竹,种上几株山茶花、石榴等花草以及果树。花香四溢,恬静幽雅,令人赏心悦目。可以说,爱护花草是白族的专统美德。千百年来,白族工匠吸取了丰富的中原建筑艺术精华,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逐渐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独特建筑风格。
独特的西藏民居--碉楼
藏族民众的石建房屋是极具代表性的居室建筑。这种房屋最基本的特征是石墙、木柱和平顶。外形上窄下宽,好像一座碉堡,因此也称为“碉楼”由于青藏高原石材丰富,因此,藏族的先民们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学会使用石头建房。
碉楼大多数为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建筑。其中底层圈养牲畜及堆放杂物:最上层一般为经堂,供奉佛像;中间一层或几层住人。这种神、人、畜分层而居的格局,反映了藏族人的宗教观念。楼层之间设有木梯供人上下,屋顶要插上经幡,屋旁一般还要设置转经筒。有些碉楼的柱子和房梁还会绘有藏族风格的装饰图案,显得格外精美。
经幡和藏族碉楼
碉楼四周墙壁用石头垒砌,开窗较少,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碉楼建筑注重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协调和融合。石墙高挺雄奇,直插云霄墙体明快的色彩、房顶随风飘动的经幡倒映在房屋周围流动的水中,四周是翻滚的麦浪,乡间小路上走动的牛羊.....·整个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极富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现在西藏的民居建筑在保持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也逐步融进了现代气息这一点在拉萨、日喀则等城市民居建筑中日益明显,逐渐成为民居建筑发展的趋势。在保持传统建筑的外形、风格、色调和布局的基础上,西藏的民居建筑开始运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和装饰材料等。
其中,玻璃的运用最为广泛,一方面保证了室内的温度,另一方面具有独特的采光优势传统和现代在西藏民居建筑上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现代民居建筑的新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